分類
ART

Hallie Tam:Jackson Pollock、Willem de Kooning 和 Mark Rothko


曾經有讀者朋友問我,該如何看抽象藝術。未讀藝術歷史碩士前,走進畫廊看見抽象畫,我心裡老實想的是:「Cher!我都識畫啦!」當然,我又點會識畫呢,只是懶於了解,覺得這種藝術故弄玄虛。幸運地,這年碩士有一課專門教抽象藝術,讓我明白了不少,最後居然愛上看抽象畫。

在西方藝術歷史不同時期,我最喜歡 19 世紀初至中期,最開端的現代藝術(Modern Art)。相機和獨立包裝顏料筒面世後,藝術家不再擔當描繪現實(Reality)及具象(Representation)之責任,故有更多空間破舊立新。因此 Monet 開始研究景色在不同光線下呈現之狀;Signac 和 Seurat 開始研究各種顏色的關係與筆觸。而 Abstract Art 更進一步脫離描繪現實狀態,回歸作畫的原始。他們否定傳統畫作的主題前設或敘事說教,單純用色彩和形狀表達自我,探索不同顏料、畫布材質和顔色等能傳達的情緒。

抽象表達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以紐約為中心,於二戰後的 1940 年代末崛起,也是第一個在美國興起的藝術運動,讓西方藝術開始脫離多年以歐洲,尤其是巴黎為中心的軌跡。牽涉於此運動的前衛藝術家有美國人、也有因避戰而移民歐洲的人,當中包括以潑墨著名的 Jackson Pollock、畫女人畫到備受爭議的 Willem de Kooning、用類似書法白底黑字作畫的 Franz Kline,和以幾何形狀及顔色佔據巨畫的 Mark Rothko 等。因為抽象畫是戰後產物,這種藝術當然脫離不到歷史軌跡。二戰後人們無論在思想或信仰上都受到巨大挑戰,除了討論藝術品本身用到的技術或意義,背後的時代價值亦是討論之重心。

今次略略談談三位男性藝術家,以及他們各自的一幅畫作,從這些大人物簡單了解抽象藝術。

特意選了我大學去美國交流,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看見的這幅 Greyed Rainbow。牧羊家庭出身的 Pollock,常被形容為打破了歷史上關於繪畫的所有範式,屬於顛覆性的藝術家。原因在於他放棄在直立畫布畫畫,而是將畫布放在地上,以身體、空間和行動作畫,讓潛意識和情緒主導,脫離了傳統局限於畫布的平面,甚至多維。

Pollock 先在地上擺上一大張畫布,以舞動身體去潑灑和滴漏顔料,有時用樹枝、顔料刀來掃顏料。顔料飛濺到畫布上的位置,完全由其身體律動而決定,後世稱之為行動繪畫(Action Painting)。有時候他會在油畫未乾時加入物件,如煙頭、鑰匙等。記得在當場看畫,顔料充斥整塊畫布,毫無留白空間,加上畫作面積龐大,非常震撼。看他繪畫影片,幾乎覺得他像個油漆工人起勢咁油,極具美國牛仔風情。動作看似隨機即興,但給我亂中有張力的印象。

Pollock 一生與酒精掙扎,1949 年走上事業巔峰,全靠登上 Life Magazine,但不出十年卻死於酒後車禍。看他的畫作,你感覺到憤怒、混亂、激情、掙扎和活力嗎?

值得一提是,香港藝術館的「超現實之外 —— 巴黎龐比度中心藏品展」亦展出了 Pollock 較前期,於 1943 年出產之作品 The Moon-Woman Cuts the Circle。我前陣子做過導賞,據聞 Pollock 隨同父親遊訪美國四處,曾接觸美洲印第安文化,觀看了他們以沙即興作畫的方法,啟發到他。在 HKMOA 的這幅畫,就能看見美洲印第安元素。

Willem de Kooning

Willem de Kooning 以畫半抽象女人而馳名。在西方藝術歷史裡,畫女人是食生菜的概念,然而到了 20 世紀後,因女權主義的興起,在藝術界變成備受爭議的話題。De Kooning 將女人畫得比畢卡索更「離譜」:Woman 系列中,女人被畫得猙獰大眼、突出而下垂的乳房,像雞腳的雙腿,配上混亂無章的構圖,被稱為厭女之代表作,有羞辱女性之嫌。我反而覺得,將女人畫得如此可怕狂暴,不是顯露女性更真實一面嗎(笑)。

將女人畫得奇奇怪怪,de Kooning 絕對不是第一個。講驚嚇,Matisse 早於 1907 年畫的 Blue Nude (Souvenir de Biskra)已經夠晒得人驚。有趣的是,在 research Matisse 論文時,讀到原來 de Kooning 都受到愛畫女人的 Matisse 之反面影響。Matisse 的 Women in Blue、Woman in a Red Blouse,令 de Kooning 想要對抗 Matisse 畫中女人的美、色欲與安逸。

Mark Rothko

生於俄羅斯,十歲移居美國的藝術家兼美術學院教師 Mark Rothko 以專注於油畫的基本元素,包括顔色、形狀、平衡、深度、構圖和大小等而馳名。據聞他在尚未成名,還在四周嘗試不同風格時,一日看見 Matisse 的 The Red Studio,被完全震撼,發現原來油畫中極緻飽和(saturated)的顔色,可將一個人吸乾吸盡,完全浸泡,讓人成為顔色本身。然後從 1949 年,他開始悟出屬於他的獨特構圖,就是把幾個顔色不同,高度不一的長方形打橫,大色塊包住小色塊,色調範圍有限,忽明忽暗。我自己就覺得,Rothko 利用空間的方法跟 Matisse 很像,同樣用飽和顔色將深度切割至平面,卻使用顔色本身的濃淡色調來表達深度。

很多人說,看著 Rothko 的畫作,像古時基督教的宗教祭壇,或浪漫派風景油畫,加上體積之大,給人與崇高聖靈融為一體之感。有學者從他的 Untitled #17 看出向麥當娜和耶穌致敬的意思,這亦是抽象畫有趣之處,任君想像,只要你的原因具說服力即可。

60 年代末,Rothko 患上主動脈瘤,但繼續酗酒;1969 年與妻子分居,獨自搬進自己的紐約畫室居住。1970 年,Rothko 用鮮明的紅和暗沉的黑,畫下 Untitled 這系列畫作,並在 2 月被發現倒臥在 studio 裡。除了過度吸食巴比妥類藥物之外,亦有割腕自殺,終年 66 歲,妻子也在 6 個月後過世。

說回碩士課的第一堂,首先討論的是「甚麼為之抽象」。我自己設下的宏定義是,在看藝術品時,辨識不到明顯與現實物件相似的型態,就為之抽象。當畫作不再有明顯代表或象徵,那好玩的地方就在於可看、可研究的有太多,例如色彩、線條、形狀及材質等。可能這樣說仍然抽象,為再具體點說明,下篇我拿其中一位抽象畫家 Agnes Martin 的兩幅畫,跟大家解釋看一幅抽象畫的流程。

原文出處 CUP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