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ART

第三次臺漫衝擊 || 臺漫現況/創作者焦慮/公部門政策/CCC  的死與新生論壇摘要

第三次臺漫衝擊||臺漫現況/創作者焦慮/公部門政策/CCC   的死與新生論壇摘要

活動時間:2021 年 3 月 13 日(六)20:30-3 月 14 日(日)01:15 活動流程:

時間 節目
20:30-20:50 主辦人引言,論壇流程、討論題目、Clubhouse、直播平台

介紹

20:50-21:10 來賓自我介紹 (每人 5 分鐘)
21:10-23:20 議題意見發表及討論
23:20-00:50 Clubhouse 觀眾及網路意見發表及問答
00:50-01:15 與談人結語
01:15 活動結束

 

活動主持人: DJ 大熊 -動漫主持人
活動引言人: 狐面

零式

-臺北市動漫企劃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

-同人社團 404 資料 BeFound 社團負責人

活動與談人: 蘇微希

劉定綱 吳塵罡 Haku 楊双子 韋蘺若明 Barz 李蕭弘

-開拓動漫執行長/台灣動漫畫推廣協會理事長

-奇異果文創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工作室 STUDIO KITSCH 代表人/嵯峨美術大學專職教員

-三色坊編輯

-原作家

-漫畫家

-漫畫家

-大辣文化編輯

議題討論:

  1. CCC 消失事件是什麼

大熊:

2021 年 3 月 5 日(五)深夜,在社群網站噗浪上的一則匿名留言(偷偷說),發文者描述了 CCC 團隊將被解散的狀況,造成熱議,該論串湧入六百回應,後續網路上也有上百篇相關討論,此話 題造成漫畫業界、讀者群眾及 CCC 合作關聯者們很大的震驚與憤慨。議題於隔週發酵後,收到陳 情的立法委員王婉諭、賴品妤等辦公室,著手瞭解該事件,同時適逢立法院各委員會選定召委, 排出當週議程,文化部於 3 月 10 日(三)被排為質詢對象,兩位委員先後質詢,也才得到文策院丁 董事長曉菁對本事件的首次公開說明,並也允諾委員將邀集作者及相關人士進行說明會議,並盡 力保障工作者權益。

本次質詢為各家媒體所報導,隨後文策院於當週 3 月 12 日(五),邀集各出版社代表,討論對CCC 創作平台的意見,並預定於 3 月 22 日(一)邀請簽約漫畫家做說明。

  1. 文策院是什麼單位?與文化部有什麼不同?

狐面:

文化內容策進院是一個獨立於文化部的行政法人,2016 年蔡總統英文上任,接掌文化部的鄭 部長麗君,根據海外考察的結果調整原本的計畫,促成了現在的文策院的體制與功能任務。後於 2018 年 12 月立法通過,並在 2019 年 11 月揭牌運行。

政府另設法人,目的是希望這些單位代為執行政府部門較難以達成的一些公共政策。文策院 旨在推動部分文化政策,並在用人、用錢上有程度上的自主與彈性。行政法人由政府編列預算捐 助,可聘用適合的專業人才。並採合議制設有董監事,董事有過半官派,受文化部監督。

文策院成立時,文化部手上跟漫畫有關的業務中,將台灣漫畫基地、CCC 創作集業務轉交由 文策院執行。文化部本身留下金漫獎、漫畫獎勵金等業務。

  1. 文策院如何運作?受誰監督?能靠 CCC 賺錢嗎?

狐面:

文策院受文化部監督,而文化部受立法院監督。由於目前財源來自補捐助加上過半的官派董 監事,很難不受文化部的決策影響。現文策院主要業務著力在促進文創 IP 的投資融資,希望可以 催化出賣座影視作品。

CCC 的存在較為矛盾,過往因屬公部門指導,難以營利為目的。但現今行政法人身份需要能 發展自籌財源營利。以目前 CCC 創作本身要賺錢相當有限,只可能寄望後續平台開啟收費並順利 商轉,或目前養成的 IP 能充份應用。

  1. 文策院目前對於 CCC 事件的聲明為何?

