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洪太山的個人照,是我最喜歡的照片之一。
單人照的出現,在拍照資源有限的時代,可以說是很特別的現象,因此,一張只有一個人為主角的單人照片,本身就透露出許多訊息。我一直很想寫本就叫「單人照」的書,討論生活於日治時期的人,他們在畢業、就業、留學時的那一刻…..
洪太山說起這張單人照,那是三年級時第一次代表學校去比賽前所拍攝的照片。
那時的嘉農,或者說那時的嘉義,深陷在棒球狂潮中,不可自拔。先是1931年,吳明捷、蘇正生、陳耕元在陣中的嘉農,史無前例,事實上也後無來者,奪得甲子園大賽的亞軍。
幾年後,吳波當紅的年代,是另一段高峰,吳波是個在畢業後就直接加入日本職棒的傳奇球員,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入選日本棒球名人堂的臺灣人。
約當同時,嘉中棒球隊竄起,一座都市竟然同時存在兩支實力足以問鼎全臺冠軍、且都曾代表台灣參加甲子園的棒球隊。兩支球隊的後援系統,形成廣泛的市民動員,他們的對抗,被稱為嘉義的早慶戰。
嘉義人,在那個年代,勢無可避免的被捲進那一波又一波的棒球狂潮中。其中也包括了洪太山。
1931年,洪太山剛就讀白川公學校,他對棒球一無所悉,但他看見了KANO凱旋返回嘉義時的風光,一個七歲的孩子,追逐在遊行車隊之後奔跑著,那時,他就決定想要打棒球。
可是,他的少棒生涯,因為實力不佳,出外比賽時,他都負責在幫隊員「顧便當」,沒有什麼上場機會。
所幸,洪太山考上嘉農,時間可以等那個顧便當的孩子長大,只是過程不如大家想像順利,跟他一起加入棒球隊的同學,半數以上受不了辛苦的訓練而退出。
嘉農的學生下午經常是農務實作課程,在太陽下忙了一個下午,然後才是練球時間,很多球員索性就躲在甘蔗園內不去練球。
三年級某天,近藤教練跟洪太山說,這次比賽他要隨隊出去比賽,於是他第一次領到了繡有KANO字樣的嘉農球衣。
洪太山很高興地將訊息告訴父親。洪太山的父親是個日本料理師傅,也是棒球迷,因此很支持兒子打棒球。對於兒子即將代表球隊出去比賽,他的父親應該比洪太山還高興。
他的父親因此找了一個攝影師回家,請洪太山穿上一身正式的比賽服裝,在家裡的正廳前,留下這張照片。於是我們可以感受到嘉農的意義與價值,原來能穿上那身嘉農的球衣,是件光宗耀祖的事。
原文出處 謝仕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