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李俊宏醫師:台北幼兒園性侵事件上國際媒體

近期台北幼兒園的事件引起廣泛的討論,也上了國際媒體。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9201138
只有我覺得BBC這張照片很故意嗎

根據國際間的定義,成人與兒童之間的所有性接觸都是兒童性虐待(Child Sex Abuse, CSA)。當孩子之間有顯著年齡差距(通常定義為三歲或以上)或發育或體型有很大差異時,孩子之間的性接觸也可以構成性虐待。性虐待不必涉及穿性交強迫、疼痛甚至接觸。

如果成人為滿足自己的興趣或性需求而與孩子進行任何性行為(觀看、展示或接觸),就是性虐待。這包括製造、分發和觀看兒童色情製品,也稱為兒童性虐待材料(Child Sex Abuse Materials, CSAM)。

但兒童性虐待的圖像,並非像我們所想像或光媒體顯示,冰山的一角後面是龐大的黑數,只有10%是可見的,其餘90%隱藏在水面之下。大多數的兒童性虐待並未向刑事司法系統、兒童保護機構或任何人報告,由於其隱蔽性,很難獲得全面的統計數據來了解問題的真實範圍。

但,透過事後回溯的創傷經驗,事件的發生數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這包括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等助人行業者,應該感觸最深。

兒童性虐待通常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有一系列早期警告和行為,如果能識別出來,可能幫助人們在事件開始前進行介入和阻止。因此,周遭的成年人有責任通過警告並指出有問題的行為來減少後續事件產生的機會。

但,對於向公眾揭露與名詞的使用,往往是相當兩難的一件事。

一則是戀童症與兒童性犯罪者並不是同義詞,過度強調戀童症可能的隱憂,會讓本來想求助的個案,更難以承認自己的問題。雖然戀童症的治療大多實證證據顯示不佳,但多半都是因為缺乏改變動機,導致過多時間花費在隱藏、掩蓋、找尋藉口,也或者是應付治療者上,而非改變自己。

一則是兒童性虐待多發生在家庭、鄰居、學校等處所,過於細節的曝光,反而可能會造成個案創傷的擴大與復元的困難。揭露訊息其實在美國各州也是做法不一,也顯示了這個議題的複雜性,也考驗台灣社會的智慧。

另外,兒童性侵害是破壞身體界線維持的嚴重行為,其影響包括:飲食失調、自尊心低落、學校困難、成癮和物質濫用、自我傷害、憂鬱、精神疾病和自殺,而且可能是橫跨一生的。

其影響程度,則需要透過長期的觀察、合作與協助,漸進評估與判斷。這與發生的年紀、嚴重程度、時間長短、是否合併其他暴力行為等相關,也受到個案本身的特質與防衛機轉。

因此,專業助人者陪伴這類個案往往會是長期的合作關係,如何介入,並在情形惡化前主動轉介醫療,形成共同的團隊進行創傷知情照護則是關鍵。

我們畢竟是兒童權力公約國內法化的國家,還是得要從兒童最佳利益出發。從教育、預防、通報、示警、執法、減災與復元,我們都得要捫心自問:

我們如何衡量這個孩子的最佳利益? 我們如何保護這個孩子不受虐待或進一步虐待? 我們如何處理和治愈這個孩子的創傷? 我們如何恢復(或首次建立)這個孩子的健康關係? 對這個孩子來說,有意義的治療或介入代表什麼?

從Me Too運動開始後,台灣就進入了創傷療育的年代,社會越來越重視這樣的議題,受害者也越來越願意尋求協助。未來,這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議題。

從法制、資源、介入,都是。

我們已經在台灣精神醫學會年會辦過兩次創傷相關的symposium,今年如果順利的話,會有第三次。期待逐漸從知識與經驗的分享,逐步形成共識,透過組織力量,打造台灣的心理創傷防護網。

也希望事件影響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而我們也都會陪伴在受害孩子與家長的身邊,走向復元。

原文出處 李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