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宗教哲學

人生智慧百語

* 一個人,不能瞭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 任憑你有多大的快樂,無常總是來到。

* 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

*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

* 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於把生命交給別人。

* 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 不能把握現在,就無法獲得永恆。

* 時間總會過去的。

* 算命不如認命。

* 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 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會後悔的地方。

*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忘記別人的缺點吧!

* 稻穗成熟,頭自然低下。

*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 有德不在年高,無智空長百歲。

* 因小果大,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

* 真正的布施,是把煩惱、憂慮、分別、執著,通通放下。

* 若無『是非』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 透視一切變化的結果都是『空』,就不會罣礙任何事物。

* 不要相信權威,權威有時也會錯誤。

* 煩惱比歲月更易催人顏老。

*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 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 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悅。

* 凡夫轉境不轉心,聖人轉心不轉境。

* 智者知幻即離,愚者以幻為真。

*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 黃金無種子,惟生於勤儉之家。

* 學佛的孩子不變壞,學佛的老人不痴呆,學佛的少年永不敗。

* 智者善植因果。

* 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寶殿』。即佛也。

* 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在迷的佛。

* 人必須在自我中覺醒,才能破除我執。

* 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 世界上有一種生意是永遠虧本,那就是發脾氣。

* 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樂。

* 我慢高山,不留德水。

* 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

* 德修而謗來。

* 緣由願來,願力強,善緣自然具足。

* 能覺他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辱,無動於色,則近道矣!

* 境來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隨緣,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脫。

*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 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己能,不揚人惡,自然化敵為友。

* 對自己的享受消極,對大眾的福利積極,就是行菩薩道。

*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 再大的功德,抵不過一念驕心;再大的罪過,抵不過一個悔字。

* 人忙心不盲即有定力。

* 山不轉路轉,境不轉心轉。

* 世間一切,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 覺悟真理的人,即擁有真正的生命。

* 體會到生命無常的人,便不會再放蕩和貪逸。

* 所以說對於生命無常的覺醒是智慧的開端。

* 施比受更有福。

* 適當的欲望,是人類所必須的,但超過了範圍,痛苦、罪惡,便如影隨形。

* 當你心中有美時,從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將會不同。

* 多數人在緣生緣滅中,搞不清楚自己的去來。

* 凡事要隨緣,不要攀緣。

* 學佛絕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託,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 海闊縱魚躍,天高任鳥飛。

* 人常想病日,則塵念自息。人常想死日,則道念自生。

* 無法去除內心的煩惱,縱然遍遊世界,也得不到快樂。

* 法律是事後追訴,但傷害已成事實,因果是事先防範,能杜漸防微。

* 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整自己的缺點。

* 人之所以平凡,在於無法超越自己。

* 忍辱多福。

* 吵鬧處,須冷靜。冷落處,須熱情。

* 事無難易,惟心堅忍可成矣!所謂金剛非堅,願力唯堅。

* 人命呼吸間,宜當力除偷安、懶惰。

* 真正的苦行是修平等心。

* 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好友。

* 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 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好術我以誠感之。

*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實學者必不誇學。

* 動於欲,欲迷則昏。任乎氣,氣偏則戾。

* 無事時戒一偷字,有事時,戒一亂字。

* 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 舉世盡從忙裡過,誰人肯向死前休。

*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 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矇矓又是誰?

* 要自覺、要自悟,佛在心中。

* 執著近於迷惑。

* 行、住、坐、臥皆是道埸,因為道在心中,非在外面。

*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 若了無常之法,得到的不能恆久,失去的終歸復得,得失之心,頓然放下,即能自在。

* 看看十年前的種種計較,今覺可笑,若十年後反觀今日的爭執,應會莞爾,由此可知對於時間每個動點上的執著,只會徒增我們的煩惱而已。

*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

* 欲精神清明飽足,須除得失生滅心。

* 欲服大眾,先調自心。

* 不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 光明燈要點在心中,才能遍照十方。

* 真正享受生活,是不經過任何比較的。

* 良心是每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自己的良心。

* 菩薩不見人過,但見己過。

* 說得千里路,不如走一步。

* 能夠放得下煩惱的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 面對現實,才能超越現實。

* 一草一木,都有它生存的空間。當互相尊重。

* 恆以慚愧水,洗滌懈怠心。

*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 不眠的人夜長,疲倦的人路長,不知正確真理的愚人,生死輪迴長。

* 智慧,是愚痴人心中的掃把。

* 不妄求則心安,不妄作則身安。

* 貪婪的火,灼傷了你的良知。慈悲的水,清涼在你的心中。

*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 平凡是最難演得好的角色。

* 智慧有如一盞燈,它輕易的就能照亮千年煩惱的暗室。

* 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則智慧豐饒。

* 一體皆有兩面,嘗試著用他人的觀點看問題,解決問題,將會使你豁然解脫。

* 不放逸,自制、自律、有智慧的人,不為瀑流漂蕩,能自作島嶼。

* 去山中之賊易,去心中之賊難。

* 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無怨。

* 愚痴的人一直想讓別人了解他,智慧的人,卻努力地了解自己。

* 太肯定自己看法的人,往往後悔會多於成就。

* 怨由親生,無親則無怨。

* 生命無常,剎那生滅,莫被幻境所騙。

*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 肚大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 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很多。

* 透過語言,任何事情多少會有偏差。

* 情生智隔。

* 人在福中不知福,失去福時方知遲。

* 不懂得利用環境來調整自己的人,如同行屍走肉。

* 當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短處。

* 沒有敵人能比自己的貪婪、憎恨、嫉妒等思想更能害自己。

* 萬事得成於忍,與其能辯不如能忍。

* 不要因為眾生的無知,而痛苦自己。

* 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 感恩每個人,用感恩的心過日子,舒暢多了。

* 小虧不吃(不能忍),大虧就吃不起。

* 一般人是看得破,卻忍不過。

* 死亡,並沒有訊號。

* 學生之道易,學死之道難。

* 出家無家處處是家,出家無親處處是親。

* 仇恨永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恆的至理。

* 慈惠戰勝嫉忿,以善勝惡,以布施勝自私,以真實勝虛誑。

* 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一切。

* 苦能慈、悲、喜、捨、即近佛。

* 做人的可貴在自覺(教育自己),覺他(教育別人)。

* 信心是慈悲和教育愛的原動力。

* 盡責任的人生,才有踏實感。

* 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 一個人在絕境時,還能保有感恩的心是很難得的。

* 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自己。

* 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不謙則自狹其量,更是自拒其福。

* 榮辱紛紛滿眼前,不如安分且隨緣,身貧少慮為清福,名重山坵長業冤,淡飯盡堪充一飽,錦衣那得幾千年,世間最大惟生死,白玉黃金盡枉然。

*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 迷人口念,智者心行。

* 若懂得制心,能夠調伏這匹野馬(妄心),便是上根利智。

* 蝸牛角內爭何事,火石光中寄此身,隨貧隨富且歡喜,不開口笑是痴人。

* 聞謗不怒,雖讒燄薰天,如舉火焚空,終將自息。

* 聞謗而怒,雖巧心力辯,如春蠶作繭,自取纏綿。

* 不二過的人,每天都擁有新的生命。

* 向天丟一把斧頭,一定會墜地。誹謗他人,只會傷害你自己。

* 沈默是誹謗的最好答覆。

* 訓練自己的定力,能使你處於亂中而不動,處於順境而不逸。

* 想得到真摯的對待,唯一的秘訣就是真摯。

* 深思熟慮,培養自己定靜的性格,才能擔當大事。

* 任何事物可能長久有用,但卻不會永久有用。

* 得意莫忘失意時。

* 世上最可悲的事,就是背叛你自己的良知。

* 工作與愛心能征服一切。

* 莫讓自己成為他人的負擔。

* 當你懂得生活的樂趣,就能享受生命帶來的喜悅。

* 寬恕他人的過失,就是自己的榮耀。

* 懶惰之人,才是真正的貧窮。

* 治療自私與貪婪的唯一方法,就是犧牲。

* 將生命耽於安逸、放縱,只會得到愁苦與悲哀。

* 為了讚美而去行善,有如被踐踏的香花美草。

* 白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之罪。

* 善於利用時間之人,將擁有更多的財富。

* 人無百歲壽,常懷千歲憂。

* 白日莫空過,青春不再來。

* 聖人不貴尺壁,而重寸陰。

* 節儉為致富的秘訣。

* 你目前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 智者警覺死亡的威脅,愚者郤不敢面對而談它。

* 聰明人不一定有智慧。聰明是分別心底產物,大智慧是永恆的真正自我。

* 學佛法的最根本課題,是自我突破。

*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可以遠害。

* 誇我們、讚美我們的,這都不是明師,會講我們、指正我們的才是善知識
─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 煩惱來自不合理的欲望。

* 生有美麗的羽毛,卻不一定是有益的鳥,擁有美麗的外表,不一定能帶來幸福與美好。

* 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言來彌補,何苦?