零式:

現階段以 3 月 10 日(三)立法院兩位委員質詢的回覆為主,文策院至本論壇舉辦前尚無正式公告。

週三王委員婉諭與賴委員品妤先後質詢,丁董事長的回覆已經是現在可蒐集最準確的公開回應。賴委員的四個重點要求,包含了「與作者、編輯和相關人員召開說明會並且未來方案與規劃 透明化」、「現有簽約作品須順利連載完畢」、「務必保障創作者與編輯的工作權益」、「為人引入新 資源時確保作品品質」,丁董事長也在質詢時允諾都會做到。。

但丁董事長的回應包含預算銜接等說明,目前尚有可討論空間。過去若有連續性的政策業務, 理應不會發生預算轉換為由,讓此類事件發生,造成相關人員反應過大。若有新的機制跟預算, 應該不會在第一時間僅通知創作者將結束營運。故文策院後續說明時,面對這些質疑,需加大說 明力度來挽回創作者的信心。

狐面:

2018 年 CCC 從文化部轉到文策院,設立了數位平台,並在 2020 年 6 月的第 26 號停止紙本雜

誌發行,並於轉為 2020 年 8 月轉為數位平台發行,該平台目前在流量、內容各方面都表現優秀。

  1. CCC 計畫的歷史為何?為什麼網路上說已經消失過一次?

蘇微希:

CCC 的誕生、成長到發展, 是完整且與台灣與讀者有深刻連結脈絡的過程。也因此才會造成 這次群情激憤的狀況。

CCC 原為中研院數位典藏計劃之一,即是利用中研院授權的資料記錄來作為故事設定參考, 繪製成漫畫並以雜誌刊物型式製成的文宣品,由於質精量豐廣受好評,發布數期均被索取一空, 逐於第五期委託蓋亞出版社做商業發行,至 2012 年底計劃執行完畢,CCC 創作集改由蓋亞出版社 接手出版,原編輯團隊協力製作。後曾於 2015 年停刊,直到 2017 年後由文化部挹注復刊。 劉定綱:

CCC 的編輯團隊,在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從以漫畫方式進行數位推廣的發想,各種企劃方 向、運作方式、與出版社和創作者的溝通及跨域策展等,成為了傳統出版體系外成長的編輯團隊。 2016 年適逢鄭部長大力推行各種漫畫政策,協助出版社、漫畫創作者及相關從業人員的成長,

CCC 也成為這些政策下受惠的一員。另一方面,過去中研院並沒有類似的授權先例,而 CCC 自數 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開創了這類的資料授權。

  1. CCC 的編輯跟作者是甚麼關係?CCC 的解散謠言對於台灣漫畫創作者的焦慮為何?

楊双子:

中研院階段的 CCC 目的不在產出娛樂性、大眾化的漫畫,到文化部、文策院時期,才逐漸以 孵育有趣的台灣漫畫為重。對創作者來說 CCC 編輯團隊及 CCC 平台兩者都重要,這次創作者的焦 慮除了對 CCC 平台尚未明確的規劃外,也包含對失去寶貴編輯團隊的不安。

台灣目前較多文字編輯,漫畫需要更具圖像邏輯的編輯能力。漫畫原作者跟漫畫家間需要媒 合及溝通,過程中就需要漫畫編輯。

尤其 CCC 編輯還具有協助找歷史專業資料的能力,這並非一般商業出版社容易做到的。

韋蘺若明:

對一般大眾來說,對 CCC 還很陌生,但對漫畫創作領域者,CCC 有指標性的意義,其來自 CCC 累積的品質及政府支持產業的象徵,許多原本的獨立創作者會願意信任這個指標性而嘗試跨入商 業漫畫創作。所以對於 CCC 的解散傳言,創作者們焦慮的不單是少一個平台,而是對政府是否不 再支持產業的不安。

