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台灣演義】大台北史
圖文/蘇峯楠(臺史博研究組研究助理)
封面圖片/1723 年《通俗臺灣軍談》插圖〈朱一貴大破清兵〉(臺史博館藏號 2006.007.0050)
特別客串/臺史博園區鴨鴨
300 年前的盛夏,朱一貴跟 51 位志同道合的人們,在高雄內門舉辦結拜儀式後,隨即展開一場與清朝官府的對抗行動,史稱「朱一貴事件」。
「朱一貴事件」席捲臺灣,更讓行政與經濟中心的府城首次失陷。從起事、結束到往後,從北京到京都,從皇帝到庶民,大家都關心這場活動,也傳唱著各種版本的故事。
本次我們挑選 10 件臺史博館藏品,在鴨母王朱一貴舉旗的這一天,跟大家一起回顧 300 年前這場發生在臺灣、同時受到周邊地區關注,熱度跟氣溫一樣破表的大事件!
1. 可能不是只有鴨母王才會的絕技:家鴨放養分列式的景象
1923 年日本皇太子裕仁來臺灣視察,其中一站,就在臺北圓山明治橋觀賞臺灣人的趕鴨絕技。在鴨農駕船指揮下,一萬兩千多隻鴨鴨們就像行軍一般,很有秩序地在水面上穿梭自如。
朱一貴是位鴨農,據說他以指揮鴨群行進的「特技」聞名。《平臺紀略》就提到朱一貴「居母頂草地,飼鴨為生,其鴨旦暮編隊出入,愚甿異焉。」(住在母頂草地養鴨維生,他的鴨子早出晚歸都編隊行進,一般民眾都感到十分驚奇。)
然而,對於經驗老道的鴨農而言,趕鴨可能說不上「絕技」,而是身為職人本來就要具備的專業技能吧。
2. 鴨鴨大軍駐紮處: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二萬分一堡圖-石光見〉
這是 1904 年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調製、1906年臺灣日日新報社出版的《二萬分一臺灣堡圖》枋寮 24 號〈石光見〉。
圖中的「大武丁」聚落,位於今天的屏東縣佳冬鄉大同村。《平臺紀略》記載,朱一貴養鴨的地方在「母頂」的草地;《重修鳳山縣志》也說他「飼鴨鳳山大武汀」。由此可知,朱一貴放養他鴨鴨大軍的主要地區,應在林邊溪南岸一帶。
3. 要幹大事啦:藍鼎元著《平臺紀略》
跟隨堂兄南澳鎮總兵藍廷珍帶兵鎮壓朱一貴事件之後,在軍中擔任機要秘書的藍鼎元撰寫了一卷本的《平臺紀略》,記錄朱一貴事件整個過程。
書中記載, 1721 年的農曆 4 月 19 日,朱一貴與李勇、吳外等 52 人在內門的黃殿莊結拜。大家共推朱一貴為首領、舉起「大元帥朱」的旗號,吹響了這起行動的第一聲號角。
4. 解鎖隱藏角色:1844年上淡水社杜君英庄壢底庄潘阿友等給鍾宗貴典旱田契字
這張 19 世紀的土地契約記載,杜君英庄、壢底庄上淡水社的潘阿友等人,以 110 銀元的代價,將位於瀝底庄東南邊的旱田典給新北勢庄(今屏東縣內埔鄉豐田)的鍾宗貴。
「杜君英庄」這個村落,原本座落於今屏東縣內埔鄉東勢村大和社區一帶,名稱源自 1721 年也率眾抗官的杜君英。他原本是跟新北勢庄地主租地耕作的佃農,也有接觸山區木材生意。後來因伐木問題被通事告上官府,於是開始潛逃,舉起「清天奪國」旗號起事,率領大家攻破鳳山縣城,更與朱一貴佔領臺灣府城。
1898 年隘寮溪氾濫,杜君英庄衝擊嚴重,部分居民遷至中林村。現今村內還留有一座「逆杜君英庄界」碑,受村民祭祀;而這位曾經率領南路集團攻進府城的首領,也因此得以在地方留下些許線索。
5. 鴨母王的皇宮:臺灣府城街道全圖
