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可聽到歷史文盲講這樣的笑話:「孫運璿沒有讓臺灣停一天電」。
長久以來黨國神話「孫運璿戰後三個月讓臺灣有電」,講得好像憑空降下一堆發電廠一樣。事實上二戰時盟軍為了佔領後可以使用這些日本時代建設的電力設施,並未針對電廠空襲,而是以破壞輸電線路為主。戰後恢復供電主要也是修復這些線路,而且主要執行修復者是臺灣工程師朱江淮帶領數百名臺北工專、省立工學院(今成大前身)學生投入搶修。
但恢復供電就代表從此不停電?真的腦不要被洗到什麼都忘光了好嗎。戰後長期以來,無預警停電根本就是大家生活的日常。1950年代忽然湧進上百萬難民以及工業發展需求,用電暴增,日本時代可以供應全臺電力的日月潭水電廠每到枯水期就出現電力短缺,分區停電的日子成為日常,國民黨政權為了安撫大家還以「美援快要來蓋電廠了」「美援來了就沒問題了」當做說帖(圖1,1951徵信新聞)。
1951徵信新聞報導停電情形,以美援將來安撫讀者
美援挹注建設後,還是時常停電,家家戶戶早已習以為常家裡大多都有自備蠟燭火柴的日子,應該很多人還有印象吧。這種不知何時停電的慣例,甚至還被拿來當做國民黨操控選舉的手段。「開票開到一半停電換票箱」早就是那個時代的民間常識,甚至到了1990年代民進黨候選人的選舉晚會還常常巧妙的停電,也被質疑是不是故意的。
而孫運璿行政院長任內(1978 – 1984),就發生1980因龍潭變電所異常導致全臺到處跳電事件(圖二),當時連桃園機場飛機起降都受到影響。
1980孫運璿行政院長任內,龍潭變電所異常導致全臺到處跳電事件報導。
停電不但造成經濟損失,甚至停到出人命。1984瑞芳煤礦災變,事發後要進行搶救時剛好停電兩小時導致有毒氣體無法排出,竟造成101人死亡的慘劇(圖三)。其他案例如停電造成台大醫院病患死亡的糾紛,都讓人對這種停電文化深惡痛絕。
1984瑞芳煤礦災變因正好遇停電造成大量死亡慘劇報導
由客觀統計來看,近二十年來這種莫名其妙停電的狀況已經比以前改善不少,不能隨機停電已成為現代臺灣人的認知標準。雖然臺灣電力發展還有太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臺電也真的需要改革,但要鬼扯成什麼以前誰沒有讓臺灣停一天電的造神就太扯了。
延伸閱讀
保衛大台灣的美援 (1949~1957)
http://gjtaiwan.com/r/1a9
原文出處 台灣回憶冒險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