Barz:

CCC 從最初到現在進步很多,也做相多嘗試,現在平台上的作品已經可做出有趣的點。編輯 是漫畫家的第一個讀者,是創作者的燈塔,能協助漫畫家去修正自己的適性跟往產業的方向,這 是需要雙方一起不斷去被市場測試的過程。CCC 平台較像是近年日本持續培育發展的青年漫畫雜

誌或實驗性雜誌,許多商業作品的 KNOWHOW,其實是透過這些實驗性平台去試出的。CCC 平台可以 讓作者、編輯去測試自己的能力,成為創意的發源地。

CCC 可能難以成就強大的商業作品,但希望 CCC 能為穩定、高品質工作的來源,才能帶來進步。

Haku:

編輯與漫畫家合作需拿捏干涉程度,避免影響作品風格,沒有必要時也不會更換編輯。這次 事件對簽約作者來說,會擔心失去助力,CCC 編輯部比其他商業出版社的編輯部,較具文化底蘊, 能協助查找、準備文獻與參考資料。而且還未簽約的作家,花了半年、一年做籌備也等於付諸流 水。

吳塵罡:

不分國家,編輯的角色都一樣,是連結作者跟讀者的橋樑。 日本漫畫為什麼這麼有趣?在於出版模式、編輯與創作經驗的累積。戰後以來日本漫畫經持

續發展、成長至頂峰,直到受其他媒體影響慢慢下滑。六十年裡漫畫界的競爭跟成長從未斷過, 也才有現在的漫畫編輯合作模式。

  1. CCC 與台灣商業出版社的差異為何?

李蕭弘:

對讀者來說 CCC 具有公信力,且一般出版社的平台會有選書風格、預算成本考量而去做取捨, CCC 較無限制,相對有機會能讓市場產生更多元豐富的創作。

例如 3 月 12 日文策院邀請出版業界的會議中,有出版社反映了,想開案找漫畫家合作,但因 為稿費、風格、檔期等問題而無法承接出版社的案子。

韋蘺若明:

CCC 給出相對正常的稿費,作為指標,反映出版社給的稿費長期低迷。這對作家的穩定來說 很有影響。

另外 CCC 現在沒有商轉壓力,所以不會受到商業市場左右。運作節奏上,也沒有定量出書的 壓力,可以細心雕琢作品。商業出版社編輯常身兼多職,較難以在作品上這麼細心投入。 楊双子:

過往 CCC 不用擔心突然被腰斬,可以規劃長期穩定、高品質的作品,之前轉變為電子平臺時 也有提供說明,讓創作者放心的做長期規劃。商業出版社就有可能發生平台解散時讓作品全部腰 斬的情形,這次事件讓人焦慮的主因就是全無預警並且未做溝通。

  1. CCC 如果失去了編輯功能,平台是否也會隨之消失?CCC 如果只剩下平台功能,可能會有 什麼轉變?

零式:

政府撥預算建置的網站,不會隨便撤掉,就算失去編輯功能,數位平台本身也還是會被保留。 但假使沒有編輯部,就可能會少掉編輯審驗稿件後刊載的功能,這時平台可能會轉型其營運、收 稿的方式,可能是開放自由刊登,也可能是與其他出版社合作,要看文策院對平台後續的規劃。

狐面:

讀者最不樂見的就是這個數位平台成為管理寬鬆,不做經營,然後為了 KPI 去刊載大量濫竽 充數作品及浮報流量的平台。我們會希望平台有個適當的機制做後續發展。

吳塵罡:

設施還是需要有人去用,網站平台少了營運者,可預想到品質會逐漸下滑,短時間內雖還會 存續,但只是在消耗之前累積的資源。

楊双子:

對創作者來說,沒有編輯的 CCC 平台會擔心其失去開發新作品、新創作者的能力。

Haku:

漫畫家跟編輯,如同火車與鐵軌,沒有鐵軌的車還是能動,但就不知道何時到站? 如何到站? 沒有編輯 平台不會消失,但少了把關,作品會如何就很難說。

  1. 台灣出版業界是否有可以取代 CCC 的平台?

