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為何要播?】歌舞片反駁新疆集中營指控


西方社會指控新疆強迫勞動、抵制新疆棉,成為全球關注議題。一向強烈否認迫害維吾爾人的中方,自然通過不同管道嚴厲駁斥,強調「真實的新疆和諧穩定繁榮美好」。強硬反駁之餘,亦不忘軟性手段宣傳。上月 28 日,由新疆黨委宣傳部組織策劃的青春歌舞電影「歌聲的翅膀」隆重獻映,「紐約時報」稱,中國正藉電影,向國內外觀眾推廣觀察新疆的另一個視角。

據中國媒體介紹,「歌聲的翅膀」採用歌舞的形式,通過對各民族歌舞進行光影書寫,展現了新疆各民族燦爛的文化傳統以及各族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紐約時報」記者秦穎形容其中一個場景:「看到維吾爾婦女與一群維吾爾男子,用以活潑的 Bollywood 風格起舞。另一個坐在帳篷裡的哈薩克人,則彈奏傳統弦樂,為友人獻唱歌曲。」

中國國內公映前,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已於 2 月在社交網絡發佈「歌聲」全片。有人留言稱讚「中國的文化很精彩」、「好快樂的民族。樂天自在」。報道指,有維吾爾人權運動人士批評,「歌聲」想要傳達維吾爾人與其他少數民族非但未受壓迫,反而穿著鮮艷民族服飾載歌載舞、一片歡樂的信息。

報道認為,「歌聲」把新疆描繪成一個不受伊斯蘭教影響的地方,當局認定的宗教極端主義舉止沒有出現。年輕維吾爾男性沒有蓄鬚,面龐精光、暢飲啤酒,女性則沒戴傳統頭巾。同時,「歌聲」的世界裡,維吾爾人及其他中亞少數民族,皆完全融入主流社會,能說流利普通話,全片鮮有少數民族語言對白。在這齣電影提供的視角下,少數民族與漢族相處融洽,絲毫不見前者受任何歧視。

「歌聲」講述了三個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及漢族青年走遍新疆大地,追尋音樂夢想。但維吾爾裔美國律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特克爾(Nury Turkel)認為:「『維吾爾人可以唱歌跳舞,所以沒有發生種族滅絕』這套說法不會成立。種族滅絕可以發生在任何風景秀麗的地方。」記者認為「歌聲」所呈現的面貌,與維吾爾人受密集監控,甚至要進入大規模拘禁營及監獄的現實截然不同。

雖然從中國貓眼票房資料來看,「歌聲」不太賣座。截至 4 月 8 日,上映 12 天僅收不到 400 萬人民幣。當然,電影只是整個宣傳機器的一部分。報道認為,現時中國政府已採取愈趨進取的宣傳手法,證明其政策是打擊新疆恐怖主義及分裂主義的必要手段。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國際網絡政策中心上週亦發表研究報告,指中國外交官及官方媒體,頻密通過美國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媒體,發佈關於新疆的虛假信息,數量在去年達到歷史高峰。

未有參與研究的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中國政治學教授 Anne-Marie Brady,同樣指中國的新疆宣傳攻勢,是其 25 年研究生涯中,所見最大規模的單一主題國際宣傳行動。Brady 形容中國的新疆宣傳運動「愈來愈決斷且咄咄逼人。不管這些宣傳是否有效,行動都會持續」。

原文出處 CUP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