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說錄影藝術
錄影藝術之所以能成為現代美術的一個重要領域,應是奠基於下述兩個要件:
一、二十世紀的前衛美術大力拓展了創作媒材、表現形式以及藝術觀念的新領域,並取得了一定的歷史定位。
二、十九世紀以來分別發展的影音媒體,由於錄放影技術的問世,在整體運用上產生了新的統合。
前者可具體上溯至世紀初,未來主義與構成主義積極推展將具有藝術傾向的工業技術,以及時間、動力等因素導入視覺藝術的創作與實驗之中。而被視為錄影藝術之祖的白南準(Nam—June Paik)與同一時期利用電視作為創作素材的佛斯德爾(Wolf Vostell),在六○年代開始的早期錄影藝術(或應稱為電視藝術)之創作表現,則與偶發藝術及觀念藝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白南準利用磁鐵干擾、噪音製造器直接改變電視平常的聲光效果及正常功能的表現,更蘊含解構電視體制的深刻意涵。
第二個要件論及媒體技術發展上的意義。具體而言,錄放影的技術是在電視技術的延長上附加了影像的錄影與播放的功能,原已可以作遠距離傳送的電視技術至此功能更加完備。而輕便的攜帶型攝錄影機以及半專業或家用剪輯系統的普及,不但藝術家獲得了個人能從事影像創作的利器;媒體的個人化與民主化也擴大了參與此一新創作領域的參與層面。
作為一個人化的影像媒體,另一明晰的脈絡,為戰後個別的影像藝術家積極活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軍記者使用的八厘米攝影機或十六厘米攝影機,攝製有別於一般商業電影的實驗電影。電子影像科技問世之後,其中部分從事實驗電影製作的人,遂成為早期錄影藝術的創作者。一九七○年類比式錄影特效裝置(Scanimate)問世,能將攝錄影機或膠片所攝製的自然影像經由電腦的操作加以處理,能作階調式的色彩變化,.調律動與節奏的畫意性表現,呈顯影像的新面貌與新的可能性。錄影藝術的獨特影像美學與潛能也開始引爆。
在錄影藝術的諸相中,還有著眼於「機械眼」的特定功能,建構出一觀眾參與的空間裝置,藉以詮釋媒體技術的結構與功能。或堆砌出可不斷變換視聽訊息的錄影雕刻,甚至結合環境音樂,引導觀者陶融於整體環境中。或反省其作為一傳播媒體的社會性機制,而以單體影像或裝置的形式加以批判。三十年來所謂的「錄影藝術」也就循著下述幾個面向在現代藝術的舞台上賣力演出:
一、.調視覺效果,具視覺藝術傾向的錄影藝術。
二、作為社會性媒體的錄影藝術。
三、與行動藝術、觀念藝術結合的錄影藝術。
四、環境中的錄影藝術。
九○年代之後,由於資訊科技的飛躍成長,數位化的視訊、音訊的處理、儲存、傳遞的技術逐漸實用化。人類的五官五感與整體神經系統經由新的光電技術之媒介,不斷進行新的整合與擴張;社會環境也逐漸起了結構性的變化;人類認知方式與資訊的流通方式也產生了微妙的互動。曾在視聽複製媒體的技術進化過程中,建立起其獨特藝術形式的「錄影藝術」,將隨著電腦圖象處理、多媒體、高畫質電視等新媒體技術的高度發展,以及資訊網路的密集與普及,必須面臨因整合而可能會衍生新的課題。「傳統」的錄影藝術或將會與其他非關特定形式,主要以媒體技術的功能與機制為導向的媒體藝術,在整合的過程中,放棄其個別的名稱。
另一方面從八○年代後期到現代,使用錄影技術的表現已逐漸逸出了以往因建立媒體手法與個人表現意圖的單一關係,而陷於閉鎖的錄影藝術之傳統形式,因應整體的需要及考量,開始與現代美術的各種表現結合,揭開「後錄影藝術時代」的序幕。而錄影藝術在歷史的進程中,為型塑藝術新領域及追求其獨特美學形式的諸多努力與探索,對於廣義的媒體藝術,甚或尚無以名狀的未來藝術,將產生意義深遠的啟迪作用。如同攝影一百五十餘年來一路行來,所累積的可貴成就。
