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頭」的音thâu,為什麼「饅頭」的音bán-thô,thâu變成了thô?
最可能來自華語「饅頭」(ㄇㄢˊ ˙ㄊㄡ),我小時候聽過基隆戰後的山東移民叫賣「饅頭」。
華語「頭」的音有ㄊㄡˊ和˙ㄊㄡ,後者用在詞尾,如罐頭、饅頭。但把饅頭的頭念成ㄊㄡˊ也很正常,尤其叫賣要把尾音拉長。
然而,台語「饅頭」一詞並非戰後才有,清、日時代就有「饅頭」、「饅頭粿」,主要用在忌日供品。當時「饅頭」的音有bīn-thâu/bîn-thâu/būn-thâu/bān-thâu。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說台灣現在只有新竹的台語稱「饅頭」為bán-thâu,請新竹臉友說明一下。
同樣的道理,我之前談台語西瓜的「西」,不念文讀音se,也不念白讀音sai,而念華語的音si,乃因在中國西瓜是從北方傳到南方,「西」的官話音si,影響了福建漳州音和泉州音。
原文出處 曹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