李蕭弘:

國內目前以東立、長鴻、蓋亞等出版社及 webtoon、comico 等有數位漫畫平台。

3 月 12 日文策院邀集各出版社討論,與會的有蓋亞、大辣、尖端、青文、未來數位、獨步、 長鴻等出版社。文策院詢問各出版社對 CCC 的看法,大部分出版社認可其為優秀的平台,對出版 社來說是能用來做好的行銷策略運用。會中有討論過的方案,是以後讓各出版社去用後台,做刊 載跟媒合,但最後會如何定案還未知。

但 CCC 上不適合刊載有暴力、色情要素的作品,一般商業平台比較適合,而且平台如何導入 商轉,付費機制也要再討論。若以讀者角度來看 CCC 平台的介面便利、內容免費,也較沒有商業 平台為了推銷作品去做導向的感覺,目前還是無可取代的。

Haku:

CCC 用國家預算,題材會受限,若要考慮讓 CCC 做商業取向,就必須考慮到是否放寬去迎合 大眾喜好。我認為台灣漫畫的商業核心不能是 CCC,但台灣漫畫也不能沒有 CCC,不能全是商業作品,不顧文史。

吳塵罡:

CCC 至今 12 年,成長需要時間的累積,要再有個這樣水準的平台或團隊可能需要再 10 多年, CCC 受政府的資金及資源挹注,才能培養這樣的人才,這包括編輯的薪資。CCC 還是可能做出商業 作品,但系統上有門檻。

  1. 為何沒有可以取代 CCC 的平台?出版社遇到的困難為何?

劉定綱:

從出版社角度來看,數位平台比出實體出版還要花錢,需要的建置跟營運成本都很高,而且 變現也比較困難。CCC 做為難得經營起的平台,我認為應該保留,各商業出版平台的定位跟商業 模式不一,過往我們也看到一些案例,平台一但在資金挹注停止時就很難維持,但平台還是有利於行銷推廣的好處,所以大家還是在做平台。

因此 CCC 的角色可以重新思考,從內容生產到行銷推廣,這是其存續及商業模式建立的關鍵。 要如何發揮其流量、價值。再去做 CCC 的定位,是否能成為一種台灣漫畫的代表,讓國際間要來 認識台灣漫畫可以從這個平台看起?

或許我們認為沒有商業性的東西,對外國來說是充滿異國色彩與商業性的。就如同 1980 年代 台灣電影新浪潮那樣讓國際發現台北作品的風格特色。以其做為火車頭打開國際上台灣作品的知 名度,若是像這樣的角色,CCC 平台就會有其必要性。

我們可以去想像不是跟 CCC 做內容生產的競爭,而是利用 CCC 去推廣,而這推廣或做 IP 跨域經營的助攻器。

  1. 文策院提出的數位平台商轉跟與出版社策略聯盟是什麼概念?

李蕭弘:

目前漫畫產量不足,一部作品需要大量時間,為了讓產量更豐富多元,文策院想要與出版社 簽署備忘錄,與補助經費最大的不同是沒有委員審核,依出版社所提計畫來找漫畫家創作作品提 供經費,旨在豐富內容產業。

另在商轉部分,也討論讓 CCC 平台與其他商業平台串流、串接,或讓出版社使用 CCC 平台刊 載。同時因為文策院較注重 IP 發展,希望 CCC 平台能擴大海外發展、輸出國際。

劉定綱:

坊間一直有一種聲音是:出版社認為 CCC 與民爭利,讓他們找不到漫畫家能去申請輔導金, 但其實 CCC 跟商業出版社其實並不互斥,CCC 的作品並未綁住其權利,想做商業出版可以去談,

或談跨域合作,這個策略聯盟一直都在。 數位平台在前五年都是穩定虧損,商業出版社恐難以撐住這樣的平台,若能讓 CCC 平台成為一個企劃、行銷的角色,來帶動台漫銷售跟內容生產,就看各出版社會不會想做這樣的策略結合。

  1. 文策院與出版社代表招開的諮詢會議結果為何?討論了什麼?