* 擁有豐富內在的人,能夠享受到孤獨的美與好。

* 愛美之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

* 想要擁有自由,唯有從內心下手。

* 不管擁有多大的財富,不如片刻安詳的內在。

* 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 如果你能知足,雖然沒有財物,你仍擁『至寶』。

* 但能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 已成人身,又作邪惡行,為是比在鑲有珠寶的金器之中,存放惡臭嘔吐穢物的人,更加愚蠢。

*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現惡言,是功德,此則成我善佑知識,不只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 美好的事物,需要一顆平常心,才能體會出其價值來。

* 不臨難,不見忠臣之心;不臨財,不見志士之節。

* 有知足心,去好勝心,何等安閒自在。

* 臨生有何喜?臨死有何懼?若悟空性法,無生亦無死。

* 聞讚而不喜、聞謗而不憂,毀譽不動、內外一如,名出世間。

* 執著的痛苦,有如生命的休止符。

* 話多無益須達義─事煩無功須實際。

* 禍福無門,唯人自招。

* 欲為天下奇異子,須歷人間萬里程。

* 境無好壞,損益在人。

* 不可告人之事,斷然不為;義不當為之事,一念之間。

* 行好事,心中泰然,如處天堂;行歹事,衾影抱愧,如處地獄。

* 其實天堂、地獄,只一念之間。

* 為善,雖一介寒士,人服其德;為惡,雖位極人臣,人議其過。

* 莫行心上過不去之事,莫萌事上行不去之心。

*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 耐貧賤,不作酸語;耐是非,不作辯語。

* 害人人害之,行怨人怨之,罵人人罵之,擊人人擊之。

*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 修行是點滴功夫。

* 把自己的心淨化了、安定了,法就會從你的生命中昇華、顯現,而迸發出你生命的潛力。

*『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

* 即今休去(放下)便休去,欲覓了時無了時。

* 心若不安,生活就形成對生命的懲罰,作弄與煎熬。

* 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濟。一毫之拂,即勃然怒;一事之違,即忿然發─是無涵養之力。

* 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迴旋。

*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 憂則天地皆窄,怨則到處為仇,哀則自己束縛,怒則大敵當頭。

* 有人能抵抗百萬大軍,卻無人能抵抗死神的來臨。

* 當感謝告訴你缺點的人。

* 順境時勿怠惰自大,逆境時要勇敢忍受。

* 世間一切乃眾緣合和,眾力所成,非獨一人所能,是故當懷感恩之心。

* 失意,治之以忍;快意,治之以淡。常令心無增減,是名入道之人。

* 寡言養氣,寡事養神,寡思養精,寡念養性。

* 容人之過,卻非順人之非;若以順非為有容,世亦有賴有君子。

* 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茁壯。

* 在競爭的生活中,放下得失。好壞成敗終將過去,以平淡之心來生活。

* 我們要能夠承擔別人的苦,原諒別人,為別人的立場想,那麼你好心的建議才會有效。

* 記憶是意識的殘影。切莫造成包袱。

* 妄想是生命無謂的浪費。

* 人能逃過法律制裁,不可能逃過因果業力。

* 能學者不干擾別人,他就能心無恐懼地和平生活。

* 心靈的窘困,是人生最可怕的貧窮。

* 任勞易,任怨難。

* 內心能不受慾望的衝激與勾引,煩惱自然減少。

* 福──來自一顆懂得布施的心。

* 當別人真正需要你幫忙時,應當不吝的伸出你的手。

* 不洗澡,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尊貴是來自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 徑步窄處,須讓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須留三分與人嘗。

* 佛法是一種解脫束縛的教育。

* 要聽兩種人的話:一是有智慧的人,二是有經驗的人。

* 智慧是生命的泉源。願望是生命的動力。行動是生命的展現。

* 真正失敗的人就是向環境屈服的人。

* 人生的真理是隱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 待有餘而後濟人,必無濟人之日;待有餘而後讀書,必無讀書之時。

* 寧過于君子,勿失于小人。過于君子,其為怨淺;失于小人,其為禍深。

* 智慧雖然無形,欲能豐富你的生命。

* 風來疏竹,風去竹不留聲;雁過寒潭,雁去潭不留影。

* 『身』為苦本,『我』為罪孽。

* 人隨處作主,就會立處皆真。

* 讓淚水來告訴你世間的真相。

* 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沒有誠意學習某件事的人是永遠學不會的。

* 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無限的容忍。

* 當你懂得關心你周遭的人事物時,別人也同樣的會給與回報。

* 您一天中曾踏實地活過一小時嗎?

* 佛陀說:『布施給我的功德等於布施給乞丐中之下賤者。』

* 當你對自己誠實時,世界上沒有人能夠騙得了你。

*『禪』就是活在現前這一剎那,不前瞻亦不後顧。

*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謀之。

* 利在一時,勿謀也;利在萬世,謀之。

* 智慧從內心深刻地體悟而得,聰明從知識的累積而得。

* 艱困的環境使人成長、成熟,從艱困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更能體諒別人。

* 時光滅處命光微,到眼繁華轉眼非。莫在險途貪五欲,彌陀日夜望兒歸。

* 世間人所謂的『愛』,在『永恆』的辭典裡找不到。

* 『魔心』,叫你看什麼都不順眼,『佛心』,叫你看什麼都要順眼。

* 佛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因為他恢愎了原態。

* 把鹽叫成糖,鹽也不會變甜的。

* 人不從內在改變自己,別人再多的讚美也是徒然。

q 人睡著了,夢境就真實不虛;人不覺醒,世俗瑣事也成真。

* 於虛妄處,強加分別執著─即是業障。

* 世間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 惜福,一針一草, 思來處不易。

* 大富由天,小富由人─勤儉惜福。

* 當你請不起人家吃水梨,就改請喝果汁;沒有果汁就沏茶,甚至於白開水。不然,就和顏悅色,洗耳恭聽。

* 當你貧窮時,那就用身體去布施,如掃地、灑水、搬東西。這也是一種布施。

* 人貴自立,自立必先能自強,勿依賴人,勿強求人,他人無論親疏,一切皆不可靠。

* 如堅固的岩石不為風所搖動,賢人被誹謗或稱讚都不動心。

* 如木工調直木,弓師矯正箭直,造溝者疏導水,賢人調御心。

* 人于橫逆來時,憤怒如火,忽一思及自己原有不是,不覺怒情躁氣,渙然冰消。

* 念自己有幾個不是,即我之氣平;肯說自己一個不是,即人之氣亦平。

* 責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責人者,實以長己之惡。

* 放逸的人雖有生命,卻也等於是死的。

* 人並非生而貴,而是因其工作而貴。

* 內心充滿嫉妒或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是容貌端正的人。

* 心如虛空,包容一切,方能遠離對立的觀念。

* 默默的關懷與祝福,亦是無形的布施。

* 凡事心存誠懇,而不虛情假意。

* 凡事心存恭敬,而不藐視他人。

* 暴怒、焦慮、淫慾、仇怨、嫉妒等都是苦的泉源。

* 多講點笑話,以幽默態度處事,日子會好過些。

* 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

* 猛獸不可畏,惡友不可不畏。因猛獸只破身,而惡友則破心。

* 對於指示過失、譴責惡行、指責缺點的人,應如告之寶藏的人般,敬仰侍奉。

* 聽言尚察。能察,自能知;能知,自能擇。是非了然,則不致聽受讒言。

* 古云:『世間欲免刀兵劫,除非眾生不殺生』。

* 佛云:『身為眾苦之本』。

* 百歲光陰能幾何?勸君及早念彌陀。莫貪五濁娑婆界,極樂蓮邦勝得多。

* 奉勸諸贀及早修,光陰似箭去難留,寒來暑往催人老,不覺青年白了頭。

* 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 血肉淋淋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勸君遠離殺,切莫殺生招苦報。

* 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 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時都為別人忙。

