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陳儀深館長開場
06:16 演講開始
08:04 我的研究領域
19:06 祭祀圈研究中的歷史論述
36:49 信仰圈研究中的歷史論述
55:36 齋堂與巖仔顯示台灣傳統佛教變遷
1:12:17 從臺灣民俗研究看後殖民論述
1:25:11 結論:庶民史觀的建構與理解
1:27:25 QA時間
專題名稱:民間信仰與民間佛教的歷史面向
主講人:林美容(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時間:2023年5月18日(四)14:00~16:00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臺灣的民間信仰與民間佛教的研究,不能脫離對臺灣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發展脈絡的掌握與理解。臺灣民間信仰牽涉到漢人的拓墾史、聚落發展史、地方史、族群與族群關係發展史、區域發展史等等,這是我比較重視的層面。臺灣的民間佛教自然也牽涉到臺灣佛教史。無論民間信仰或是民間佛教都與庶民生活息息相關,庶民史觀從臺灣人的信仰生活中也能如實窺見。
演講紀要:
「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
民間信仰與大眾生活非常密切。不只信仰層面,公共事務、人際交誼、政治經濟、文化休閒莫不與寺廟相關。且長年以來,臺灣民間信仰見證漢人拓墾、聚落形成、地方發展、族群關係、區域演變等歷史的諸多面向。換言之,民間信仰不僅能讓我們看見臺灣歷史發展,亦可理解庶民生活的種種樣態。
本次演講,林美容教授結合人類學方法與歷史考究,分享長年以來的研究成果,並特別著重於庶民史觀的建構與理解。
首先是關於祭祀圈與信仰圈之探討。什麼是祭祀圈?祭祀圈指的是「地方社區基於共同祭拜天地神鬼所產生的義務性祭祀組織」。所以一年之中的祭儀, 包括年初的拜天公到神明誕辰、中元普渡、年尾謝平安等,地方居民、各類信徒組織、祭祀組織、角頭廟、村廟、鄉鎮層級的公廟都是重要與會者。
這些共同祭祀組織每年都會擲筊選出爐主、副爐主、頭家負責籌劃和準備事宜,經費則仰賴祭祀圈內成員定期繳交丁錢或捐獻緣金。但並不是所有祭祀圈都是以廟宇為核心,也有一些屬於「有神無廟」者,像是臺中市新社區的九庄媽就沒有建廟,每年遶境活動是由各庄輪流舉辦。
每個祭祀圈的大小、形成因素也不一致。舉例來說,南投縣草屯鎮除了聚落性、村落性的祭祀中心,勢力擴及數庄的洪、林、李、簡四大姓亦各有其代表的聯庄廟。當地每12年還會辦理一次祈安三獻醮典法會,以感念日治時期龍泉圳開鑿的犧牲者,同時也是為了圳道沿岸聚落的和諧。就此可知,草屯的祭祀圈和開發、聚落、宗族、水利發展皆有密切關聯。
至於什麼是「信仰圈」?信仰圈指「祀奉相同神祇的信徒自願性地結合,建立超越地方社區的祭祀活動」。以彰化南瑤宮為例,信仰圈橫跨臺中、彰化、南投內陸沿山,信徒還組織10個媽祖會。這些神明會為了祭祀媽祖、前往香火的根據地── 笨港進香,且早在清代就開始運作。
這樣的信仰圈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形成的呢?第一是地理位置,彰化縣為清代縣衙門所在地,屬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第二個是族群關係,信徒主要是分布於濁水、大甲二溪之間的漳州人、福佬客。沿海的泉州人呢?因漳州人與泉州人相處不融洽,為了爭奪資源常有械鬥發生,致使多數泉州人被排除於信仰範圍之外。因此,從信仰圈可以窺探族群整合以及區域性祭典組織的變化。
如何釐清彰化媽祖信仰圈?除了參酌史料、了解會員分布範圍,親自走訪村庄、拜訪各地曲館和武館都是重要的調查方式。此外,近年來彰化媽祖的分香子廟顯著增加。對於這類分香、分靈方式日漸興盛,講者認為這是受到戰後新興的母娘信仰所影響。
接著是民間佛教。佛教傳入臺灣後,發展出齋堂、巖仔等不同型態。「齋堂」強調在家修行,分龍華、金幢、先天三派,融合儒釋道觀念,屬於教派佛教的一種。「巖仔」指依山而建的佛寺,位置多地處風景秀麗之處,例如中央山脈和八卦山都有著名的三大巖。
巖仔所供奉的神明以「觀音佛祖」最多。觀音與地藏是最被漢人文化所吸納的神祇,觀音佛祖被轉化成女性形象、地藏王菩薩與陰間祭祀有關,正符合漢人祖先崇拜與陰靈祭祀需求。特別是觀音佛祖具備母性照護的力量,得以安撫靈魂。
不過進入戰後,民間佛教卻面臨「空門化」、佛教化的危機。許多齋堂轉型成佛寺,管理人變成出家法師,過堂、超渡儀式也轉變為佛教形式的法會。民間佛教介於民間信仰與佛教之間,過去因漢人社會需求,佛教漸向民間信仰傾斜。不過伴隨現代社會發展、新興佛教的出現,反而出現民間信仰朝佛教傾斜的狀況。
欲理解臺灣民間信仰、民間佛教、正信佛教、歷史人物崇祀之發展,除了閱讀漢文文本之外,日治時期所留下來的檔案文獻、調查資料也能提供不同文化觀點的論述。
然而,我們仍不可忽視民眾在信仰的社會實踐中所展現的主體思維。這也是人類學所強調── 群眾的想法、心態和背後的義理、價值,經過長年累積,早已化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推動社會行進的力量。林美容教授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要腳踏實地認識這片土地所產生種種的文化,也應該要認識文化的種種。
原文出處 國史館線上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