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台灣再添一頂新皇冠 伺服器供應佔全球市場9成 成「伺服器王國」

全球AI(人工智慧)熱潮延燒,帶動伺服器供應鏈,台廠也成為這波趨勢下最大的受惠者之一。2022年,全球伺服器產業市場規模預估為892.6億美元(約新台幣2.8兆元),預計2023至2030年複合成長9.3%,2030年市場規模上看1818.9億美元(約新台幣5.7兆元)。台灣伺服器更是佔了全球市場供應的9成,是名副其實的「伺服器王國」。

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後,為避關稅,加上美國客戶要求在中國以外地區生產,美國為避免在中國生產有資安風險,因此嚴格要求相關產業不能在中國生產,加速伺服器產業回流台灣。貿易戰升級為科技戰之後,台灣雲端伺服器代工廠也持續加碼擴大產線,近年台灣伺服器產值倍增,成為繼半導體之後,台灣第2面有力的「盾」。

經濟部統計處數據顯示,自2019年起我國電腦製造業產值,以伺服器佔最大宗,2022年產值達1940億元佔60.3%,年增59.9%,主因為業者擴增國內產線並投入高階產能,加上雲端資料服務應用成長,推升資料中心相關設備拉貨,帶動伺服器接單熱絡。

4大雲端巨頭 都委台廠代工
美中貿易戰後,伺服器、網通產業成為回流台灣的主力產品,鴻海(2317)、廣達(2382)、緯穎(6669)、英業達(2356)4大代工廠都在台灣設產線,組裝後直送美國。鴻海旗下子公司鴻佰高層表示,「資料中心在哪,就近從該地區的廠內組裝出貨」,因為台灣有完整的供應鏈,成為全球伺服器研發加製造一體的重鎮,在台灣組裝、直送是小事一樁。

全球雲端巨擘採用的伺服器供應鏈,也都可見台廠蹤跡,Google雲端伺服器有超過5成交由廣達代工、3成來自英業達;Meta伺服器同樣有5成來自廣達、3成交由緯穎製造;微軟(Microsoft)伺服器代工廠則分散給鴻海、廣達、緯穎、英業達代工;亞馬遜(Amazon)超過3成伺服器交給鴻海代工、英業達超過2成、廣達則拿到1成訂單。

整體而言,台廠代工了4大雲端巨擘Google、Meta、亞馬遜、微軟所需雲端伺服器超過8成。科技大廠惠普(HP)、戴爾(Dell)也將總計超過7成的訂單交給鴻海和英業達。

廣達、緯創布局早 直供資料中心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今年股東會上表示,2022年集團在伺服器相關業務營收達1.1兆元,在全球伺服器的市佔率約40%。AI產品則大約佔整體伺服器營收約2成,且看好長期發展,今年佔比預計持續提升。劉揚偉預估,AI伺服器市場成長速度將超出預期,預計下半年可能會出現3位數的成長。

英業達、緯穎與緯創、廣達與雲達伺服器業務規模都在2000億元以上,其中英業達出貨型態以伺服器主機板量體最大,在伺服器主機板市佔超過2成,這個佔比還比鴻海大,英業達客戶規模組成跟鴻海類似,兼顧品牌跟雲端客戶,這也讓英業達成為伺服器客戶數最多的供應商。

廣達集團佈局則具前瞻性,旗下雲達科技很早就轉移方向,放下品牌伺服器客戶,專注朝雲端產業發展,是台灣產業最早直供資料中心的先鋒;緯創集團旗下緯穎則以雲端客戶出發,從最初跟微軟合作關係密切,逐漸拓展雲端客戶陣容,目前系統出貨比例拉高,是營收衝最快的黑馬。

台灣關聯產業供應鏈完整
台灣伺服器產業供應鏈完整,從上游處理器晶片代工和封裝、處理器均熱片、水冷氣冷裝置、高頻銅箔基板、導軌、遠端管理晶片、電源供應器、伺服器主機設計代工,乃至整座伺服器機櫃包括機箱鐵件的供應鏈,目前僅在處理器及晶片的市佔相對低。

從上游產業來看,半導體以幫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代工的台積電(2330)為最大受惠者;電源供應的部分,因AI伺服器對電源供應的需求是過往的2-3倍,對於台達電(2308)與光寶(2301)而言是利多;散熱雖然佔成本比重低,但散熱問題卻是AI伺服器運作的一大關鍵,也是各大供應商關注的重點,雙鴻(3324)、奇鋐(3017)、建準(2421)是主要供應商。

聊天機器人製造龐大需求
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的伺服器市場調查顯示,不少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已開始大規模投資支持AI技術的各種設備。集邦預計,2022年搭載通用圖形處理器(GPGPU)的AI伺服器約佔全球伺服器年出貨量的1%。

進入2023年後,由於聊天機器人和類似應用程式在AI相關領域創造龐大需求,集邦預估,今年包含搭載 GPU(繪圖處理器)、FPGA(可反覆編輯電路的晶片)、ASIC(客製化晶片) 等AI伺服器出貨量將近120萬台,年增38.4%,佔整體伺服器出貨近9%,到2026年將佔15%。2022-26年AI伺服器年複合成長預計達29%。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