* 黃金不是千年業,紅日能消兩鬢霜。

* 世事由來多缺陷,幻軀焉得免無常。

* 一家飽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

* 舉世盡從忙裡老,誰人肯向死前休。

* 春日纔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遠憂。

* 皇上為一國之君,但是腳跟所站立的,也不過尺寸之地而已。

* 『遠離罪惡』的味,『寂靜』的味,『法悅』的味,嘗到此味的人,並無恐怖。

* 當死亡來臨時,你所面對的,是一生所造邪惡的負擔。

* 凡事心存和樂,而不厭煩暴燥。

* 凡事心懷感恩,而不自讚己功。

* 凡事心存慈愍,而不幸災樂禍。

* 凡事心存法喜,而不貪戀物欲。

* 對已成事實的事情,不必勉強挽留,一顆腐爛的果子,即使你摘得到,吃到嘴中也會變味。

* 君子慎獨,惡小莫為,閻王雖惡,難收無過之人。

* 內心的煩惱,必須由心地去解決,別人一點也幫不上忙。

* 人不求,自然直。

* 人情變化無常,世路崎嶇不平,以出世的心,面對入世的事,才能解脫自在。

* 布施時,心不恭敬,猶如沙漠種植農作物,得不到豐碩的果實。

* 世間無常,諸行非久,雖在世間常離世間,只住世間地,不染世間情。

* 生活失去了安詳,生命就失去了源頭活水。

*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 嗜欲正濃時,能斬斷,怒氣正盛時,能按捺,此皆學問得力處。

* 一時的快樂,也許會造成長的痛苦,小心行事。

*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 心之分別,能引諸業,聰明不能敵業力,富貴豈可免輪迴。

* 菩薩見他人得利,不生忌心,常生歡喜,如是己亦得樂。

* 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 世間事,無不成於慈忍,敗於忿躁。

* 因果是,下雨天不帶傘,就一定會淋到雨。

* 愚痴之人,不知勤勉努力,只想求得好結果。

* 報復的心常追隨著災禍。

* 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 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才能得到自在。

* 高尚的布施,不在於財物的多寡,而在於高尚的布施心。

* 僅僅說一聲『我相信』,並不能表示就擁有了真理。

* 做人就要敦倫盡分地活在責任、義務中。

* 以平等心,過著沒有欣厭取捨,沒有禍福得失的生活。

* 權勢等同枷鎖,富貴有若浮雲。

* 踏進罪惡的同時,就是走向毀滅。

*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行善得樂,為惡得苦。

* 正念就是沒有執著和一塵不染的清淨心。

* 胸量大,虛空裝得,心胸窄,自己容不下。

* 養心莫善於寡欲。

* 為學如初,成就有餘。

* 求福莫過於齋戒布施。求壽莫過於不殺放生。

* 求慧莫過於廣學多聞。求安莫過於省禁是非。

*『格物』就是除去五欲,六塵的享受。

* 妄語是一切惡業的根本。

* 人應捨利已之心,努力於助人。猶如從一把火炬點燃幾千人的火炬,其火炬依舊不變,幸福不論分給多少人,亦不會減少。

* 貪求愛欲而不知足者,如舉著火炬,逆風而行。當然會燒到自己的手和身體。

* 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微塵,人生在歷史上只是一剎那。

* 在短暫的時間中,應好好體會生命的美妙,而不是把光陰花在競長短、爭雌雄。

*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 愚者求師之過,智者從師之長。

* 聖人賢明於克念作聖,凡夫則是妄念作凡。

* 參禪何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

* 心無物慾,方寸之間皆海闊天空,永無涯畔。

* 人要活在無罪一身輕,活在光明喜悅之中。

* 佛法不是純理論,而是要切切實實的去做,才會相應。

* 貪愛能令人無惡不作。

* 千供養、萬供養、臉上無瞋真供養。

* 時常反省及檢點自己的心念,語言行為即可減少貪慾。

* 真理並不需要標籤,有了標籤只是獨立了解真理的障礙。

* 只要是好藥,可以治病,用不著知道藥方是誰配的,藥是那裡來的。

* 佛說:『凡執著某一見解,而藐視其他見解為卑劣,智者叫他做纏縛。

* 戰勝慾望才能稱為自由人。

* 不後悔過去,不渴望未來,不自尋煩惱,把握現在腳踏實地,則身心健康。

* 掌握生活中的每一個動點,即能掌握你的人生。

* 今夜睡著,明朝仍醒來,怎說死後便一了百了呢?

* 淡泊平懷,便是人生真味。

* 無知為貧窮之母,罪惡之源。

* 不沈緬於放逸,不貪戀感官的享受,具有熱忱而且常沈思真理的人,可獲得大安樂。

* 世間有三種人:
△像刻在岩石上的字似的人─常常生氣其怒氣有如刻的字,長久不失。
△像寫在砂上的字似的人─雖常常生氣其怒氣像寫在砂上的字很快就會消失。
△像寫在水上的字似的人─即使聽到他人的惡口,不愉快的言語,亦不放在心裡,和和氣氣,如同在水上寫字即流失般。那種人快活,自在?

* 作惡不滅,前世有餘德,德盡必滅,為善不昌,前世有餘殃,殃盡必昌。

* 欲知過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 愚蠢的人,既冥索未來又追悔過去,就像碧緣的蘆葦在驕陽中被割斷一般,一下子枯萎了。

* 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覺醒的方法。

* 人要拓展心胸包容一切,不與一切對立。

* 最偉大的事業,最需要堅定的心力,急,只會退步;執,只會錯誤。

* 每一項罪惡,對犯罪者本身的傷害大於受害者太多了。

* 佛陀捨棄有限,故贏得了生命底永恆。放下有限,才能贏得無限。

* 欲行平坦路,先令平其心。

* 心污染心說話、身行,則苦就跟隨其人,如車跟隨輓車的牛一樣。

* 若以善心說話,身行,則安樂隨著其人,猶如影隨形一般。

* 命由我作,福向己求。

* 千古文章源於高妙德行,所以有德者必有言。

* 學聖學賢,無所謂過早過晚老少之別,但能一念覺悟,眾生即佛。

* 『千丈之堤,毀於一蟻之穴』,注意,往往是失敗的啟端。

* 欲知世上力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不要光埋怨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眾生有多少。

* 要知道,小的過錯並不傷及大的善行種源,就如一粒鹽只能改變少量水的味道,但卻不能改變恒河水的味道。

* 貪慾時時常會今人表現愚痴的行為。

* 貪慾如口渴喝了鹹水。

* 貪慾其實很苦惱,凡夫迷惑顛倒誤以為樂,智者深見其苦。

* 稠人廣眾之中,不可極口議論,非惟惹禍,抑亦傷人。

* 道德是提昇自己的明燈,不該是呵斥別人的鞭子。

* 不是天氣熱,是心口不熄。不是境不順,是內心矛盾。

* 要知道,食物就像葯物,都是在情慾與貪慾之外,它並不是為了力量,也不為誇耀,或心智的擴充,它只是為支持你的身軀。

* 人若淪為慾望的奴隸,便會喪失心靈的寧靜。

* 我執薄者煩惱少,悟境深者喜悅多。

* 處世忌多言,學法亦然。

* 世間真如夢,財寶亦如幻;如同畫中的高低,雖可見但並非實有。

* 顏料畫虛空,不顯其色,枯草之火炬,不能燒乾大河水,摩擦柔軟皮,不能發出沙沙聲。任何言語於我心,我心亦如是。

* 愛護身邊物,惜緣常知足。

* 莫為小事頓足,而不為大事衝剌。

* 善待你的敵人,敵人當自消滅。

* 所謂的戒就是『凡是怕別人知道的事斷然不做,凡是不可做的事斷然不想。』

* 煩惱重的人,芝麻小事都令他煩惱,想解脫的人,天大的事都束縛不了他。

* 耽溺與後悔,巧言善辯,沮喪與昏沈,眷戀,以及猶豫不定。

* 要知道這五種情緒是大盜賊,他們盜取了你無限的增上財富。

*『無所著』是,得到一千萬,還是一覺到天明。

* 無你我相是,事情成功便喜悅、功勞屬誰無所謂。

* 悟時,如觀掌中珠。

* 對於尋求真理的人來說,某一思想的來源是無足輕重的。

* 要緊的是真正地了知和徹見真理。

* 富潤屋,德潤身。

* 寶石從地而生,德從善而現。智慧從清淨心而具足。

* 面對惡言惡語,當觀這也是逆增上緣。

* 一切眾生,禍從口出,惡語傷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話到口邊半句,則是積口德也。

