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雞籠曹善人又來「吵」虱目魚與魚塭之事,有些「煩」,所以簡單寫些歷史學的紀錄,分給親朋學生看看,歡迎來罵。
《臺灣城日誌(熱蘭遮城日誌)》第二冊1647年的贌港潭塭堀記錄上,出現Oynij一詞,老番大概於1991年前後,就大笑說:蠻南語知識在學術研究上何其重要!這個高等學者解不開來的地點,低等老番秒解:Oynij = ùn-né = ùn-ná = 塭仔,就是台灣著名「魚塭」。塭仔應該多少是人工在溪口濱海之處圍堵養殖魚類,並非天然形成。
當年的魚塭是養啥?老番只能用結構方法倒推。魚塭傳統上是養虱目、吳郭魚,後者的養殖是很晚的事情。照理說,荷蘭時代魚塭抓的,應該是虱目魚。當然,老番不排除其他可能。當時魚塭也許還養其他適合鹹淡的魚種,荷蘭人被趕走後,該魚類可能被臺灣人一網打盡吃掉了,或者跟荷蘭人跑回印尼了。
那虱目魚誰傳來的,是不是一定要荷蘭人或鄭成功?
老番不知道,只是奇怪此魚難道不無可能是東亞‧東南亞歷史長河中的山幸海幸,好吃、好賣,人民不會自己流傳?荷蘭資料中的魚塭、漁場分佈,主要在臺南蔴豆與嘉義義竹東邊一帶。這一地帶的族群有點複雜,包括最早來臺灣的潮州海盜(如林道乾、林鳳)族群。潮州一帶,魚塭在明代也是有名,要收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