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影)王俊雄主講 : 臺灣建築二戰後檔案的建構與公共化 20240612(全字幕版)

00:00 許瑞浩副館長開場
06:13 演講開始—二次戰後臺灣現代建築圖說徵集及數位化
23:21 臺灣近現代建築圖相關檔案概況
26:57 圖說的徵集
53:56 圖說的數位化
1:03:40 圖說的應用
1:33:19 結語—討論與展望
1:38:15 QA時間


專題名稱:臺灣建築二戰後檔案的建構與公共化
主講人:王俊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時間:2024年5月23日(四)14:00~16:00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2006年底起,國立臺灣博物館開始「二戰後臺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的徵集計畫,迄今為止,該計畫已徵集到近12萬筆資料,臺灣第一代(如王大閎和陳仁和)和第二代建築師(如漢寶德和吳明修)的代表作品幾乎都在其中。另外,有關這些圖說的研究和教育推廣也同步進行,舉凡數位掃描、專屬網站、前輩建築師訪談紀錄、專書出版、紀錄片製作和展覽等,雖然還有許多未竟之事,但檔案的公共化已然展開。這兩年多來,以這批建築檔案為基礎,在臺博館內創建一個「臺灣建築中心」,已成為政府政策。我有幸在這些年間參與其中,想把參與這段歷程的經驗,表達在這次演講中,並省思檔案及其公共化對社會大眾的重要性。

演講紀要:
建築是人們生存與活動的場域,它可能作為某個人的家,是上班途中的街景,是旅途的目的地,是藝術展覽空間,是人群的集散地,建築不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象徵。這場講座中,老師向我們講述建築如何作為文化的產物?如何公共化?以及我們的生活是怎麼被建構起來。

老師回想開始建築檔案的緣起,以往社會並沒有特別重視建築檔案, 1990年代開始,社會開始呼籲應要從事建築檔案的收藏,直到近年因為臺博館與老師重啟建築檔案的合作,如今累積了一些成果。計畫從2007年開始,至今累積超過十三萬筆資料,與世界各國人才交流之後,更發現原來我們的保存數量以及保存建築檔案的做法早已走在時代的尖端。

老師提到,開始徵集之始總是特別困難,以下是徵集的各項規則:
徵集標的:二戰後臺灣現代建築圖說(電腦繪圖之前)
徵集方式:捐贈、商借、寄存、價構
徵集對象:建築師本人或家屬、圖說保管機關(構)
徵集內容:建築設計圖、施工圖、竣工圖、文件、照片、契約等等現代建築相關文獻史料。(不含模型)

從上述規則可以看到,由於標的是電腦繪圖普及之前的物件,因此每一張都是建築師手繪的精美草稿,各種建築美學以及精密計算之後的設計圖令人嘆為觀止;徵集方式、對象則會因為建築檔案的歸屬以及所有權人的不同而有不同處理方法,有賴計畫人員仔細探訪,耐心溝通;內容部分,有各類的設計圖、施工圖、照片等等。然而,建築模型不納為收藏,老師解釋:模型對於建築檔案而言是相當好且清楚的資料,但由於模型所具有的3D特性,因此在保管收藏時,必須占用更多空間,且模型材料也各不相同,很難找到適當的保存方式,故只能忍痛拒絕。

老師與學生、計畫人員在各處聯絡、蒐集建築檔案時,常遇到許多艱困的情況,最常遇見保存狀況不良好的檔案,例如泡水、年久、脆化等,但在他們熱忱、堅持、細心的作業之下,為我們保存了無數的建築資料。

在面對建築檔案時,老師認為那不僅僅是一個物件,而是一個生活化的物品。特別是臺灣的建築檔案,除了具有多元性之外,還能夠表現出本土的文化內涵,老師以北美館為例子,《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用六個主題:美援、中國復古、中國現代、在地現代、非典型以及新生活,重新將建築檔案脈絡化,從年代遞嬗的過程中觀察建築,再從建築中觀察市容、居民。1983年北美館的成立,其本身正是在強調一座現代美術館的成立,對於形塑國民生活文化以及精神內涵的重要性。建築,並不在我們之外,而是在每個人隨處可見之地。

原文出處 國史館線上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