* 有了虛假的自我意識,必然就會萌生虛榮心。

* 因果感應,如響應聲,如影隨行。

* 佛是真理的發現者,不是創造者。

* 想獲得心靈的解脫,要能不為物牽。

* 最好的境界是沒有任何境界。

* 心垢由反省而知,由懺悔而除。

* 鴿惡鈴而高飛,不知斂翼而鈴自息;人惡影而疾走,不知處陰而影自滅。

* 歇即菩提,悟即自在。

* 美的極致就是〞安詳〞。

* 懂得生活的人,連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麼的恰到好處。

* 不要怕犯錯,因為當你老時,這就叫經驗。

* 戒是明眼人為盲人設護障,免墜崖谷。

* 生長於高巖之孤蘭,仍能散發稀有之馥郁香氣。

* 收穫必先耕耘、成功須靠收努力,付出才能獲得,貢獻才受尊重。

* 修行人御心要像牧牛一樣,時時不忘制心、息妄。

* 修行要有耐性,甘於淡泊,樂於寂寞。

* 為山九仞,必從一簣而來。

* 法的修行落實在『觀心』,觀心的始終訣要在『念念自知,念念自覺。』

* 多做正確的思考,自然不妄下斷言,所謂:『多看則不偏,多聽則不邪。』

* 少年大病,第一怕氣高。

* 罪大惡極,莫過口業。

* 世間只有圓滑沒有圓滿。

* 智者應能同時明察正確與錯誤兩方面。

* 人無志,猶如小舟無帆,不利遠行。

* 真實的是原本的(本性具足),原本的即是最初的,最初的也是最後的。

* 莊子曰:至人用心如鏡。

* 事如春夢了無痕。

* 勞動是收穫必然的付出。

* 慳貪的人沒有福氣,也沒有人緣。

* 『不計較』,是積極而不是消極。

* 與其能辯,不如能忍。

* 不得因他說,棄捨於親友,若聞他語時,當須善觀察。

* 切莫聽片面之詞,智者善護其心。善察是非正邪,不受迷惑。

* 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它是美好的。

* 那是因為你對它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它生活在一起。

* 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 利人之善為『真善』,利己之善為『假善』。

* 貧而好施,功倍於富,貴而好聚,惡倍於貧。

* 知足常樂,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 好言難得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我們要做『習慣』的主人,不要做『習慣』的僕人。

* 所謂民主,應該是可以容納各種不同的聲音。

* 未成佛果,先結善緣。

* 樹正那怕日影斜。

* 財者陷身之阱,色者戕身之斧,酒者毒腸之藥。

* 沒有平地,顯不出高山來。

* 任他雪山高萬丈,太陽一出化長江。任他愚痴煩惱長,智慧一顯天地寬。

* 不怕千日密,袛怕一時疏。

* 微笑,等於室內的燈光。

* 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為什麼要充滿煩惱呢?

*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 法輪未轉,食輪先轉。

* 一條又長又好的鏈子,中間壞了一個小環,就不能佩帶。

* 花樣越多,越顯出一個人的淺薄,如同水流,只在淺灘上才水花四濺。

* 不要說出真相,有時候是一種義務。

* 求知有兩種,一種是『學生』,學習如何求生存,一種是『學死』,學習如何不畏懼死亡。

* 愈能自覺到自己渺小的人,愈能欣賞別人的偉大。

* 每隻手,皆有兩面,人各有見,見見不同。

* 多用心聽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著表達你的看法。

* 走出痛苦的死巷,快樂就在轉角處。

* 善意的謊言,卻留有疤痕。

* 人類的沈著,有時候不如一隻蜘蛛的鎮定。

* 與其事後懊悔,為什麼不事先謹慎。

* 智慧就是力量。

* 貪色不顧病,鬥氣不顧命。

* 他非我不非,我非即有過。

* 力能折人於一時,德可服人於一世。

* 靠無理、僥倖而成功,必以悲劇來結束。

* 說話前你是話的主人,說話後你是話的僕人。

* 凡夫希冀平安無事,聖者勇於解決困難。

* 平凡是生命真實的面貌。

* 不要輕易的說『是』或『好』。除非你確定或知可行。

* 不〞留戀〞則心無罣礙。

* 我們的肉體是個緣生之舟。

* 徹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麼大道理,而是徹底認識了永恆的自己。

* 人因為眼見,耳聞,迷惑於假相,活在錯誤中,才不斷的滋生煩惱。

* 智者求『真』不求『似』。

* 能逼出你內在無限潛能的人,叫做明師現前。

* 不要置人於死地,要留一條生路讓人走。

* 逆境使心智成熟,勞動使身軀成熟。

* 用慈悲心及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 制服自己的人,便得自由,也是做自己的主人。

* 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 養子不教如養豺虎。

* 為人臣止於忠,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即是做人分際。

* 心靈不能統一,精神即成分裂,什麼都會反應過度,造成負擔。

* 反省是認知自己的不二法門。

* 把工作當成是一種享受,工作就會給你帶來智慧、成就和榮譽。

* 嫉妒是心中的戈矛,可以害己亦可傷心,這是一種危險的心理病,治療這種心病,佛門有個妙方叫做『隨喜功德』。

* 驕傲與偏見,好像雙面刀片,面面都能傷人。

* 虛榮是心靈的腫瘤。

* 感情,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有人至死還在執著。

* 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捨。

* 互逞權勢,如螞蟻之群聚腥羶,如蚊蠅之競吮腐穢。

*『過』莫大於縱己之欲。

*『惡』莫大於言人之非。

*『病』莫大於不知己之失。

*『淡泊』『老實』,是一種極高深的人生境界。

* 永遠別浪費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 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

* 活出你真正的生命來,否則生命即失去意義。

* 只有智慧的耳朵,才能聽出超越的真理出來。

* 嫉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 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

* 嫉妒不是女人的專利品。

* 羅馬人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旁邊的人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凱撒者,死後也是兩手空空!』

* 追求聲名,不如先正心術。

* 為善遊君子之城,作惡入小人之鄉。

* 交一箇讀破萬卷書的邪士,不如交一箇不識一字的端人。

* 小人口如蜜,轉眼若仇人。

* 語言尖酸,終身薄福之人。

* 變化和無常是生命的特徵。

* 轉怒為恕,為慈悲之人。

* 傲眾被眾棄,對立變孤立。

* 願作聾啞少煩惱,自譬殘廢不闖禍。

* 萬法本閒,庸人自擾。

* 不驚、不喜、不怒乃涵養真處。

* 明智的人,不易為別人的想法所影響。

* 沒有覺悟的人──如一條河中的水一樣,與他人相同,流轉向前。

* 自以為例外的人,其實仍是宇宙中毫不起眼的一個。

* 學成好的〞習性〞,是生活第一要義。

*『煽不動』,是學問有了基礎,『挑不動』是修行有了基礎。

* 惡意盤詰,令他人難堪,圖逞一時口業,將來必遭累劫之罪殃。

* 佛法主張『因果論』,不主張『宿命論』。

* 成功的人,需有八十歲的智慧,二十歲的幹勁與五十歲的穩重。

*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傲慢。

* 放棄不是放下,逃避責任而出家名叫放棄,心無所著,名叫放下。

* 羨慕別人,就會忘卻了自己。

* 貪看天邊月,忘卻手中珠。

* 不肯挑五十斤的人,就永遠擔不起一百斤。

*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 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人便要千句話。

* 當意識作用時,一切變化的顯境,亦如影片般的虛幻不實。

* 『我欲』是貧窮的標誌。

* 生命不覺醒,成長的過程,就是迷失的過程。

* 人若讓內心不安,幸福便無從建立。

* 禪─安詳、喜悅、寧靜、自由。

* 智慧要在〝緊要關頭〞,才能看得出來。

* 懺悔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平常心是增長佛心的泉源。

* 學道以承順師命為下,讀書以變化氣質為先。

* 瞋心重的人,兇惡增長,惡名流布,人不喜見。

* 修行人急躁和猶豫,務必除汰。

* 聰明的人,從別人的錯誤中警惕自己。

* 急走的人看不到地上的釘子,煩惱的人享受不到幸福的日子。

* 包容別人而不放縱自己。

* 魔的定義就是拿自己的錯誤來折磨自己。

* 自己的苦,要自己去體會和承受 ,別人實在派不上用場。

* 順境如不能忍受,便易放逸而一發不可收拾。

* 修行就是修正錯誤的見解與看法。

* 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

* 人的基本使命,就是完成心靈的淨化和進化。

* 學佛是透視事間所有的一切,而不被假相所騙。

* 心求外法,是名外道。

*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乃凡夫之愛執,聖人則不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 欲知靈山路,須問過來人。