此議題已於議題 9 回答

  1. 如果 CCC 勢必會有所改變,你希望保留下 CCC 的什麼功能?

楊双子:

個人認為 CCC 編輯部的部分較平台重要,若未能保留,其他很難多想。

Barz:

希望保留編輯跟漫畫製作的 KNOWHOW,更希望解開對限制級創作的束縛。

吳塵罡:

同意編輯人力資源能被保留會較好,另外對前面有提到產量不足的部分,會認為作品的質應 重於量,要提升產業還是需要幾個強力作品來帶動。

  1. 如果業界突然釋出大量自由編輯,會有其他出版社想接收嗎?如果 CCC 成為外資企業管轄 的平台,是否會影醒到台灣漫畫的創作內容?

劉定綱:

目前台漫在商業出版社較少是責任編輯,通常都需身兼代理編輯。自由接案編輯也是目前常 見的合作模式,但是收入不穩定,現實面不看好這個發展,會希望主事者提出其他模式。

國家花了這麼多時間、金錢經營的成果被外資收割,自然是不樂見的,而且外資會否因為要 跟中國做生意的場合,而去審查或限制創作,這部分無法保證,所以需要審慎考量。

  1. 身為一般讀者,您對於 CCC 的想法為何?

(1)Clubhouse 使用者意見發表與問題:

漫畫家 ARES:

在 CCC 連載的經驗中,跟目前的編輯配合良好,希望即使裁撤之後仍能跟原本的編輯團隊合 作,CCC 的稿費收入還是有點緊繃,作品在 CCC 平台就算流量增加收益也不會增加,希望可以調 整收費機制,若之後跟出版社對接,這一塊能被考慮進去。

漫畫家米宗子:

對這次事件感到錯愕,希望文策院可以再更重視作者一點。除了已經連載漫畫外的企劃,如 果被砍掉會很難執行。過程中充滿不確定的狀況,希望資訊是能更明確的並希望不要砍掉編輯只 留平台,那就只會是個投稿網站,會打壞 CCC 創立以來的宗旨跟模式。

另外這次收到的 3 月 22 日會議資訊很唐突也不完整,只提供時間跟詢問出席,並未寫到地點, 這對外地的作者也很困擾,不知是否會有線上參與的方案。

楊双子(回覆 ARES、米宗子):

對創作者來說安定感非常重要,這次文策院回應的是有簽約的作品都會履約完畢,但這邊是 怎麼界定簽約?對花了許多時間仍在企劃討論階段仍未簽約的作者們是否就不算呢? 許多作者會 對此不安。

中興大學台文所所長陳國偉:

這次編輯不斷被提到,大家會關心專業編輯的得來不易。那是否能藉這次機會,來讓公部門 去注意到台灣漫畫發展需要的是甚麼人才? 及是否能促成公部門去規劃培育機制?

蘇微希(回覆陳國偉):

文化要構成產業鏈,勢必需要上下游的各種專業人才,決非單靠創作產出者能做到,所以漫 畫家之外,編輯也是很重要的,此外還有行銷人員,營銷人員等等,整合專業人才,才能使產業 完整。

留守番工作室總編輯黃思蜜:

過去經驗裡規模不大的獨立出版社在人力、時間跟寫計畫的能力上不一定能爭取到漫畫補助, 但與 CCC 的合作,是在作品被認定可行時就能得到協助與資源,所以會認為 CCC 是適合成為業界 助力的角色。

漫畫家日下棗:

由於作品需要大量取材及資源,希望與現在的編輯持續合作,過去與商業出版社合作,也有 獨立發行的經驗,比較起來目前 CCC 的環境是最適合漫畫家的,包括合理的稿費、取材的協力等, 可以去嘗試更有挑戰性的內容。

訊息爆發至今一週,相關作者都很慌張,手邊已規劃為中長篇的作品已經在積稿等連載,現 在是否還能繼續? 或是否需要調整? 作者感觀很不好。 又為何編輯不會出席? 外縣市作者怎辦?

