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立委上任才一個月,笑話卻足夠笑整年。立委說質詢行政院長是「上對下」,說立委可以任免官員,提案要立「監察委員行為法」、「藐視國會罪」,要成立國會特偵組,只要修選罷法就可以改變總統選制為「二輪投票」,援引依據居然是民國36年的憲法,還是國民大會間接選舉時代的法律…。簡直把立法院當成了「太上老君院」,真以為台灣國會可以如同傳聞中的英國國會,「除了生男生女之外,沒有巴力門(parliament)不能決定的事。」
我不知道這些立委到底讀通憲法和政治學原理了沒有?現代民主國家的權力分配是依憲法為之,憲法又依據三權分立,或五權分立制衡原則而訂定。此原理基本假設是「人性本惡」,「絕對權力,絕對腐化」,行政、司法、立法,三者任一權力遠高於其他權力,且不受制衡,必將成為腐敗與罪惡的淵藪。此理不必引經據典,光看家族事業朱門恩怨就看懂了。掌握絕對權力的董事長,有掏空公司的,有進蘇丹紅的,有把偌大事業體經營到敗亡的…。對岸又是個血淋淋的活體例證,在一尊的絕對權威下,說你有罪就有罪,叫你清零就清零,昨天還在改革開放,今天就關門鎖國,誰經得起這種反反覆覆窮折騰?人們汲取了千百年來政治社會的經驗,才想出了三權分立的原則,雖然有很多缺陷,但這是至今人們所能找出最佳的解方,所以成為民主國家們通用的範式。
我們來做個腦洞假設好了。這個世界如果只有一個人,那他只有生存問題,根本沒有政治問題。如果只有兩個人,那只有衝突與妥協,支配與被支配間的調和,這是最基本的政治行為,即使是夫妻間也一樣。如果有三個人,衝突妥協不了就會去找第三人或公親說理去,於是有了「裁決」機制,這是「司法」的源起,長老的裁決也是原始部落社會最基本的政治功能。如果有四個人,公親可能拉幫結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裁決不了還打群架,於是需要立個規矩,如此便有了「立法」,且有個部落大會來執行此一功能。至少到成吉思汗及其孫子蒙哥可汗時代,蒙古族各部落在哈拉和林召開的部族大會,除了推舉可汗,更重要的功能便是議決各種規範,然後一體遵行。等這個社會成長到五個人以上,超過原生家庭規模,才有了分工需求,於是產生了「行政」。雖說分工是兩人以上便必然產生的行為,但要到人口達一定規模以上,才會產生抽稅、使用共同經費等需求,錢多了才需要會計記帳,才會出現行政系統的芻形。
所以,立法權很大嗎?沒有司法裁決在先,刻在石碑上的法條也是死的;沒有行政權的財務支持與有效率的生產,立法者都餓死了,搶食物都來不及,誰管你法律規矩?現實上,三權既互相制衡,也得互相合作,所以需要一個平等的協調機制,而不是誰該凌駕於誰之上?
那新科立委為什麼提出那麼多國會擴權的法案呢?講白了,就是犯了「大頭症」,跟什麼憲法原理或政治學理都無關。這麼多年來,剛當上立委的人,幾乎沒有不犯大頭症的。你想想,原本被各級官員們管得死死的死老百姓,現在居然可以把部長、司長叫過來罵,那可有多威風?兩個月前還在學校趕評鑑資料,低聲下氣應付督考的教授,現在可以把教育部長叫過來一頓海削,這可有多解氣?!好一點的提出宏圖大願,差一點的公報私仇,完全不令人意外。但問題是,這樣的搞法能撐多久?反作用力有多大?離下次大選還有一千天,這種玩法能玩到下次選舉,不會被人看破手腳嗎?
管理學中有個「情境領導」理論,描述一個人擔任一個新職務,或接掌一個新任務時,必經的心理與行為路徑。在接到新職務的第一階段,充滿雄心壯志卻根本搞不清楚狀況,是低能力+高意願,此階段稱為D1,約會持續1-3個月。接著進入D2,低能力+低意願,因為各種挫折讓他想要離職,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這個環境,約3-6個月。再來是D3,約一年,中高能力+變動的意願,得到成功便歡天喜地,但遇到挫折又跌到谷底。經過約2年後,此人才會成為真正的熟手與高手,稱為D4,高能力+高意願,足以獨當一面。
對應這四個階段,領導者要使用不同領導模式來應對與教導,才能將新進人員養成有用的大將。面對D1要用S1,命令式領導,跟新兵訓練一樣,逼他熟悉各種狀況,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對D2要用S2,教練式領導,高命令+高支持,鼓勵他堅持下去並成長。D3是關心式領導,有點像大型野放牧場,設邊界,但放其自由活動,適時予以提醒及關心。等到了D4熟手,才能讓其自由揮灑,創造業績。理論結構如附圖。
由此回頭看新科立委們的歷程,便不難發現問題所在。每個人新得到一個職位,都不免有大頭症,但此時主管與老鳥必須採取命令式領導,不能任其隨便亂搞,講一動做一動,分解動作完再連續動作。但出包立委的黨中央與黨團卻沒有任何有效的控制措施,於是D1以為他自己是D4,甚至搞成3D(Dirty、Danger、Disaster(骯髒、危險、災難))人物。其他人要不敬而遠之,就是睡覺睡得好好的,還得跳下床去救他。好吧!立委們都很大,無法命令,那至少該有個學長學弟制,手把手的進行教練式領導,讓新科立委快點上手,進入狀況,別再如此的體制內卻狀況外,老在被人嘲笑。
很多政治問題,背後其實是整個組織的管理問題,光嘲笑並不能讓事情變得更好,找出方法,才是走上正軌的道路。
原文出處 吳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