* 不要屈服於你的迷惑。

* 活在虛偽中的人,跟真理是絕緣的。

* 追求虛幻的結果,最後所得到的必定是幻滅。

* 現在之福如點燈,隨點則隨竭;將來之福如添油,愈添則愈明。

* 下手處是自強不息,成就處是至誠無妄。

* 以鏡自照見身形,以心自照見吉凶。

* 聽其言,必觀其行,是取人之道。

* 人類最大的錯誤在於不敢承擔聖人的心。

* 執著的心思,就像阻塞的水溝,不久便會腐臭生蛆。

* 不要把別人口裡吐出來的垃圾裝到自己的肚子裡。

* 失足能的裝義肢,失言無言可補救。

* 嚴厲使人畏懼,驕傲使人懷恨。

* 看輕別人是很容易,擺平自己很困難。

* 人格如聖賢之輩,尚且難免受人批評,何況凡夫! 請不要難過。

* 沒有經過裝璜、修飾的心,是最真、最純,也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本性」。

* 貧窮布施難,富貴學道難。

* 但平心地,則世界之地,一切皆平。

* 人與你斤斤計較,則人不如你。你與人斤斤計較,則你不如人。

* 時間是由人類的妄想刻劃出來的,並非真實。

* 從煩惱到菩提的開關是柔軟心。

* 團體的團結與否,在於每一份子是不是都能夠忍辱與包容。

* 學習不畏懼死亡,是人生最大的課題。

* 死亡之前人人平等。

* 所謂禪:內不為煩惱所惑,外不為境界所擾。

* 有些人爬到了梯頂,才發現爬錯了牆。

* 世上的事,不如己意乃是當然。

* 無所得就無所失。

* 古德云:「一切智慧,自心本有,將心外求,捨父逃走。」

* 在你感受到煩惱的同時,便彰顯了你的覺性,故說「煩惱即菩提」。

* 不沈湎於昨日、明日的世界中,而隨時隨地體會「當下」周邊美好的事物。

* 越是了不起的人,越是謙虛。

* 我的財富,並不是因為我擁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 自尊會蒙蔽理智。

* 最大的施捨,是給予他謀生的技能。最好的教育,是啟發他內心的智慧。

* 受人點滴,湧泉以報。

* 守本份而安歲月,憑天理以度春秋。

* 不要曲解他人的善意,應當多往好的地方想。

* 自殺一次,將會生生世世的傳染,因為意識中有自殺的念頭。千萬不能自殺。

* 貧賤是苦境,能善處者自樂。

* 佛法就是喚起生命覺醒的一種方法。

* 「法身」即是同宇宙一樣,永恆不朽的生命。

* 廢話對別人沒有幫助,對自己卻有損害。

* 最大的悲哀事,莫過於良知的喪失。

* 心是最難攀登的山,最難駕御的馬。不試圖征服它的人,就得不到屬於自己的生命。

* 多一份覺察妄想的能力,就能減少一分煩惱的產生。

* 人命無常,速如電光,大限(死)到來,各不相顧。

*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

* 上智知空而進德,下愚知空而廢善。

* 智慧乃命運之征服者。

* 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 美只是一層皮。

* 佛陀的心中沒有敵人。

* 人最大的弱點是姑息自己,苛求別人。

* 不殺生是尊重一切的生命。

* 心不安寧,任何角落都是牢獄。

* 萬境本閒,唯人自鬧。

* 瞋惡常生恐懼,仁慈易得安詳。

* 一意執著己見,曲解他人,又不給別人有解釋的餘地,

這種人還真不是”普通愚痴”。

* 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 懺悔之中即包括了改過向上的決心。

* 原諒欲心,即是入迷之途;克服假我,乃為正生之道。

* 禪--超是非,超善惡,超有無,超好壞。

* 我寧作理智的奴 ,不屑為感情的君主。

* 沒有智慧的百年人瑞,不如只活一天,卻具有智慧與定靜的功夫。

* 接受他人的讚美,但要注意內在心智的發展。

* 讓你的惡習先你而死。

* 健全的心靈,勝過強壯的外表。

* 拚命造業,既甘願作,應歡喜受。

* 人們不明白真實的自己,因為他已完全被主見所俘虜了。

* 善人行善,由樂入樂,由明入明;惡人行惡,由苦入苦,由冥入冥。

* 修行人應當「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 心安詳,隨處都是好風光;神不寧,天堂亦是傷心地。

* 養性者,善言一離口,樂善不離手。

* 才見好花瓶中放,忽看花萎棄道旁,若人得了此中義,任到何處皆聞香。

* 智慧是平等心,聰明卻是分別心。

* 心存怨恨,只會阻礙心智的發展,並且無法判斷是非。

* 佛法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無量」「無限」和「絕對」。

* 直心是道場。

* 生命的屬性就是「覺」。

* 契合空性,摒除自我執著,才有自在逍遙的人生。

* 對境無心,色即是空;分別取相,空即是色。

* 微笑的忠告,比嚴峻的斥責效果更好。

* 電光易滅,石火難留,逝水絕歸源之路,落花無返樹之期,人生之生滅事可同然。

* 人生恰似戲文場,是非黑白莫逞強,頃刻一聲鑼鼓息,不知何處是家鄉。

* 能舉千斤之物,難抬一己之身;能看百里之遠,難省一己之過。

* 好勝必敗,務名多毀。

* 煩惱海出智慧珠,塵勞山長功德寶。

* 罪大莫過於憤怒,難能莫過於忍辱。

* 名心若淡何須隱,處世若愚不算痴。

* 過載者沈其舟,欲勝者殺其身。

* 善知識有義務告訴您是非,而沒有能力阻止您犯罪。

* 我人有過為人譏笑,則罪可除,不受天譴;若陰私己過隱而不發,人愈敬我,天愈罪我。

* 寬容己非,讓自心光明黯然失色。

* 當人決志揚棄錯誤,斷除非分的慾求時,便開始了少分心安的真正人生。

* 上根利智者必須具備智力、信心,最重要的是要有九牛不挽的決心。

* 親蜜是敵對的開始。

* 因地不真,果遭迂曲。

* 恆心、毅力、意志力,加起來等於心力。

* 誰能構成社會人群的需要,誰就最重要。

* 凡是成功的人,做事都是鍥而不捨的。

* 健康是最佳的禮物,知足是最大的財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 貪欲、憎恨和無知是疾病的三大要素。

* 應學習智者:清除心靈的污垢,捨棄感官的享受,內心沒有掛。

* 國王有權決定賞罰,可惜不能決定自己的生死。

* 眾生是一群迷惑的演員。

* 整個世界看起來似乎是敵對的。必須獨自一個人走上遙遠的死亡之旅。

* 無羞取心,如烏鴉厚顏無恥,傷害他人而不反省,卻反過來說別人傷害他。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自大」是心靈的毒藥,「平等」是心靈的樂聲。

* 神通敵不過業力。

* 當你手中捉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 錢是相對的需要。當你有所需要時,它很重要;當你已經夠用了,錢放在銀行裡,剩下的只是一個數目字而已。

* 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 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用無住心來處世,用菩提心契佛心。

