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有網友問我,有位自稱學者的高談闊論,說神社「社格越大代表鎮守的地區越繁榮」,進而無視於人口普查的結果,推論出台北市>台南市>嘉義市=新竹市=台中市,並嘲笑高雄市才誕生沒多久。
為了避免假資料流傳,影響閱聽者的知識,有必要稍加說明。
都市繁榮的指標眾多,我們將指標單一化,以行政區層級及人口兩點做說明。
日治初期,台北及台南分別為台灣前兩大都市較無爭議,1920年日本政府在台灣實施州廳制和市制,行政區重新劃分,台北市及台南市也在此出現,當然也出現了首任的市長。就在此時,「台中市」也同時出現。1924年高雄設市、而嘉義市及新竹市則是到1930年才設市。
就人口數而言,我們抓兩個時間點,首先是台灣第二次的人口普查,時間在1915年,在日本即將改為州廳制前的人口排名
1. 大加蚋堡(台北市前身,改制後+周邊2庄):159635+3642+1974=165251
2. 台南市:61195+813+176+5553+1642+849+425+551+247=71451
3. 高雄街:(原12庄)27703
4. 台中街(台中市前身,改制後+周邊9庄):15362+9469=24831
5. 嘉義街(嘉義市前身):21734人
6. 新竹街(嘉義市前身):17112人
詳細數據組成,參考1915 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
在日治時期最後一次人口普查,中間又加入了改制及行政區的合併,有了的雛型,也是一般研究神社的州郡劃分。
人口排名如下:(1942)
1.台北市:383650
2.高雄市:197897
3.台南市:158689
4.嘉義市:102192
5.台中市:101272
6.新竹市:92692
另外,於昭和二年(1927年)台灣五大市分別為:台北市、台南市、基隆市、高雄市、台中市。因此不管在人口、行政區劃分,都不會出現:日治時期高雄的繁榮程度低於新竹、嘉義、和台中。
第三個觀點,以日本的分布及可以簡單突破盲點,以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的社格分布來看,我舉兩個例子即可判別:
東京都算是日本的首要都市了吧,共有四間官國幣社分別為:
日枝神社(官大)、明治神宮(官大)、大國魂神社(官小)、靖國神社(別官)
和歌山縣:五間官幣大社、兩間官幣中社
難道要說和歌山縣比東京都繁榮?
事實上,奈良縣就有11間官幣大社了,神社社格更多的原因還是建立在歷史、文化及政治的用意上,並不能以社格來衡量都市的繁榮。
(引用者以下請省略,以免本人導正視聽又被有心人士公審以及攻擊) 建議要自稱學者或是成立所謂學術團,還是先練成基本功夫,接受中等及高等教育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另外,如果自己的言論遭到質疑便自編故事說是別人抹黑他,或是以情緒勒索鬧自殺,那真的就不適合。
原文出處 Soujiro Okita
===============
補充資料
Tsuyoshi Chiang 補充
他還不知道一件事,台灣神宮是台灣總鎮守,台北總鎮守其實是台北稻荷神社(鄉社),台南神社(官中)理由不是人口多,而是它是北白川宮能久王的公表終焉之地。而高雄神社雖然在終戰前還是縣社,但它的前身是打狗金刀比羅神社,跟台北稻荷一樣是由民間創立的,這樣說起來,反而是當地信仰神道的人更多更早吧!再者,博多總鎮守其實是櫛田神社(縣社),而不是社格更高的住吉神社(官小),或是與皇家有關係的香椎宮(官大,勅祭社)或是筥崎宮(官大)。
作者補充
另外,於昭和二年(1927年)台灣五大市分別為:台北市、台南市、基隆市、高雄市、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