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倫敦塗鴉聖地,也是孟加拉移民的轉捩點

在塗鴉聞名的倫敦東區紅磚巷(Brick Lane),有中國留學生日前以白色油漆粉刷牆壁,繼而噴上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紅色標語,事件觸發廣泛爭議。事實上,紅磚巷遠遠不只是「塗鴉聖地」,當地本身是歷史悠久的孟加拉移民社區,45 年前爆發過反歧視抵抗運動,扭轉了亞裔移民在英國的地位。

紅磚巷位於昔日倫敦東區貧困的塔村區(Tower Hamlets),又是孟加拉移民社區的核心,素來有「孟加拉城」(Banglatown)的別稱。1978 年 5 月 4 日陽光明媚的下午,在紅磚巷不遠處的聖瑪麗公園(St Mary’s Park),孟加拉裔年輕人 Altab Ali 遭到 3 名種族主義者殘暴殺害。在數星期後的審訊中,青少年被告們在庭上承認,因 Altab 是「Paki」(對巴基斯坦人的冒犯稱呼)而動殺機。

無獨有偶,案發翌日當地選舉結果公佈,反移民的極右政黨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在塔村區四個選區贏得 10% 支持,更叫孟加拉裔警惕 Altab 不是個別事件,而是極右排外浪潮有冒起跡象。連串事件激起孟加拉移民社區的集體抗爭,後稱「孟加拉人抵抗運動」(Bengali Resistance Movement)。

英國網上文化雜誌 Gal-Dem 報道,案發後 10 天,英國爆發史上最大規模的亞裔示威行動,7,000 名示威者跟隨 Altab 靈柩遊行,從白教堂(Whitechapel)到海德公園(Hyde Park),再轉抵唐寧街(Downing Street)。當年參與遊行的孟加拉裔 Sunahwar Ali 憶述當時群情:「我們已經受夠了,現在必須做點甚麼!」

抗爭運動持續整個夏天,激進組織「孟加拉青年運動」(Bangladesh Youth Movement)創始成員 Rajonuddin Jalal 回憶,當年孟加拉人甚少涉足政治,大家都是基於社群情感自發抗爭。「抗議活動讓孟加拉年輕世代得以發聲,有別於祖輩,他們已經視英國為家,希望在這裡享有平等、尊嚴和得到尊重。」

戰後赴英的孟加拉移民與日俱增,到 1981 年增至 6.5 萬人,其中 3.5 萬人居住倫敦東區,同時也激發英國的種族主義意識形態。Sunahwar 回憶起,初代孟加拉移民總是安慰自己,他們所面對的種族歧視只是短期,他們不但不懂得報警,警隊本身更是種族主義溫床。

974 年後種族暴力更為猖獗,國民陣線與孟加拉社群時有衝突。Sunahwar 稱,當時沒有孟加拉人去紅磚巷,「因為國民陣線痛打所有人」。1978 年初「觀察家報」(The Observer)曾經報道,走到倫敦東區,只要看看窗戶有否加裝鐵絲網保護,便知道裡頭是否住了孟加拉人,可見種族暴力之嚴重。

「沒有人想過亞裔成為國會議員」
孟加拉年輕世代創辦組織捍衛自身權益,甚至成立勇武團隊以保護弱勢。在 Altab 謀殺案發生後,整個孟加拉社區即時動員起來,數個月來不斷有示威和罷工行動,甚至對國民陣線發起直接行動。國民陣線曾經盤踞在紅磚巷與貝夫農綠地(Bethnal Green)交匯處,長期派發該黨印製的報章,孟加拉人直接佔據交匯處,國民陣線在同年年底被迫搬遷總部到泰晤士河南岸。

前塔村區市長 Doros Ullah 提醒,孟加拉人抵抗運動是英國政治的轉捩點,意義遠遠不局限於孟加拉社區。事後孟加拉人正式投身政治,抵抗運動的青年組織結盟參政,1980 年代終於有孟加拉裔躋身地方議會,Sunahwar 也在 1994 年獲選塔村區工黨議員,他坦言:「我們從沒有想過有代表自己的議員,更不用說有亞裔成為國會議員。」

我們無法得知,塗鴉風波將如何改變紅磚巷意義,但在英國種族平權的歷史上,紅磚巷本來就意義深遠,可視為孟加拉乃至亞裔移民的轉捩點。近年就有慈善組織與藝術團隊合辦展覽「Brick Lane 1978: The Turning Point」,以攝影師 Paul Trevor 的黑白照片,反思這場 1978 年抗爭運動的政治意義。

原文出處 CUP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