台灣的錄影藝術
「錄影藝術」首次被介紹到我國來,是一九八四年夏天,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行的「法國 VIDEO藝術聯展」。上距白南準被視為錄影藝術的首展已歷二十一年。雖說如此,待望已久的現代美術館之成立,畢竟使得多元的現代美術得以接踵呈現在國人之前,錄影藝術也得以在國內日趨多元化的藝術活動中佔有一席之地。今試著循下述脈絡去省視國內錄影藝術的過去與現在:
一、美術館與畫廊的推廣
台北市美術館繼法國 Video藝術展後,一九八七年三月又舉行了「科技、生活、藝術——聯展德國現代錄影藝術展」。就在這兩次展覽之間,東海大學的周祖隆、文化大學的王俊傑、國立藝術學院的袁廣鳴等美術系的學生,以及原先從事實驗電影創作的呂欣蒼先生也開始發表錄影藝術的作品。一九九三年北美館再度舉辦由荷蘭政府文化部門規劃,在全球巡迴展出的「荷蘭錄影藝術展」,展出以錄影裝置為主,不但作品可觀,其由國家主導推廣特定的當代藝術項目,並在技術上作統籌規劃與操控的整體企劃,令人印象深刻。
一九八八年台中的台灣省立美術館開館時,即出現包含國內錄影藝術作品的科技藝術展。同年十月該館舉行的日本尖端科技藝術展中,更廣泛展出了使用電腦、錄影、光電等技術來創作的日本當代媒體藝術作品,以及該國六○年代以來科技藝術的回顧展。三年後的一九九二年省美館與國立藝術學院科技藝術中心合辦「名古屋國際科技藝術特展」,其中也包含了四件錄影藝術的作品。及該國六○年代以來科技藝術的回顧展。三年後的一九九二年省美館與國立藝術學院科技藝術中心合辦「名古屋國際科技藝術特展」,其中也包含了四件錄影藝術的作品。
美術館以外的展覽場所,早期有曾在美國及日本接觸錄影藝術的洪素珍、郭挹芬在春之藝廊等地發表作品。近年來伊通公園、二號公寓等地由於其實驗導向的經營方式,成了年輕藝術家發表錄影裝置作品的熱門場地。
二、藝術教育機構的推廣
一九八五年由日本筑波大學學成歸國的盧明德在其於東海大學與台灣師大美術系開設的「複合媒體」課程中,開始介紹媒體藝術,參與課程的師生陸續發表作品。
一九九○年國立藝術學院設立科技藝術研究中心,全方位推廣結合電腦、電子影像、光電等科技的藝術創作。一九九三年起配合每年一度的關渡藝術節舉行年度的科技藝術展。並曾特別推薦李光暐、楊傳信、關文勝、陳宏一、章光和、袁廣鳴、王俊傑、王志文等人的作品分別參加一九九三年的第五回福井國際錄影藝術展,及一九九四年的第四回福井國際青年媒體藝術展。此外也積極在校內外推動影像與戲劇、舞蹈等領域綜合呈現的實驗性創作活動。
最近高雄師大的美術系在其課程規劃中也完整納入了媒體藝術的相關課程,即將成立的國立台南藝術學院也計劃設立音像藝術方面的研究所。
結語
十餘年來,相較於使用相同器材與技術的影視傳播業,由於經濟掛師的社會對於電視節目、廣告影像精緻化的高度需求而蓬勃發展,在重商社會的功利導向中,錄影藝術的創作活動顯得沈寂許多。人才也往往被反向吸納。文化藝術的發展空間被壓縮,甚或被庸俗化的無奈不止一端。純粹藝術創作所具有的前瞻性意義以及經由批判、淨化進而提昇創造力的機制未能充分被認知。
所幸美術館等展覽場所的主動推廣,教學、研究、創作環境的基盤整備已稍有眉目,結合其他先進視訊、音訊技術,面臨蛻變與轉型的錄影藝術在國內將會持續有階段性的發展。
雄獅美術月刊301期/1996年3月/頁15至18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