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影評

〈解嚴前後的電影觀察─曾西霸先生《走入電影天地》志文出版社1988年首版簽名本〉

光復至解嚴
台語電影興起
台語電影

1955年,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團主陳澄三與何基明導演合作,拍攝該團的拿手戲《薛平貴與王寶釧》,成為二戰後第一部台語片,一直到1981年最後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為止,歷經了二十多年的台語電影時代。根據統計,台語片的總產量將近兩千部,產量最多時一年高達120部作品問世。《薛平貴與王寶釧》在當時台灣社會引起大轟動,皆創下當時票房紀錄,引來一窩風的台語歌仔戲跟拍風。

健康寫實電影
1960年代,台海情勢逐漸穩定,中央電影公司提出健康寫實的製作路線,兼顧歐美寫實主義電影下,聘請李行拍攝《蚵女》與《養鴨人家》兩片。白景瑞拍攝家在台北,均頗叫好叫座。60年代末期,知名導演李翰祥來台發展,並香港電影技術帶進台灣。此階段所拍電影類型除了初期的黃梅調,尚有鄉土寫實片冬暖,歷史宮闈片如《西施》及文藝片,其中以瓊瑤原著為藍圖者如煙雨濛濛、女蘿草、菟絲花等佔了8部。

胡金銓與新武俠片
1960年代,香港邵氏公司開始製作新派的武俠片,其中的兩位主要導演胡金銓與張徹後來都來台灣發展。胡金銓於1967年為聯邦電影公司編導武俠片《龍門客棧》締造了絕佳的票房紀錄,從此武俠、功夫、武打類型的電影成為台灣電影的主流之一,直到80年代才沒落。胡金銓的電影發揮中國京劇的特色,結合彈簧床與吊鋼絲的特技,運用蒙太奇電影手法,使得武打動作快速俐落,動靜收放形成視覺韻律。

功夫片興起
1971年,香港嘉禾公司推出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唐山大兄》及次年的《精武門》均在台掀起一股功夫熱潮,而台灣武俠主流自此就轉化為功夫片、武打片繼續在台灣流行。接著張徹在卲氏公司幕後支持下,於1974年率其子弟兵姜大衛、狄龍等來台成立的長弓公司,也讓功夫武打片,成為當時台灣電影的要角。

愛國政宣電影
1970年代中期之後,因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種種不利因素,開始了一段台灣電影的愛國政宣片時期,以穩定民心,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嶺》、《戰地英豪》、《女兵日記》、《八百壯士》、《梅花》、《筧橋英烈傳》、《望春風》、《香火》、《黃埔軍魂》、《成功嶺上》、《源》、《皇天后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雙十》、《血戰大二膽》等。除此,較特殊的片種則有如《汪洋中的一條船》的自我勉勵寫實片及如《一個女工的故事》的文藝片。

兒童電影
在新浪潮電影前台灣在國際影展最成功的一個區塊,中影在農教時代進口600部美國兒童教育短片,每週日在國際戲院放映,以極低價招待學童,可見其台灣電影傳統。從早期的張英導演到新電影時期的楊立國、柯一正導演屢屢在區域及國際影展獲獎,如亞洲影展以張小燕主演的《苦女尋親記》,得最佳童星特別獎,李嘉導演的《我女若蘭》,在伊朗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第十五屆亞洲影展及金馬獎得了一大堆獎。李行導演《婉君表妹》、《汪洋中一條船》也在亞展得獎,到了1979年哥倫比亞舉辦「第一屆國際兒童影展」,在21國28部片的競爭下,台灣兒童片《鄉野奇談》獲最佳影片首獎,男女主角黃一龍、劉煥幗獲最佳演員獎、、等;早期的台語電影也有很多佳作,如木偶電影《豬八戒招親》甚至在五零年代就成功賣出美國版權,另外還有《八歲小偵探》、《罪海孤兒淚》、《玻璃眼球》、《紅葉師生情》等等。《五子哭墓》、《淚的小花》、《桃太郎》等台語兒童電影也曾經翻拍成國語電影。所以兒童電影是台灣電影史不得不說的一個重要分類。

學生電影
之後,李行、宋存壽、屠忠訓等導演拍了一些如《小城故事》、《早安台北》、《候鳥之愛》、《歡顏》等清新的小品。之後,導演林清介則在《一個問題學生》賣座後,連續拍攝相同類型,以學生生活為主題的學生電影,這些類型電影包括《學生之愛》、《同班同學》、《男女合班》、《台北甜心》、《畢業班》等。而這波電影尚有《拒絕聯考的小子》、《年輕人的心聲》、《不妥協的一代》。此階段學生電影成為台灣新浪潮電影出現以前的重要台灣電影類型。這些低成本獨立製作方式,也讓新導演有了拍片的機會。事實上,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也在此階段接拍了《就是溜溜的她》、《風兒踢踏踩》等兩部片子。