漫畫組合綜合口味-大軒:

CCC 應該像公視,非以營利為目的。在 CCC 平台的漫畫應該要保有各種有趣漫畫,一些漫畫 也不覺得需要跟商業這麼連結,人文的作品需要有人來用創作保存。

讀者回應:

每個創作者都需要讀者的支持,更多即時的支持鼓勵,無論是買書、寫信、留言、按愛心等 等,更多的支持,政府也才可能提供更多的資源。

(2)Slido  網路提問(因論壇時間有限關係僅回答部分問題):

問題 1:

有辦法知道為什麼文策院要將整個 CCC 的團隊解散嗎? 具體原因是什麼? 無論是平台轉型 或是策略規劃應該都不需要解聘所有人(包含營運、編輯跟設計)我們可以如何有文策院針對這 部分的回覆?

問題 2:

沒有簽約的創作者後續如何保障自己?文策院後續合作的作品是否會經過挑選,如果到時只 有和商業出版社合作的作品才能得到後續補助,其他剛開始籌畫、或者不符合商業主流、或者是需要時間累積培養的創作者和作品要怎麼辦?

問題 3:

現在有看到的幾個說明中有保障原先已簽完約的作者,那麼正在籌備中尚未簽約的作者是否 就不在範圍內了呢?

回答:

因本論壇與會人並無文策院官方代表,並無法代表回答,但會再整理後轉陳情至文策院。

問題 4:

漫畫出版需要許多成本和行銷空間,一個沒有平台、沒有足夠資金的單位,到底要如何參與 到國產漫畫出版製作?現在其他的商業漫畫平台也都要死不活的,文策院為何要砍掉 CCC 這種對 大家都有利又有流量的平台?與民爭利到底是在講什麼?民是誰?利是啥?現在有利可言嗎?

蘇微希(回覆問題 4):

目前國內商業出版社的獲利大多以授權漫畫為主,台漫佔比極小,以此指 CCC 與民爭利的說 法難以成立,又以產品競爭來說,實際造訪漫畫基地書店,去瞭解民眾消費狀況會發現,購買 CCC

作品跟一般台漫的族群不同,且對兩類消費者做推薦,都會接受另一類的作品,表示產品並不互 相排擠。

黃思蜜(回覆問題 4):

如何在資源較少的狀況下參與到國產漫畫出版,我們出版社是以提供較高版稅、行銷推廣、 開發商品合作、圖像授權等各種方式的資源給漫畫家的方式來合作,這包括原本與 CCC 洽談有稿 費的獨家連載,也因此這次的解散訊息對我們如晴天霹靂。

李蕭弘(回覆問題 4 及黃思蜜):

目前的訊息來說可以確定的是 CCC 平台不會消失,另外關於出版社的會議上,文策院有提出 透過與各出版社簽備忘錄的方式,提供出版社資源做新的出版品,並且這個機制不會像文化部的漫畫獎勵金或補助需要被委員審核。

問題 5:

台灣的漫畫創作者/出版商不靠補助活得下去嗎?