* 毅力過人的人和上帝一樣,常常創造「奇蹟」。

* 「不可能」往往是不想改善事情的擋箭牌。

* 財富不屬於擁有它的人,祗是屬於享受用它的人。

* 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珍惜」,縱使他貴為一國之君,也是一樁不幸。

* 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騙你一時,它卻騙你一輩子。

* 若人靜坐須臾頃,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

* 未行就說難,猶如是自己在前面放了一塊絆腳石。

* 愚痴之人毫無忌禪地恣情放逸;但聰明的人,保持努力不懈,視勤奮為無上珍寶。

* 一般人,喜樂中卻隱藏著悲傷。

* 人能不斷的沈思、暝想,而苦心研究人生的真諦,非聖即賢。

* 妳如有宮廷的住處,仙女的貌美,被人喜愛的青春,「無常」一到,它又代表什麼。

* 佛陀修道時,曾下過這樣的決心:「縱然血會涸,肉會爛,骨頭會腐朽;若不證道,我絕不起此座。

* 追求法即是追求真理。應如渴者求水,饑餓者求食一般。

* 一個人在臨終時,面對萬般的劇苦,還能安詳的進入涅槃;除了聖人外,沒有一個凡夫能夠做到。

* 應依靠自己心中的燈明,不要依賴他人。

* 心中有真理的人,應當相和、相敬,不可爭執。

* 每一個人的本來面目的菩提不是肉體。

* 眾生有無限的迷惑,佛陀有無限的慈悲。

* 不殺生之功德,令眾生長壽。

* 壞孩子,父母總是比較操心;對於罪業愈深重的眾生,我們更應特別寬恕憐愍他。

* 太陽昇,黑暗滅;智慧出,煩惱除。

* 佛陀所說的永恆的法中,絕無虛假。

* 世間如火宅,並不安穩。眾生被愚癡所包圍,被瞋、嫉妒、偏見,諸煩惱所狂亂。

* 眾生只管世間樂,而未具洞察其災害的智慧。其實這個世間乃是充滿痛苦的恐佈之地,老、病、死的火焰一直燃燒不息。

* 凡夫長期徘徊在迷惑之道而無休不止。

* 天下治亂,在於家庭中,操之有道與否。

* 誠-可以終身奉為圭臬,而從不妄語開始做起。

* 智人畏懼苦因,痴人畏懼苦果。

* 把批評人家的時間,拿來反省自己,才有改進的一刻。

* 上帝講「我」就是真理、道路,佛講「無我」才是真理、道路。

* 待人不可任己意,當順人情;處事不可任己見,當順事理。

* 活在別人的掌聲中,經不起考驗。

* 生命就是一口氣。

* 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 每一種創傷都是成熟的過程。

* 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煩惱會比較少。

* 心安的特徵-對於每個人、每件事越看越順眼。

* 掌握機會布施,是有福之人。

* 以業為田,心為種,覆無明之土,潤貪愛之雨,澆自我之水,增長邪見,而產生迷惑。

* 迷妄的世界,不外就是唯心所現的心影而已。

* 世間有三種主張佛不贊成:一、切皆是命運。二、一切為神所創造。三、一切事物無因而生。

* 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了解事實,便會歡喜的接受它而不恐懼。

* 一切萬物由因緣所成,其本身的本性無實性,故說非有;又由因緣所成之故,並不是無,故說非無。

* 事物平等而無差別,稱為空。

* 心垢是無明的本質,我執是眾苦的根源。

* 無明像一陣風,唯有虛空掌握得住它。

* 若持熱惱之心,欲入清涼之界,猶披麻而度火,古今未之有也。

* 得意莫忘失意時。

* 過謙多詐,過默藏奸。

* 待人禮儀,當以親切溫和為宗。

* 百善孝為先。

*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 我們確實有如是優點,也要隱藏幾分,這叫作涵養。

* 無事莫把閒話談,事非往往閒話生。

* 寧可終歲不讀書,不可一日近小人。

* 身敗名裂,錢財居半。

* 若要臨死不動心,必須平生看得破。

* 超世之才不一定勝過堅忍之心。

* 人若不誠,一事無成。

* 一念容忍,無量福田。

* 多言不可與遠謀,多動不可與久處。

* 須就近有道之士,早謝卻無情之友。

* 江湖險,人心更險。春冰薄,人情更薄。

* 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
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
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 嫉妒勿起於心,纏言勿宣於口。

* 沒有自助心的人,上蒼並不保佑他。

* 四十歲的人,要對自己的貌相負責。

* 為微不足道的小事傷神,人生實在太短促。

* 「希望」是窮人最易得到的快樂。

* 拿破崙說:在他的字典裡沒有「難」字。

* 教你唱一首「萬空歌」
天空空,地空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墮為誰功;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

* 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

* 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莫逼人太甚。

*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 勤儉的人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懶惰的人說:「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 身心雖然會遭破壞,但佛性卻不至于破壞。

* 在無窮盡的輪迴之間,若將一個人燒掉的骨灰堆積起來,則比山還要高;若將其間他所流的眼淚收集起來,則比海水還要多。

* 誓言還是經不起欲望的誘惑。

* 看不破,放不下,又如何?

* 在你面前傷害別人的人,也一定會在你背後攻擊你。

* 懂一半的人,有時候比全部不懂的人更糟。

* 就算是最低微的工作,也應當作是神聖的。

* 因果不會虧欠我們什麼,不要抱怨。

* 要在「耐煩」這兩字上好好下功夫。

* 說話小心比雄辯好,措辭適當比恭維好。

* 在公園裡,特別凸出的樹枝,明天一早將被人剪掉。

* 最有價值的人,最易招人之謗;最鮮美之果實,最易受鳥之啄。

* 聆聽痛苦帶來的教訓,痛苦反而帶給我們相當的意義。

*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 條條大路通羅馬,事事無礙歸一心。

* 珍惜你所有的一切,然後可以去做你所想做的。

* 內在的寂靜不是理想化,也不是哲學化的幻境。它是實實在在可以感受出來的,它才是我們真正的主人。

* 高尚的德行,像山谷一樣,匯聚萬流,吐納百川-「上德若谷」。

* 不作個人崇拜,不迷信權力,不一味逞強,不一意孤行,不圖一己之私,不求一時之快。凡事知道如何和諧與均衡的道理,可以長壽。

* 讓存在於佛陀中的”那顆心”也能存在於你的裡面。

* 倘若你施捨給他人的,是個生命永恆向上發展的智慧,這才是根本性救助的意義。

* 沒有治不好的病;駭怕的心理,才是驅使你走上絕望的魔鬼。

* 我們要告訴自己:「我即是法王,法王即是我。」如是觀者,一切業障如釋冰銷,萬法唯心所造故。

* 心一有了新的模型,人生的體驗也將隨之而變。

* 如果你每天能吶喊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現心念有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

* 心靈要表達也就是所謂表情,永遠是站在人生的前頭,所以不要給人家「壞臉色」看。

* 處處以惡意面對別人的結果,將會自造了無數的不調合狀況來苦悶自己。處處以平等心、虔誠心來發現別人的美點,你將與天地間的一切和諧。

* 希望你常對自己說:「聞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這幸福之外再沒有別的了。」

* 心中的描繪乃是物質形相化的基本條件,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 如果一個人的腳踝是站在堅硬的岩石上,根本就不會跌倒;心中定位在真理的智慧中,也永遠不可能迷惑。

* 唯有真理才能叫人獲得真正的自由。

* 「肉體就是我」乃認賊為父。

* 真理的作用,在淨化我們的心念。

* 肉體祗不過是我們的心念所投射的影子,根本無實體。

* 維摩經上說: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起。

* 苦、樂,其實都是人們的一種錯覺。

* 人生最後的敵人-死亡,我們必須加以克服。

* 面隨心轉。心有所變,形相也將隨之而變。

* 克服妄念,便克服了一切困難。

* 但無愧於良心,豈能事事盡如人意。

* 戴上白紗(結婚),前途茫茫。

* 人應及早悔悟,猛省回頭,適可而止,免生憂患。

* 為政不在多言,但司法契以輔天下。

* 大自然「主宰者」不邀功、不佔功、不恃功、不居功的作風,其功績反能光芒四射,照耀人間,長留在人類虔誠的尊敬與信仰的心靈上,不被抹去,永垂不朽。

* 多虛不如少實。大丈找,應直下床歇,頓息夢緣,超生死流。

* 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 「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說法不應機,皆是閒言語。

* 禪-了了了時無可了,玄玄玄處直須呵。

* 悟-事事通兮物物明,達者聞之暗裡驚。

*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 人多隨情互執,執即相違;法本稱理互通,通即互順。

* 參!分明一樣窗前明,纔有梅花便不同。

* 於色自在,一切融通,是禮,是自由。於心自在,無所不照,是智,是平等。

* 不仁的君主犧牲個人的德譽來增加自己的財富。

* 只有明君,能把蔽賢忌才的人放流出去。

* 見到賢才而不薦舉重用,這便是怠慢;見到壞人而不予以黜退驅之遠離,這便是過失。

*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一隻小鳥尚且知道選擇個好地方來棲止,何況修行人,能不找個善知識依止嗎?

* 「誠其意」的意思是說:自己不要欺騙自己。

* 「誠其意」要像厭惡腐敗難聞的氣味,要像喜愛美好的顏色一樣的發自內心。

* 有錢的人把自己的房子裝飾得漂亮;有德的人把自己的身心修養得很好。

*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要像有十隻眼睛在盯著自已,有十隻手在指著自己。

* 愚痴的人,老是看不到自己的缺失,更聽不到別人的建言。

* 討厭一個人,但卻能知道他的優點-具有這種修養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 先使自己沒有惡行,然後再禁止別人作惡。

* 如果一切好惡都出於一己偏私而違反民心,就要被天下的人所誅戮。

* 以不合情理的話待人,別人也會用不合情理的話來回答你。

* 流亡的人沒有可作寶貝的事物,只把「仁愛」和「相親」當作寶貝。

* 只有大公無私的仁人,才能熱愛好人,才能嫉惡痛絕那些壞人。

* 國君治國有個不變的法則:行事忠信,一定得到民眾的擁戴;驕傲放肆,一定失掉民眾。

* 心靈若能集中,就會產生很深的滿足感。

* 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恐懼,而最大的恐懼卻源自於死亡。

* 在佛法,你將找到了今生和來世生命偉大的真理,以及世俗生命的理想。

* 淨化我們的心靈變為純淨的意識,就能切除生死輪 的死結。

* 真理的追求者,心中都充滿了謎樣的疑慮,並對最終的真理找尋最純正的證明。

* 品嚐到永恆不朽的悟境後,聖者不再為世俗的束縛所困惑。

* 如果一個人走到荒野,過單獨孤寂的生活,他將發現他的慾望會令他瘋狂,因為他無法將心放下。

* 明心見性,無法經由我們的感官覺受到。

* 一個為最高的真理準備隨時犧牲生命之人,當他面臨死神時,也毫不懼怕。

* 只要客人沒有受到親切的招待,家中所準備的東西,將失去意義。

* 在天堂裡的生命如果沒有獲得解脫的無上知識,活著也是沒有什麼價值。

* 如果無法獲得最高的智慧,長壽代表什麼呢?

