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謝仕淵:粽子裡的台灣故事 為何賣粽子的,總是叫阿婆


今天買粽子送學生吃,開啟端午系列慶祝活動….
粽子連發之一
為何賣粽子的,總是叫阿婆

端午近了,又到了全民吃粽子的日子,生活在臺南,粽子是日常食物,舊市區不算大,但賣粽子的店家,大約就有十幾間。每間粽子店,各有擁護者。因此,跟台南人爭辯粽子誰家好吃,經常只是破壞朋友感情的徒勞之爭。

不過,更多的臺南人,說起吃粽子,唯一首選就是吃自家製的,如同林文月記得年輕時長輩常對她說「女孩子要會蒸粿、包粽子,才能嫁人。」綁粽子應該是早年女性必備技能。

說起來,我們在外面吃的粽子,可能原來都是某家之味,因為特定機緣才走上商品化之路。於是我們會發現,這些因為主動或被動的因素,成為商販之人的綁粽者,一開始都沒有視此為一門要有著隆重排場的大生意,因此連個基本的店號也都沒有。

她們最常被叫阿婆。阿婆粽子就成為她們的代稱,最後甚至變成店號,如同遠馨阿婆肉粽,位在僻靜的南寧路上,遠馨的店號是後來才有的,已經過世的楊珠女士是阿婆的創始人,她的故事一開始是很辛苦的,報載她年輕時經常搬家,販售甘蔗、刨冰等,後來看到許多父母中午為孩子送餐盒很辛苦,於是想起自幼習得的包粽技術,因此改為販售自製的粽子,於是就這樣打響名號,那時她已是年近中年了。原來只在門口掛著粽子為記的店,就被人稱為阿婆粽子。

十幾年前,楠西與善化也各有出了名的阿婆粽子。楠西的江謹女士所包的粽子,只用豬肉、花生、菜脯等料。江謹說「炒豬肉加上菜脯,然後爆乾,湯汁則加到糯米上,蒸粽時,以龍眼木當柴火,煮出來的粽子自然好吃。」江謹的包粽工夫是跟先生學的,但後來「先生死後,兒子又因工作意外摔壞了腦子,她要照顧又聾又啞的公公,還得照顧兒子及二個孫子,她不願靠別人濟助過日子,再苦都要把親人留在身邊,又擔心出去做工,誤了公公吃午餐時間,於是賣起了粽子。」楠西阿婆粽子是媳婦撐起家計的故事。

還有一位住在大內的楊鳳治女士,二十幾年前,每天清晨坐車到善化,沿街叫賣粽子,其中還有市面已很少見的「豆粽」。需要擔起一家人生活重擔的她,因為「丈夫幾年前從龍眼樹跌下來,傷到脊椎骨而無法做較粗重的工作,兒子發生車禍傷到腦部。」於是全家生活只好靠楊鳳治賣粽子維持。

這些名為阿婆的粽子,都有著為生活打拼的情節,不過,不是每個綁粽子的阿婆,一開始就是阿婆,她們的手藝可能都不凡,但阿婆粽子名號的由來,也一定經過市場考驗後,時日一久,隨著年紀漸長才得有阿婆的稱號。

綁粽子很費工,備料繁瑣,講究者連油蔥都自己炸,清洗粽葉更是煩人,包粽過程看似靈巧細活,熟練者駕輕就熟,但聽說粽葉要掐得緊,最後更要綁得實,有菱有角,否則經水煮後會有潰散之虞。每個動作,都是輕巧間見力道。

每顆阿婆粽子,或許都有著一則臺灣女性堅毅的故事。(20210601)

粽子裡的台灣故事
府城一味

原文出處 謝仕淵
圖片出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