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曾經委外製作八部台語金選劇場,也就是電視電影。記得華視當年隆重舉行年度發布會時,現場有人問了我一件事:其中一部片名「重聚」,台語怎麼唸?
我當場傻眼。問了很多人,沒人會唸。
因為,台語沒有重聚的念法。可以講重逢,或久見,就是念不出重聚。
為什麼台語的戲,卻有一個完全華語的劇名?
不只這齣,另一部叫做「青春魯蛇物語」,一樣也不是台語的語態。
記得反而是該片一位製作人員回答了我的問題:「就是少年普攏拱的心內話啦」(大意如此)。
對啊,普攏拱就是最接近魯蛇的台語用法。如果取其名稱,從片名到劇情,不是才渾然一體嗎?
說實在,八部劇中,除了「寸尺」這齣劇名完全符合台語用法以外,其他幾乎都不合宜。
以台語為主要語言的電視劇,卻掛一個華語的片名,說怎樣都覺得怪怪的。
作為當時總經理,我真的覺得很尷尬和羞愧。
後來了解才知道,這些投標獲得經費的電視劇,多數原本就是華語劇的劇本,看到有徵片就來試試看。這倒是無所謂,因為口白稍微修改,不因語言而影響劇情。
但是連片名都沒改,而節目部的編審審核時完全不知要求(可能也不識台語),就核准過關,這實在是非常顯而易見的專業疏失。
這只是一個小例子,但是當台語只是營生可利用的工具,工作者只是應付敷衍,台語就不會成為深入骨髓、自自然然的文化。
台語歌手獲獎致詞完全不用台語致詞,當然是其權利,沒人可以責怪,只是惋惜,在這一個重要時刻。
原文出處 莊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