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主辦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今日揭曉本屆焦點影人——斯洛伐克重要導演彼得.克雷克斯(Peter KEREKES)與維拉.恰卡紐娃(Viera ČAKÁNYOVÁ)。兩位風格鮮明創新,創作手法各異其趣,精彩呈現了以影像轉化國家現實的多重可能。
「焦點影人|雙面斯洛伐克:彼得.克雷克斯&維拉.恰卡紐娃」單元精選5部克雷克斯、8部恰卡紐娃的經典代表作,並將邀請兩位導演於影展期間來台,和觀眾面對面交流創作的思考。TIDF節目策劃鍾佩樺表示:「希望能透過此單元讓台灣觀眾認識相對較陌生的斯洛伐克紀錄片創作圖景,也期待兩位獨特的敘事手法能帶來創意上的啟發。」
斯洛伐克前身為捷克斯洛伐克,二戰後共產政權上台,至1989年「天鵝絨革命」爆發後隔年社會主義體制瓦解,並於1993年和平分裂為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個獨立國家。區域歷史悠長複雜,但國籍與民主仍十分年輕,兩位導演經歷家國變動,汲取歷史、當今現實和常民生活狀態為題,以各自的方式提出了深刻的思辨與回應。
靈活調度與重演共創 彼得.克雷克斯幽默叩問歷史
克雷克斯出生於1973年,作品多被歸類為紀錄片,但他擅以幽默視角與細膩的觀察另闢蹊徑,帶領被攝者重演記憶或以表演行動諷諭時局,由小見大切入複雜的國族命題。他於2003年完成首部長片《66個季節》(66 Seasons),在故鄉一座歷史悠久的泳池畔訪問長者的戰爭記憶,更玩心大發的現場隨機物色演員、邀請跨世代共創重演,將泳池瞬間化為世代交流的片場;第二部長片《烹煮歷史》(Cooking History, 2009),則尋訪二戰、車臣戰爭等多位軍廚、伙房兵和獨裁者御用名廚,透過廚事一窺歷史。別出心裁的取角與對歷史幽默而犀利的叩問,令他一舉獲得了Hot Docs 加拿大國際紀錄片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同樣調性詼諧、虛實混搭,《絲絨恐怖份子》(Velvet Terrorists, 2013)由克雷克斯與其他兩位導演合作完成,邀請三名共產時代因「恐怖行動」入獄的斯洛伐克男子,模擬當年未造成傷亡的反動行為,暗諷不同政權下「恐怖分子」竟能搖身變「英雄」;《民主待更新》(Second Chance, 2014)則是導演親自為TIDF挑選納入的片單,出自斯洛伐克獨立20週年邀請10位導演創作回應的《Slovakia 2.0》系列短片。他感嘆政界貪腐,竟決定在片中認真執行自己的玩笑話,寫信邀請芬蘭侵佔國土,盼另請高明來教斯洛伐克什麼是民主。
《服刑母親》(107 Mothers, 2021)以烏克蘭女子監獄懷孕育嬰的107位受刑母親的扎實訪談為底,混合專業演員與真實獄囚、獄警,再現封閉環境下的特別母子關係。本片獲得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但其實劇本僅有約兩頁,導演表示「是好奇心決定了我怎麼處理這群女性關係。我沒有要求或命令她們做任何事,只是觀察與聆聽,看她們願意分享什麼,再把內容轉譯成作品。」
探索影像與記憶的邊界 維拉.恰卡紐娃反思科技文明
維拉.恰卡紐娃出生於1980年,擅於融合不同類型的表現手法,持續翻新影像語言,關注個人記憶和影像載體如何記錄、保存或變造過去。她早期的作品混合紀實虛構,多呈現後共產時代人民的生活情狀。《失憶日記》(Alda, 2009)與《失憶實錄》(Olda, 2010)取材阿茲海默症患者歐莉的真實日記和影像,前者將日記轉化為劇本,邀請本人獻聲詮釋,重新搬演為失憶所苦,卻能自嘲自娛的日常;後者再次使用前作的音檔,卻直接採用歐莉自拍生活的畫面。沒有拍攝經驗的她,以非常即興的方式操作數位攝影機,造就一部影像原始粗礪,關於衰老、痛苦與孤獨的日記電影。
本次選映的三部短片作品,也以不同角度反映共產統治歷史和當今社會樣貌。導演學生時代首部短片《祕密地下社會》(Under Underground, 2006),走訪為預防美蘇核武競賽輻射落塵而建立的地下掩體,從未啟用的空間,成了異議份子的潛伏據點;《殞落時分的飛行》(The Flying Horse, 2014)運用手繪動畫與轉描技術,結合紀錄劇場的形式,重新詮釋一位捷克作家在社會劇變下的複雜生存姿態;來自《Slovakia 2.0》短片集的《他鄉之羚》(Rupicapra, 2014),則透過一位移居斯洛伐克的美國外來者觀點,警示瀰漫社會的不安情緒與日常危機。
近年恰卡紐娃的關注焦點轉向、手法愈趨實驗,進而對全球科技文明、氣候危機、當代生命政治等議題提出諸多思辨。TIDF選映的「後人類三部曲」,首部曲《末日觀測》(FREM, 2019)以空拍機拍攝冰封南極,科幻模擬人工智慧的「非人」視閾,關照氣候變遷,也探索人類感知極限;二部曲《無界之白》(White on White, 2020),由導演拍攝前作時的影像日記所構成,記錄她在極地拍片空檔,與自己和人工智慧的對話,拋出連串對文明的提問與省思。入選2023年柏林影展論壇單元的《人類世,孤寂世》(Notes from Eremocene, 2023),讓永生的人工智慧打撈起過去導演留下的影像訊息。混合真實引文與虛構情節,並以數位特效和3D掃描技術類比虛擬感知,帶出關於當代民粹、科技樂觀主義與區塊鏈的思考與批判。
第14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5月10日至5月19日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光點華山電影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等地盛大舉行,匯集海內外近140部精采紀錄片,並在疫情後首度迎來近百位國際影人。放映與座談之外,更將舉辦講演表演、延伸展覽,盼以豐富多元的內容,拓寬觀眾對紀錄片的想像。更多活動與節目內容將陸續公開,詳情請密切關注TIDF官方網站、Facebook專頁及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