1721 年 5 月底,杜君英、朱一貴率領群眾先後攻入府城,實際控制了清朝在臺灣的治理中樞。杜君英先進駐最高等級武官所在的總兵衙門,朱一貴則進駐最高等級文官的道臺衙門。
從這幅 19 世紀晚期的〈臺灣府城街道全圖〉裡,仍可看到這兩處官署分別座落在城市的北區與西區,佔地龐大,依然是城市裡面重要的官署建築。
6.先知的模樣:臺灣番俗圖冊〈龍眼、浮桑花、桂花、魚子蘭、刺桐花〉
豆科的刺桐樹,是亞洲熱帶地區常見樹種。它會在春天開滿紅花,臺灣原住民曾藉此辨別時節,清治時期的漢人也將刺桐樹視為臺灣在地意象,將它放進描繪臺灣風土物產的番俗圖冊裡。
根據《臺海使槎錄》記載, 1721 年春天,府城的刺桐樹都沒有開花,奇怪非常;而到了 5 月,果然爆發朱一貴事件。大家認為沒開花就是有異象的徵兆,此後就常以刺桐的開花狀況,來判斷那一年的盛衰吉凶。
7. 北京皇帝終於知道事情大條:《清代諭摺存真》殘件
6 月初,在杜君英與朱一貴佔領府城之後沒幾天,閩浙總督覺羅滿保以滿文奏摺向位居北京的康熙皇帝秘密報告:臺灣出大事了。不過,他還沒搞清楚對方是誰、動機為何,只先稱對方為hulaha、也就是滿語的「賊徒」,並開始調派兵力與船隻。
康熙皇帝透過這篇奏摺才首先知道臺灣的事件,並在奏摺上寫下硃批,表示「事情很大條,已經發下一篇叫他們投降的諭旨了」。
8. 媽祖總是保佑: 明信片「臺灣臺南市天后宮」
這張日治時期的明信片,是臺南大天后宮的舊貌。
農曆 6 月,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南澳鎮總兵藍廷珍帶兵前往臺灣,針對朱一貴事件展開軍事行動。
藍廷珍說,就在他的運兵船開到鹿耳門時,潮水便上漲了,使船隊能夠順利通過。他認為這一定是臺灣的媽祖在護佑官軍!為了答謝神恩,他在府城大天后宮獻上「神潮徵異」的匾額,這塊匾額至今仍懸掛在廟中正殿。
媽祖護軍的傳說,在鄭成功攻打荷蘭人、施琅攻打鄭軍也有類似版本。不同的統治者,都曾經利用媽祖傳說來強化士氣及行動合理性。
9. 落幕之後:藍鼎元著《東征集》
農曆 7 月初,朱一貴先被清軍捕獲;農曆 9 月,杜君英也投降了,整個事件在幾個月間轉瞬落幕。
在這次的搜捕過程中,清軍發現山邊有很多人在居住、活動與流竄,是臺灣的治安隱憂。閩浙總督覺羅滿保決定推行「遷民劃界」策略,要山邊居民全部撤出,並在山區豎立界碑,規定人民再也不准越界進入東半部山區活動。這成為了「番界」的初期雛形,也影響之後臺灣的空間與人群活動發展。
這樣的作法,勢必對許多住在山邊的居民造成衝擊,藍鼎元也寫了一份〈覆制軍遷民劃界書〉的報告給長官覺羅滿保,說明「遷民劃界」的缺點,但最後仍無法打消長官的念頭。雖然報告沒有發揮具體作用,之後還是被藍鼎元收錄在《東征集》一書中。
10. 進軍東亞:上坂兼勝著《通俗臺灣軍談》
《通俗臺灣軍談》是一部以朱一貴事件為題材的演義小說,1723年由日本人上坂兼勝撰寫,在京都出版,共有仁、義、禮、智、信5卷,臺史博典藏有前4卷。
作者主要參考了 1722 年黃耀炯的《靖臺實錄》,搭配自己的生花妙筆,將朱一貴抗官過程寫得活靈活現;小說裡的朱一貴,呈現的不是清朝官府眼中帶頭叛亂的跳梁小丑,而是具有明朝血脈、對抗腐敗官員的俠義英雄。這樣的形象深植民間,一直到 19 世紀歌川芳虎繪製的《萬國人物圖會》裡,仍可見到描繪「大明後裔朱一貴」、「臺灣猛將杜君英」的圖像。
這場大事件即便在臺灣已經平息,卻透過東亞海域間情報與物件的流通,在海外繼續受大眾傳頌。
原文出處 台史博 202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