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局勢持續緊張,全球各國都密切關注。巴勒斯坦的政治局勢很難懂,其中一個原因是政治版圖太分散、太多不同派系。現在正是時候,試圖梳理一下巴勒斯坦內部不同派系的政治角力。
溫和派:法塔赫、巴解、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法塔赫(Fatah)於 1959 年在科威特成立,其名字在阿拉伯文解作「征服」。1948 年以色列獨立戰爭後,逾 7 萬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驅逐並淪為難民。相對於我們近日經常聽到的哈馬斯,法塔赫傾向世俗民族主義(secular nationalism),由不同光譜的巴勒斯坦民族主義者成立,當中代表人物是阿拉法(Yasser Arafat,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以及阿巴斯(Mahmoud Abbas,現任主席)。 法塔赫的成立目標是以武裝鬥爭來解放巴勒斯坦。早在 1965 年法塔赫就在約旦和黎巴嫩進行軍事行動,三年後加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sation,簡稱巴解)。
巴解在 1964 年於埃及開羅進行的阿拉伯聯盟峰會(Arab League summit)上成立,組織集結眾多希望解放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團體。自 1969 年阿拉法出任巴解主席起,法塔赫已主導整個巴解,到 2004 年阿拉法特逝世,便由其助手阿巴斯掌權至今。 巴解過去一直被阿拉伯聯盟、甚至聯合國大會正式承認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並曾應邀以觀察員身份參與聯合國活動。其中一個轉捩點,在於 70 年代法塔赫大部分都被約旦和黎巴嫩驅趕出境,之後開始轉變抗爭模式。
1988 年巴解決定支持「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到 1993 年簽署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不僅放棄對以色列的武裝鬥爭,還承認猶太國家的國家地位。這對巴勒斯坦民族主義運動來說是一大挫折,更催生了哈馬斯。同時協議確定了成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朝著建立巴勒斯坦國進發。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是巴勒斯坦的民選代表,由一位直選總統領導,然後再任命總理和政府內閣,並要得到立法委員會(Palestinian Legislative Council)支持。
成立的時候,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存在理論上是臨時性質,管理加沙走廊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直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達成一個協議性解決方案。不過在 2006 年哈馬斯贏得立法委員會選舉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就被趕出加沙走廊,現時僅能控制約旦河西岸。
激進派:哈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運動
若果法塔赫更傾向世俗民族主義,成立於 1987 年的哈馬斯則是激進的伊斯蘭遜尼派組織。當時巴斯勒坦爆發第一次大起義(First Palestinian Intifada),大量加沙人走上街頭暴動,抗議有猶太人卡車壓死四名巴勒斯坦人,示威蔓延至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其時巴解的總部已經設於突尼西亞,思考以更溫和的方式解決以巴問題。於加沙土生土長的亞辛(Ahmed Yassin)則成立哈馬斯,堅持以武裝對抗以色列。
他本人在 2004 年死於以色列的空襲行動。
哈馬斯不是巴解成員,兩者最大差異是前者完全否定以色列獨立國家的地位,而且會以恐怖主義活動來對抗以色列。其在 2005 年走出地下組織狀態,開始政黨化,並於 2006 年議會選舉取得壓倒性勝利。自那年起,以色列便對加沙實行嚴格的封鎖,2007 年以來對哈馬斯和加沙地帶發動了三次戰爭,令當地平民承受沉重打擊。
2017 年,哈馬斯發佈一份政治聲明,聲稱與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斷絕關係,並表示將接受巴勒斯坦在 1967 年的邊界上建立國家。聲明婉轉地指出,哈馬斯拒絕任何非全面解放巴勒斯坦,從河到海的「替代方案」,但認為在 1967 年邊界上建立主權「巴勒斯坦國」是一個「民族共識的方案」。
當時,人們以為以巴局勢會進一步緩和,然而到 2023 年局勢卻急遽惡化。除了哈馬斯,巴勒斯坦還有另一個激進組織伊斯蘭聖戰組織(Palestine Islamic Jihad),主張以武力手段摧毀以色列,並在其原地建立一個純伊斯蘭的巴勒斯坦國。
該組織於 1981 年由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成員創立,有國際媒體報道稱,伊斯蘭聖戰組織受到伊朗的財政支持(也懷疑有資助哈馬斯),也被指從 1979 年伊朗革命中汲取靈感。儘管哈馬斯和伊斯蘭聖戰組織是盟友,但兩個組織有著不少分野。伊斯蘭聖戰組織是一個規模較小、但更精英、更地下性質的武裝組織,而哈馬斯的定位遠大於此,乃以社區為基礎,在加沙充當政府職責。
原文出處 C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