韋蘺若明(回覆問題 5):

漫畫家不靠補助,是可以繼續創作,但相當辛苦,例如選用 webtoon 平台做週連載等方式。

楊双子(回覆問題 5):

過往維繫創作是依靠工作多年的存款、各種單位的補助、版稅,等很多東西都要做,才能維持。

Haku(回覆問題 5):

要很拼,例如用更積極的方式親自去做行銷,現在是很吃重作者個人魅力的時代,要用符合 時代的作法。

Barz(回覆問題 5):

過往沒嘗試過補助,但就要嘗試用各種方式去賺到稿費,ㄒ需要學習交涉、提案及幫作品增 加價值,漫畫家是一種自營業者,要設法幫自己開源節流,找到機會。

問題 6:

現在是台漫只有 CCC 了嗎?台漫優秀的作品明明很多!像謝東霖老師的「我在詐騙集團上班」 和「殺手的戀愛相談」,比 CCC 一堆漫畫有趣多了,應該找他也來講一下啊,他明明也很常開 CLUBHOUSE,沒找謝東霖老師來真的很不尊重。

零式(回覆問題 6):

我們原先羅列的邀請與談名單大概是今日論壇實際的 2 倍,其中確實有包含謝東霖老師,但考量 論壇與談人盡量能從多元的面相探討 CCC 這個議題,且現有的與談人數已超過我們論壇時間長度

能掌握的狀況,故我們並非是蓄意排除謝老師。

漫畫家謝東霖(回覆問題 6):

CCC 作品在娛樂性外,更肩負文史、人文的要素,對於台灣建構文化主題性這部分非常重要, 有能力做這類作品的作者或編輯,應該要給他們舞台跟資源,一個健康的漫畫環境灣需要各種類 型的創作並存,讓讀者的口味能更多元。假若 CCC 要走向商轉,除了內容也要規劃行銷。無論未 來是否民營,這塊淨土都該被保存。

問題 7:

想聽創作者對於 P 站漫畫的經營模式,是否是可以接受的呢?這裡指的是 pixiv comic 裡面有 無限暢讀與付費閱讀,還有機會出單行本,IP 延伸的機會,CCC 平台是否有機會向這個方面發展,

創作者會覺得付費會增加閱讀、被推廣的門檻,或是覺得付費機制很好。

pixiv 海外企劃 Amy(回覆問題 7):

pixivcomic 的合作方式,是以在 pixiv 平台上有流量的作品由各出版社直接接洽提案,之 後在 pixivcomic 以電子版雜誌刊載。與各出版社這樣配合以符合時代趨勢。

pixivcomic 本身沒有收益,作品付費是回歸到出版社,是個集合出版社的線上平台,透過 SEO 等方式推廣作品,這樣的模式不知道是否適合 CCC 或台灣。

問題 8:

CCC 編輯哪裡特別優秀了呢?台漫原創的金漫獎編輯得獎者,不是也很優秀?尖端、長鴻、 東立這些雜誌從過去到現在,二十多年了,培育出來的編輯都沒有一個好嗎?楊双子小姐的發言真的太失禮了。

楊双子(回覆問題 8):

因為今日論壇主題以 CCC 為主,所以在回答時會特別提及 CCC 編輯優秀的部分,而未提及東 立、尖端等等出版社培育出來的優秀編輯。現金漫獎這麼多來自各出版社的優秀作品,背後一定 有各自優秀的編輯,對於編輯的專業我 100%尊重。CCC 平台跟 CCC 編輯部要分開來看,CCC 編輯 部或平台是否被定位為一個孵化器? 若直接以市場機制,那只要挑活的下去的作品就可以,但若 今天我們要做的是國家隊的事,那就得從培育開始。

問題 9:

這邊想多問大辣編輯(關於文策院的想像)出版社不可能做策略聯盟,因為利益衝突多,您 覺得這有可能嗎?此外,按照文策院的想像,一個平台有可能既考慮到讀者,又考慮投資者嗎? 可否您針對文策院平台的想像多講一點呢?