台灣新浪潮電影的興起與沒落
台灣新浪潮電影

1980年代,新生代電影工作者及電影導演發起了電影改革運動。電影主要呈現寫實風格,其題材貼近現實社會,回顧民眾的真實生活,由於形式新穎、風格獨特,促成了台灣電影的新風貌。1982年,中央電影公司在楊德昌、柯一正和張毅等三位導演參與,共同合作構想小成本電影的拍攝,再經由明驥及小野,拍成四段式集錦電影《光陰的故事》。

本片解析社會真實現象,並關懷大眾現實生活和共同記憶,普遍被認為是台灣新浪潮電影的首部作品[13]。該片的創作者均成為後來新電影的重要成員,影片的自然寫實風格與文學表現特質,象徵了「新電影」與「舊電影」之間的差別(盧非易,1998)。

中影公司大膽啟用新人拍攝鄉土文學作品,也是確立台灣電影新浪潮的主因。中影啟用楊德昌、柯一正、張毅、陶德辰拍攝了《光陰的故事》,《在那河畔青草青》與《小畢的故事》。

另一部具有「現代主義」的原著改編電影——《兒子的大玩偶》,突破當時台灣政治與電影保守勢力的抵制,於輿論、口碑與市場的支持下,為往後台灣電影的創作自由創造一片天空。其後,包括侯孝賢、楊德昌、張毅、萬仁、柯一正、陳坤厚、曾壯祥、李祐寧、王童、虞戡平等也確定了以導演為主;形式新穎、風格獨特、意識前進的台灣新電影。這些電影也促成了台灣電影的新風貌,更因票房賣座,讓台灣新電影成為主流。

一般來說,此波新浪潮電影中較重要的作品計有《搭錯車》、《風櫃來的人》、《海灘的一天》、《看海的日子》、《老莫的第二個春天》、《玉卿嫂》、《油麻菜籽》、《童年往事》、《我這樣過了一生》、《青梅竹馬》、《殺夫》、《恐怖份子》、《戀戀風塵》、《桂花巷》。

該新電影絕大多數是由台灣政府所屬的中影所投資拍攝,主要的推動者為中影主事者明驥與中高階層的小野和吳念真。此三人,可說是促成台灣新電影的主要功臣,也對當時低迷的台灣電影產生重大影響。

在此影響下,台灣業內原本拍攝商業電影的導演見狀,也將此潮流引進商業電影境地,此種以鄉土小說為類型的商業電影,計有《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在室男》、《嫁妝一牛車》、《孤戀花》、《孽子》等。不過因為產量畢竟有限,1980年代台灣電影仍以如許不了主角的喜劇,與其他如賭博片、犯罪片的商業電影。

另一方面,因為香港電影的成功,讓台灣輿論上也開始出現對台灣新電影的批判聲音。以藝術電影為主軸的台灣新電影的支持者與反對者逐漸壁壘分明,此因素,讓集體的台灣新潮流電影方朝終於1980年代末期結束[9]。不但如此,在票房也大為失利。不過,相對的,此藝術電影,卻同時間大受國際影展與各國藝術電影市場上的歡迎。

電影圖書館與金穗獎
1980年代起,中華民國政府新設立了電影發展基金會、電影圖書館(後改名為國家電影資料館),其功能乃為保存電影資產及推廣電影欣賞。同一時間,促成設置了金穗獎。以鼓勵動畫、紀錄片、實驗電影和劇情短片製作為講目的的獎項,也讓台灣電影藉由劇情片、紀錄片、動畫、與實驗電影提拔出相當多的製作人才。

解嚴後至今
解嚴初期

台灣在1980年代中葉起,隨著社會經濟泡沫及言論自由的達成,讓導演為主導的台灣電影,將電影觸角伸向過去禁忌題材,並回顧與探討台灣近現代社會、歷史與個人記憶。這階段代表作有《刀瘟》、《香蕉天堂》、《童黨萬歲》、《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其中最震撼台灣的莫過於侯孝賢的《悲情城市》。這部片以一九份世家各成員經歷台灣光復、二二八事件、及台灣光復初期的歷程,具體而微地反映台灣人的歷史經驗,不但票房叫座,也在威尼斯影展榮獲金獅獎,使侯孝賢成為國際矚目的知名導演。之後幾年,台灣電影於世界各地大小影展獲得不少得獎紀錄,這使得主管電影業務的新聞局自1990年開始,透過電影輔導金來支持藝術電影的製作。

