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向來被認為是中國政府在美國的唯一盟友,如今華府發現無須費力勸誘,一些華爾街金融大咖已削減對中國的投資部位,華爾街日報報導,他們的退場進一步證明中國長達數十年的繁榮正落幕。
報導說,這些金融機構減持中國部位的動機並非中國的人權紀錄,而是經濟。在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FR)九月舉行的閉門會議上,華爾街金融家提出了他們的疑慮:中國的經濟放緩加劇、空前的房市危機讓持有數千億美元中國開發商債券的投資人恐慌,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國安的強調,已限制了數據的取得,並引發對評估投資風險的外國諮詢公司展開突襲調查。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機構投資人對中國股債的投資金額下滑逾310億美元,創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最大淨流出紀錄。包括橋水在內的避險基金大幅削減對中國證券的持有,凱雷等多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縮減旗下亞洲基金的募資目標,或完全停止募集中國導向的基金。先鋒與泛達(Van Eck Associates)等共同基金管理公司不是退出中國市場,就是放棄他們的中國業務計畫。
報導說,多年來華爾街從投資中國的新創公司、為中國機構管理資金,以及協助中企上市獲得巨大利益,而北京則依賴華爾街對華府遊說,以鬆綁貿易與投資限制,華爾街向來被視為是中國政府最信賴的美國盟友之一。
然而,在眾院中國特設委員會主席蓋拉格出席的閉門會議中,一些美國金融業高層表示,中國的決策越來越難預測,使得他們不能再依賴過去的數據,來建構專注於中國的基金。蓋拉格曾製圖說服美國企業,停止對中國投資,一名與會者說,美國金融業高層對中國的投資風險終於「有了一些覺醒」。
橋水創辦人達利歐過去一向看好中國市場,1990年代中期,他將當時11歲的兒子送到北京一個家庭生活一年。他曾多次告誡橋水的投資研究人員,不要直率撰寫中國的負面展望。
然而,橋水最近大幅減持中國證券,今年第三季其清倉或減持30多家中企股票,包括小鵬汽車、拼多多等,截至九月底,該基金所持的中企股票市值年減達60%。橋水一份研究報告說,「中國正處於長期去槓桿化的過程中,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增長仍弱於預期」。
創投公司Lux Capital執行合夥人Josh Wolfe認為,資金將持續離開中國,「這是一種世俗層面的轉變(secular shift),可能持續一段長時間」。他說,該公司5年前決定不再投資中國,因為中國政府大幅利用科技,進行社會監控,這是強化國家控制的預兆。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