* 長時間的快樂終歸於單調、枯燥與無聊,伴隨而來的是沮喪、痛苦等結果,一般人都有這種經驗

* 人就像一頭被栓在柱子的野獸,為業力所束縛。

* 貪婪五欲,將成為世俗陷阱的犧牲品。

* 擺脫不了感覺的範疇,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

* 心靈被無知所蒙蔽的人,終日沈迷於財富和所擁有的一切中,就像孩子醉心於玩具一樣。這些愚蠢的孩子落在死亡的陷阱裡,一再受到死神的支配。

* 人不斷的掉入死亡的陷阱,無法超越黑暗的範疇,在生死海中不斷的浮沈。

* 認為父母是人類生命的創造者,是項很嚴重的錯誤。父母只是一項工具,生命藉其而得以彰顯。

* 科學的實驗及邏輯的討論,無法顯示出最高的真理,因為它們有一定的範疇。

* 清淨圓明的自性是超越了變化和進化的。

* 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掀開無明的面紗。

* 絕對的真理,超越了一切的現象而存在,更無法用語言、文字來表達。

* 世界就像是一幅抽象畫。在裡面我們看到一切我們想看的東西。

* 絕對的本體是超越了相對的變動。

* 我們稱之為時間的這個名詞僅是測量的代用品;真正的「時間」是唯一的且不分割的。

* 當我們了悟了宇宙絕對的本體,我們就在永恆的本體中擴大,並且,充滿了神聖的光輝。

* 安住於在永恆的喜悅中,生命便分分秒秒都在享受永恆的甘露。

* 是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讓自己受到懲罰或得到獎賞好人,這是愚不可及的事。

* 放逸於感官刺激者,猶如飲鴆(毒)止渴,應戒慎處之。

* 一個人寧可死上千百次,但卻不可在無知的狀態卑賤的活著。

* 生死就像硬幣的一體兩面,所冠的名稱不同,事實上卻是相同的事。

* 鐵石般的壁壘把人禁錮在自我中心裡,直到他放棄由罪惡所製造的世界。

* 不生不死的本體是超越了開始和死亡。

* 所謂「無生」,因為它無法思及他生於何時。

* 「死亡」是一個啟示者,一個引導和火炬的傳遞者。

* 「死亡」是身體而非靈魂的習性。它是環繞著生命的悲劇。

* 地球上的每件事物都很膚淺和短暫。

* 未見性人說見性法如同以盲引盲。

* 失去了明辨的能力,則真理、善良幾乎都不起作用。正如一個沒有武裝的士兵卻走上戰場。

* 對未來或死後的生命,可能會產生和面臨的狀況而心理毫無準備的人,無疑是以雙手自掘墳墓的笨人。

* 勤於還債,債主必定為之感動。

* 與其說上帝創造人類,不如說人類創造上帝。

* 話說多了,會破壞心的原態,使你失去安詳。

* 真正的開悟,就是認知、肯定自己,找回迷失的自己,完成了生命的覺醒。

* 人生儘管猶若一注濁水,讓它定下來,總會澄清的。

* 心不平,氣不和,決無理智可言。

* 慈母的心是兒女的天堂。

* 一切在感覺層面和心智層面的現象,最終都為絕對的本體所吞沒。

* 人藉著性格創造了自己的命運和未來。

* 所謂業力指行為、思想和慾望。

* 雲層可能會擋住太陽,但太陽絕不受影響;人有迷糊的時刻,但佛性卻不受左右。

* 我們的內在包含了兩部份-一個是永恆絕對的大我,不生不滅的本體;而另外一個則是小我-自我,它是思考者,享受者和痛苦者。此兩者之間的關聯好比是太陽與它的影子。

* 失去控制的心靈,就好比是雙翼受傷而無法飛翔的鳥兒掉入河裡,隨波逐流陷入痛苦的深淵。

* 一枝嫩竹很容易彎曲成形,但是竹節長組後,就很難再加變形。

* 一個受過本性悟道的人,任何外力也不可能改變或扭曲他正知正見的看法。

* 盲目的迷信上帝是自我可憐的慰藉,在解脫道上產生不了幫助。

* 信仰必須伴隨著正確分別的知識,盲目的信仰不僅沒有幫助,同時也是了悟道上的障礙。

* 一切的知識源自於至高無上的本體。

* 世智辯聰的知識有其極限,並且還摻雜了無知。

* 把解脫看作是死後的生命中才能得到,是一項嚴重的錯誤。解脫是現在的課題。

* 人是自己命運的設計者。

* 慾望是轉生之母。

* 悟道時,心靈的束縛消失了,一切的疑惑也都煙消雲散。

* 由於無明力量的作用,我們把繩子看作蛇,在沙漠中把海市蜃樓看成水。

* 慾望就是死亡,無欲即是解脫。

* 智者將心靈從粗鈍的物質世界收回,專注於宇宙中不生不滅的本體。

* 只要活在無知的黑暗中,我們就會有「我的」和「你的」這種念頭。

* 了解永恆真理的人,就不會為任何的生離死別而哀傷;因為生離死別是必然的。

* 去掉心中所有的欲望和情慾,純然寂靜現前,短暫的生命就會成為永恆不朽。

* 修行之路崎嶇難行,唯有親近開悟者並獲得他的恩典與眷顧,才能排除所有障。否則,就像在鋒利的刀鋒上行走般的危險。

* 死亡只是整個生命過程中的一個逗點而不是句號。

* 死亡是一種莊嚴體驗,無人可以避免的改變。

* 修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

* 聖者:不賭惡而生嫌,不觀善而勸措,不捨智而近愚,不拋迷而就悟。

* 一匹驢子吃再好的草也不會成為一匹駿馬;用執著分別心修行,再大的精進也不會成佛。

* 明智者:見好就收,不能執迷不悟。

* 所有的病患,醫生最難治;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最難度。

* 不怕虎有三張嘴,只怕人有兩樣心。

* 人為生而生活,不是為生活而生。

* 一般只知求生,卻不知還有比生更重要的事。

* 多言不如多知。

* 觀人於臨難,觀人於酒後,觀人於忽略,觀人於臨財。

*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言語以減少為直截,待客以至誠為無養。

* 功不成於成之日,禍不患於患之時。成功並不是偶然出現在成功的那一天,因為早就下過苦功,所以有今日的成功,善因得善果。禍患並不發生於禍患的當時,因為早己經種下禍患的因,故有今日禍患的果-禍因得禍果。因果絲毫不爽故。

* 愚人雖終其一生親近賢者而不知真理,猶如不知匙中羹的美味。

* 智者輕蔑學問,愚者崇拜學問,唯有識者才能真正活用的學問。

* 開眼忙妄想,閉眼忙夢想。

* 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

* 世間人善變,每每昨是而今非,己是而他非。

* 有信仰的人最富貴,具道德的人最安樂,肯修行的人最安心,有智慧的人最可敬。

*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為償宿劫願,慷慨赴前程。

* 知妄想為空,妄想即是般若;執般若為有,般若即是妄想。

*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 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萬法皆從心生,心為萬法之本。

* 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

* 但隨時隨處息業養神,增長聖胎,顯發自然神妙,此即是真悟、真修、真證。

* 無欲即是喜悅。無欲於萬物即擁有萬物。

* 覺醒時,夢即不再;開悟後,宇宙的幻相亦將消失。

* 尋求開悟-就像人生類生病時,不停的尋求良醫,直到被治癒為此。

* 當我們接受愛與恨兩者觀念,並且不使心靈受影響,寧靜和平就降臨了。

* 瞭解到真愛就如同太陽的升起,心靈也會像蓮花般的盛開。

* 讓一般人去想像一個無形無相的清淨本性是很困難去。

* 用妄想的推測,想去了解聖人的內在,那是不可能的事。

* 自性並非由慾望所創造,而是像無垢的明鏡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 當悟道時,一個人看這個世界,就如掌中之蘋果,清清楚楚。