李蕭弘(回覆問題 9):

由於各家出版社的內部運作模式不同,編輯與漫畫家的合作方式也不一樣,我們今天專注在 CCC 模式,CCC 很明確的是在輔導漫畫家進行內容創作。出版社能否做策略聯盟? 平台既考慮讀 者,又考慮投資者? 不無可能,如何發展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1. 結語

蘇微希:

CCC 過往的角色不是商業,但是我們能看到近期往這方向的努力,我會期待在有足夠時間跟 支持下,他們能找到文史漫畫商轉的可能性。萬一因為政策 CCC 需要獨立或商轉時我也會盡可能會去做支持,例如獨立出版入股或小額募資。

劉定綱:

出版產業正面臨轉型,在從內容直接接到產業或平台去摸索方向,CCC 讓內容轉為平台是個 成功的嘗試,雖然需要資金溢注,但這可視為一種投資,現在這個投資到了能變現有成果的關頭, 卻可能走上回頭路,會希望主事者能好好思考。這當中編輯是個關鍵,再者平台的控制權會在誰? 我們期待 CCC 撐過這段轉折點後能有更亮眼的表現。

吳塵罡:

日本的出版環境也在變化,去年講談社公司收益因電子書達到史上最高,台灣雖受日本影響 很多,但也不需要走一樣的模式,從第三者角度看 CCC 正在關鍵期,我希望它能朝好的方向走。

HAKU:

大家加油!

楊双子:

如果 CCC 穩定下來,會有外溢的效用。很多相關從業者都很關心台漫,希望傳達這份感情, 也希望大家能從分享自己有在看的台漫這一步開始。

韋蘺若明:

大家可以去下載 CCC 的 APP ,觀賞作品留言鼓勵,漫畫家埋守創作,可能對產業發展全貌理 解有限,希望更理解產業的大家能一同找出有幫助的方向,無論 CCC 結果如何,都希望這些政策 都能有更長遠的規劃。

Barz:

過去有過日更平台的消失,雖然我們做了很多努力,這次 CCC 平台還有機會,我們希望不要 再有好東西消失。

李蕭弘:

無論 CCC 是否存續,出版社還是會為大家出版好作品,我在會議上表達,CCC 平台對讀者有 其公信力,為確保產業多元化,我個人也樂見編輯部能被保留。

大熊:

我們適逢機會關心台灣的漫畫文化政策,無論結果如何這都是歷史性很重要的一刻,過程中 我們遇到很多人以各種方式在試著拯救 CCC,甚至也有人默默努力在尋找金主、資源,嘗試讓這 單位能有其他形式的獨立發展。我想給這個事件中所有參與表達意見、努力爭取、付出熱血的人 們最高的敬意。

狐面:

時間有限,有些意見跟問題沒去表達到。我們會盡量把這些意見綜整,提供給文策院及有意 對這議題做追縱的單位、代表,這是我們能做到的。

主事者是否願意正面回應或接受意見去做調整,這我們無法保證,但我們將散於各地關心這 議題的意見凝聚在此,讓相關單位有機會看到,這決不會白費,他們一定會去重視大家關注的重 點。這是值得紀念的一刻,各位參與到台灣漫畫史上的一個事件。請不要忽視意見跟表達所具有 的力量。具體的行動是有機會造成改變。

零式:

之前有機會跟 CCC 編輯交流,台灣漫畫及各平台的敵人其實是手機上會去用掉時間的其他事 物。也希望大家保有對議題的興趣,對事物的好奇心,探索漫畫領域,挖掘台漫的樂趣,最終我 們有機會讓台漫被看到。

後續我們會針對漫畫的各種議題去規劃討論活動,也歡迎大家一起參與。

第三次臺漫衝擊||臺漫現況/創作者焦慮/公部門政策/CCC 的死與新生 活動數據統計

Clubhouse 同時參與最高人數 314、總聽眾人數 1,572
YouTube 同時觀看最高人數 570、觀看次數 3,321

觀看時間 2,390.2 小時、平均觀看時間 43 分 11 秒

曝光次數 681、曝光點閱率 52.1%

 

原文出處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xDCr0gDKvD9SbxBP4g7IvAlH6ellc1YU/view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