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台鄉親李能緣女士日前再度捐贈造價百萬元的醫療器材「32頻道數字腦波檢查儀」給金門醫院,這是她自2018年捐贈新生兒輸送型保溫箱、新生兒呼吸甦醒器系統及新生兒正壓呼吸輔助系統、新生兒黃膽照射儀以及三合一生理監視系統和2019年捐贈小兒氧氣帳及大骨電動工具組等3項醫療儀器,充實護理科、泌尿外科及心臟血管外科設備和2021年捐贈靜脈定位儀、軟式膀胱鏡組及手術用器械以及2022年捐贈手持式超音波和牙科顯微鏡組給金門醫院後,再度送愛到金門,用真情擁抱故鄉。
李能緣另在2016年捐贈金門大學新台幣200萬元成立專款獎學金,每年獎勵4名清寒學生各5萬元,同樣提供4個名額各5萬元給清寒學生赴海外學習,減輕優秀同學的生活開支負擔。另在2018年捐贈母校金城國中100萬元設立獎學金,鼓勵清寒學弟妹努力向學,後來陸續捐贈20、40、60萬元,提供母校成立急難救助金和興建校史館之用。
目前旅居台北的李能緣對故鄉的愛源源不斷,也用真心和真情回饋讓她成長的台灣,包括3次捐款資助泰北清萊建華高中興學,為師生所津津樂道,對曾任職護士19年的台北榮總醫院,更是捐贈數千萬元醫療器材,用白衣天使「南丁格爾」護佑生命、竭誠奉獻的精神守護病患,幫助他們走出人生低潮和難關。
李能緣在古寧頭南山的老家,毀於1958年驚天動地的823砲戰,只得舉家寄居上後垵舅舅家,幼時家庭貧苦,15歲赴台求學,幸得許多貴人的幫助,得以完成台南護校學業,以第一名成績分發榮總服務,直到1996年才退休。
李能緣曾在1次捐贈儀式中,回憶一段60多年前的往事,談到自己的雙胞胎姊姊,因當時金門醫療資源匱乏,加上家境清寒,而在未能獲得良好的醫療下,驟然離開人世,未能與她一起成長,哽咽言語中有著許多的遺憾。
她的孫子於2013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出生,卻是7個月的早產兒,出生時只有1200公克,但因有完整醫療照護,而能順利健康成長,這也是她長期關注故鄉「唯一」的金門醫院醫療需求的動力,只盼望在金門出生的每一個小生命,都能在最好的醫療器材下獲得最好的照顧。
八二三戰後的1959年,李能緣在金城鄉間出生,就像當時許多人的童年一樣,穿過印著「中美合作」的美援麵粉袋做成的內衣,日常主食和零食永遠是有時還帶著臭奶味的地瓜。但從小吃苦的她在接受本報《鄉訊》版前主筆陳永富專訪時,回憶在醫學中心榮總工作時,仍不斷告訴自己要節儉刻苦,經常是2個饅頭配白開水度過一天,只為了存錢買房子,給金門來台的家人有一個溫暖的家。
從小就許下助人心願,只盼這個世界可以多一分希望,少一分遺憾的李能緣,目前與另一半從事生物科技產業,夫妻倆將公益、行善當作生活日常,因為她們信守施比受更有福,願意在生活中實踐分享,讓大家共好,社會更和諧的道理。這也是很多人在知悉她不斷捐贈,熱心公益的內心世界後,對她更加敬佩的原因之一。
李能緣說:「我的前30年是為生活打拚,後30年是為工作奮鬥,未來的30年則要大力參與公益。」老家在曾經國共戰事,硝煙四起的古寧頭,國中畢業就負笈台灣異鄉,靠著自己的努力拚出一片天,如今正用溫暖的愛擁抱故鄉。她是一位讓人尊敬的「戰地兒女」,真正愛金門、愛台灣的愛心楷模。
原文出處 金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