國片的衰退與崩盤
國片的衰退,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中華民國正為加入WTO努力,當時所有電影市場的配額,是在GATT中討論,國片市場一直處在不利的位置,1996年起,國片每年產出量一直維持在15至20部,票房市佔率盤旋在全台總票房1~2%間,2000年初正式進入WTO後,幾次的開放政策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悲慘的景況到2003年達到谷底,這年僅推出15部國片,總票房約NT1,500萬元,不到總票房的1%,這樣的票房相當於《鐵達尼號》的40%,國片當年愁雲慘霧,台灣成為世界少數沒有電影工業的非第三世界國家,台灣電影可謂是政府放棄的產業。

自1985年起,台灣產量與發行量較多的如學甫、龍族、麗城、中影、上上、倍倫、新船、金壂、學者、龍祥…等各公司均因各種因素萎縮產量,其製片量一路下滑。不但如此,維繫電影產業的上述幾家公司,產業重心也移往如有線電視的影視產業。在產業無法支持下,惟剩台灣政府於文化維持的壓力下,勉為其難出資維持。1998年,台灣電影生產不到20部,2001年1-10月間,僅達11部,至2006年,台灣電影於台灣市佔率則僅1.62%。

就票房方面,以台北市首輪票房為例子,台灣電影的票房收入僅有163萬元,佔全部台北電影票房收入不到1%,比起美國好萊塢所佔台北票房的95%以上相差甚遠。因為台灣電影產量極低,票房慘澹,實已不足以支撐電影工業。因此有媒體業者認為「再多的影展獎項都無法遮掩台灣電影全面崩盤的事實。」

國片低谷期
2000年後,台灣的國產電影偶有佳作,如2000年的《臥虎藏龍》、2002年的《雙瞳》、2005年的《刺青》等;但整體上,台灣的電影市場仍由好萊塢電影主宰,國片持續處於弱勢。

不過在另一方面,台灣電影也有新的發展。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曾發下豪願要投入電影業,並以電子業代工為概念,於2008年退休後拍100部以上的電影或電視劇。有人認為,該做法是傚法Sony進軍好萊塢模式,在擁有極強大硬體整合力量之後積極轉進電影業,並謀取好萊塢600億美元電影產業的代工數位商機。

其中初試啼聲的作品(同時也是唯一的一部)即為電影《白銀帝國》。由於有郭台銘所屬鴻海集團1000萬美元的的投資(初時號稱5000萬),《白銀帝國》成為中台兩地少見的高製作成本的商業電影。在開拍之時,有人認為郭台銘的加入,不但能於資本上挹注台灣電影,更能為台灣電影帶來新想法與新視野。郭台銘以此為契機跨足娛樂圈,與眾女星大玩桃色新聞;在娶得新夫人後改為低調退出。而後郭台銘的精緯電影公司解散,但其長子郭守正的山水國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仍繼續經營。

《海角七號》以來的國片復興熱潮
觀影人潮帶來的市場收益是鼓勵新興電影的主要關鍵,圖為於台北市西門町電影街排隊買票觀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消費者2007年起的全球金融危機,在台灣居於優勢地位的美商影視企業受到影響,使得台灣電影有了喘息的機遇。2008年,魏德聖執導的電影《海角七號》以大規模國際化商業路線(包括延攬日本歌星中孝介演出)並在內容上揉合本土特色,在票房方面成為戰後以來最賣座的華語片、及台灣影史最賣座影片的第三名(不計算通膨),同時也獲得不少獎項,叫好又叫座的結果讓台灣觀眾開始重新關注台灣自製電影。

隨著《海角七號》熱賣,片商與觀眾均對台灣電影重拾信心,加上好萊塢片廠籌措資金不易市場低迷因素減少大卡司的投入,多部電影亦趕上這波替補美國電影遺留下來的台灣市場爭奪,因而取得較以往為佳的票房成績,如《囧男孩》、《九降風》、《花吃了那女孩》等等;而2010年的《艋舺》,2011年的《雞排英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賽德克·巴萊》更被視為台灣電影票房的指標,2012年《陣頭》、《愛》、《犀利人妻最終回:幸福男·不難》、《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2013年《大尾鱸鰻》都是台灣破億影片;口碑與票房都頗受肯定。

和以往國片低迷期時藝術電影掛帥的狀況不同,以一般大眾為市場目標的商業電影重新成為台灣電影的主流,以戲院上映為主的商業紀錄片也開始取得一定的發展(如《翻滾吧!男孩》等);而好票房衍伸出商機,讓片商有資本繼續製作吸引觀眾的電影,也讓台灣電影市場逐漸邁向資金提供、影片內容、觀眾票房三者均贏的正向循環[22]。台灣電影歷經廿年不景氣後,蓄積的能量終在2008年爆發開來,形成一股「國片熱潮」。

2008年台灣電影總產量(指製作及完成者)為36部,總票房約6億1,085萬元,市佔率12.09%,較2007年之7.38%成長約0.6倍;2009年國產電影片總產量為48部,較2008年之36部成長約33%,總票房約1億2,499萬元,市佔率2.3%,衰退八成以上;2010年國產電影片總產量為50部,總票房約4億5,117萬元,市佔率7.31%,較2009年成長約2倍,以產量而言台灣電影已逐漸復甦之趨勢。

電影
國府遷臺伊始,臺灣電影在官營製片廠的經營下,攝製大量國語劇情片,其中不少都帶有反共色彩。同時,臺語片也悄然興起,題材以民間故事等為主。1960年代,健康寫實電影成為電影界的主流,代表作有《蚵女》、《養鴨人家》等。同時,香港製作的電影也在臺灣廣受歡迎,也影響到臺灣本地的電影製作路線,愛情片、武俠片和功夫片成為一時的主流。1970年代,伴隨著外交困境,中影製作了大量的愛國政宣影片,如《梅花》、《汪洋中的一條船》等。1980年代起,《兒子的大玩偶》等影片開始了「台灣新電影」風潮。

解嚴之後,後新浪潮電影興起,李安與蔡明亮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導演。同時,由於後新浪潮電影之表現手法大眾多難理解,加以外國電影配額廢除後,美國好萊塢電影大舉進入臺灣,國片之環境及市場遂日漸萎縮。但近幾年,國片又有些許復甦跡象。如緯來電影台開始自製電視電影,其製作之《小胖的故事》、《魔鬼女教頭》等片皆有一定程度收視率。另《海角七號》及《1895》於各大電影院創下票房佳績。

=====

曾西霸
曾西霸 (1947-2013)
曾西霸,男,1947年9月26日生於南投縣竹山鎮,2013年11月24日因病去世,享壽67歲。曾就讀新竹師範、中國文化大學戲劇
系,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畢業。曾西霸一生的經歷可說與文學、影劇以及教學三者密不可分,文學方面,曾任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總幹事、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影劇方面,於1997年曾與陳純真一起領導地下電影刊物《電影通訊》,其後正式登記為《電影旬刊》,此份刊物是許多台灣新電影支持者發表電影評論的重要園地。

此外,亦和蔡松林等人創辦「學者」電影公司,致力於電影製作、發行的產業發展,曾任中國影評人協會祕書長,並且多次擔任金馬獎、金鐘獎電影劇本徵選的評審委員;教學方面,先後任教於文化大學、世新大學、台灣藝術大學、玄奘大學,對於培育影劇人才不遺餘力,桃李遍布當今的台灣影劇界。

曾西霸的創作主要以論述和劇本為主,其中論述又多為電影評論及戲劇教學。自大學時期開始寫劇本、電影論述以及影評。其後,為了進一步融合文學與戲劇,於1973年將水晶的意識流小說《沒有臉的人》改編為電影劇本,1997年出版自黃瑞田小說改編的電影劇本《爐主》,1999年把七等生的小說《結婚》改編成電視劇,於民視播出,對文學與影劇的結合貢獻良多。

此外,曾西霸是台灣少數關心兒童戲劇的電影人士。他曾為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主編《認識兒童戲劇》,為教育廳策劃「兒童戲劇研習營」,擔任公共電視兒童節目的諮詢顧問,寫下《兒童戲劇編寫散論》,所編寫的兒童劇本《親愛的野狼》入選《台灣
兒童文學100》,並且耗費相當大的心力將1949到1999年台灣的兒童劇進行全面回顧,編選出版了《粉墨人生—兒童文學戲劇選》
一書。無論是創作、評審、編輯,他對台灣兒童戲劇界的努力與熱情是有目共睹的。

曾西霸畢生奉獻給影劇的教學與創作,並且以此為樂,曾自言道:「前半輩子為趣味而讀書,後半輩子拿嗜好當職業」。曾獲新竹師範學院及文化大學「傑出校友獎」、南投縣文學貢獻獎、中興文藝獎章電影評論獎以及行政院文建會舞台劇本獎。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