* 幻想是罩住真理的面紗。

* 任何經由感覺和心靈學來的東西皆屬無知。

* 人類的心靈百分之九十都在混亂之中。

* 我們從生生世世以來一直重覆的做著同樣的事情。沒有聞到佛法訊息的人,生與死只是物理、化學變化而已。

* 世界上最困難的工作就是控制心靈。

* 有生就有死,換言之,出生就是走向死亡。死亡是一定的,並且永遠的等在那兒。死神每天都在唱同一首歌:「我總有一天等到你。」

* 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

* 水壺壞了,但是水壺內的空氣卻不會受損傷。肉體死了,但靈魂(神識)卻不死。

* 生命不是一種負擔,但是由於自我的迷惑,結果把它變成了一種負擔。

* 死亡是唯一不能與他人共同分享之事。

* 當心靈的妄想停止作用後,外在的世界也就停止。

* 沈默不語是一種嚴格的自制工作,能控制說話的慾望。

* 悟道就是要令心靈不受諸般習氣的束縛。

* 如果說因果業力或命運是我們生命的唯一主宰,那麼我們又何必去追求解脫的真理;我們將任命運擺佈,但是,我們並不會那麼愚蠢。

* 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去體悟真理;否則就會像鸚鵡一樣,在早上說早安,在晚上也說「早安」,而不知早安為何義。

* 沒有悟道的眾生,就像在黑暗中持著一根蠟燭,沒有點燃卻對別人說:「跟著我走。」

* 我們生命的每一剎那,就像是一顆顆的穀粒;而時間就像是一隻飢餓的鳥兒,快速的啄食每一顆穀粒。穀子被吃完了,鳥兒也飛走了。

* 某些宗教既以允諾給與得救,卻又以地獄受苦做為威脅。對於可怕的問題和現前人類受痛苦折磨的情況,並沒有提出合理的解答。

* 我們一定得從宗教的偏見中解脫出,才有自由可言。

* 悟道的聖者,宇宙間處處都是永恆的喜悅;但是對無知的人而言,處處都是痛苦和不幸。

* 聖人親自悟證的言語,對修行者的心裡必將產生深刻的衝擊。

* 靜坐是一種加速分析、了解和探討整個意識的方法。靜坐有益心靈。

* 吾人在心靈的生活裡,自己製造出各種的慾望、感受和情緒等難以處理之予盾和衝突。

* 預感和神通-就算是真的-這些都是造成心靈散亂的原因,必須完全的加以捨棄;也只有如此,才能清淨本有的自性。

* 了悟到真理是無法言說的,因為真理之重量超過了心靈和語言所能負荷的範疇。

* 我們是自己命運製造者,是自己行為的主人和執行者,同時也是自己行為的受難者。

* 由於愚味無知,我們把今生短暫的生命誤認為是生命的全部。

* 受無知蒙蔽的人是無人能幫上忙的。

* 只要一個人尚置身於無明的黑暗中,他就會不停的徘徊在迷途上。

* 願意過著成為自己感官慾望奴隸的人,將會遭受到一切生命的痛苦。

* 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導演,能夠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

* 笛子為何能吹出如此美好的曲調?因為笛子內部是「空的」。悟到「空性」的人,也能吹出生命真正的喜悅。

* 明心見性,是生命中唯一真實的生命。

* 一個在行為上違反自己良心的人,在今生和來世都會遭受痛苦的折磨。

* 如果我們有聆聽良知的召喚,那麼它將賜予我們無比的寧靜。

* 業力是心靈上的污染。

* 悟道的聖者,擊潰了死亡大軍,享受永恆不朽的喜悅。

* 把你從虛偽的錯誤中移開,你將會發現「真我」到底是誰。

* 由於執著,我們經常遭受不幸。

* 一般人認為的不執著、不動心,即是逃離此惱人的世界而住到山洞或森林裡。這僅是膚淺的看法。

* 從不收回自己意見的人, 愛自己甚於愛真理。

* 如心一惡, 萬惡便從之而生。

* 聰明人的嘴藏在心裡, 愚蠢人的心擺在嘴裡。

* 身乃招苦之本, 厭乃得樂之基。

* 罪福由心而分, 果報由心而異。

* 有求必苦, 慾令智昏。

* 知世無聖賢之士, 由世少聖賢之母之所致也。

* 沈默不是怯弱, 它代表透視。

* 人總是要活下去, 但要知道為什麼要「活」。

* 多寬恕別人, 慢慢的便會發現自己的優點。

* 「寬恕」, 不用於「無恥之人」。

* 人生是一場虛偽飄渺的戰場, 何必太計較呢﹖

* 學佛是讓你更懂得關心自己, 照亮別人。

* 做了一件完美的事情, 不須沾沾自喜; 做一件別人辦不到的事情, 也不要有優越感;如此就能得到心底安詳。

* 不做良知不應為之事, 如此, 就能無愧無怍, 心安理得。

* 宰制官能, 懲治我慾, 才能獲得安詳。

* 迷叫做靈魂, 悟叫做本性。

* 一個以說話為興趣的人, 不能修行。

* 單靠吃素不能成佛, 牛也是吃草的。

* 智慧才是成佛之因, 吃素只不過是慈悲心的培養而已。

* 修行的主要目的, 就是要讓那些陰暗、見不得人的、以及心的陰暗面曝光。

* 當手指指向別人錯誤時, 有三個指頭朝向自己。

* 一個人沒有這麼壞, 你一直毀謗他, 他不會下地獄。一個人沒有這麼好, 你一直讚歎他,他不會成佛。

* 凡夫就是「凡」字中多了一顆心。若能無心即能超凡入聖。

* 忍辱是修身養性的根本。能忍即有德, 人見生歡喜, 亦可感化他人。

* 認為自己醜的人, 一直化粧掩藏自己, 反而告訴了別人:「我的缺點在這裡」。

* 巴黎香水滿庭芳, 戒定真香遍十方。

* 處在充滿仇恨的人當中, 不懷絲毫恨意, 那你己入佛門了。

* 布施不是為了回饋, 是為了昇華自己的內在。

* 聖人能「不二過」。我們不能做到, 但學習「不三過, 不四過」。總之, 一定要改過。

* 以無我, 無人, 無眾生, 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能成就佛道。

* 禪不是告訴我們屎尿是玫瑰花。而是屎尿是屎尿, 玫瑰是玫瑰。

* 找一個「滔滔人世, 不受人惑的人」很難。找一個不受「己惑」的人更難。

* 人不怕才力不夠, 卻怕志向不立。

* 接受忠告, 實即增加一己之能力。

* 巧偽, 不如拙誠。

* 錯誤最多者, 莫過於不承認錯誤的人。

* 採納一個人所說的話是不安全的, 但如果徵求許多人的意見, 危險更大。

* 不要管批評者的話, 世人還從不曾為批評家立過像呢。

* 當你腸枯思竭之時, 先忘掉你在做什麼; 如此, 你會做得更好。

* 必須用「無分別心」, 慢慢才有辦法了解什麼是「本性」。

* 心是活動的, 本來就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心的本能。

* 要在眾生心中, 觀察宇宙的真理。

*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 身到半山須努力, 要登崖頂莫辭勞。

* 迷時師度, 悟時自度。

* 宇宙萬有是為靈性而存在, 並非靈性為宇宙萬有而存在。

* 宇宙萬有存在的真正理由是為了教育這個靈性得到真理。

* 被慾望征服之人並非「可恥」, 而是「可憐」。

* 每一個人一定有這種經驗—不管做了什麼夢, 一覺醒來, 都不存在了。

* 當你有煩惱時, 要自己消化它, 而不要輕易地將他釋放給他人; 否則你將擁有更多的煩惱。

* 人是一種自尋痛苦的高等動物, 主要原因是有了錯誤的看法, 作繭自縛。

* 人因為無知而做出殺生、偷盜以及其他種種殘酷的事, 當然受苦是一定不能免。

* 世間的人, 人情薄如紙, 不知相親相愛, 而且共諍無謂的事。在劇惡苦惱之中,各自勤於工作, 才得以勉強地過日子。

* 貪求名譽、財富與色欲, 有如小孩子舔塗在刀刃上的蜜。

* 精進求道雖然很苦, 但無求道心的人更苦。

* 若心污濁, 則行為就污穢; 行為污穢, 就不能避免痛苦。所以淨心慎行是修道的要點。

* 心不動, 憎怒之語不出我口, 以有同情與哀憐的慈愍心包涵他人。

* 壞人的特質是不知有罪, 不想停止犯罪, 且不願知道有罪。

* 真正求道的人, 常持著堅強的覺悟向前邁進; 就算遇到了嘲笑、毀謗的人, 亦不因此而動心。若有人以拳打, 以石擲, 或以刀劍斬殺, 亦不因此而起瞋心。

* 萬物皆無常, 有生必有滅; 不執著生滅, 寂靜安樂生。

* 何以息謗, 曰無辯; 何以息怨, 曰無爭。

* 「自私」者的心田裡, 栽不出「同情」的花朵來。

* 真實的悟, 只是生命的覺醒, 只是認知了原本自心, 即原本的自己。

* 真理只能發現, 不能創造, 發現了就是「見性」。

* 悟的究竟處只是「自他不二」「生佛平等」的「一心」罷了, 並不神秘。

* 三種話不能聽:一、著私恩, 不知大體, 婦人之言也。二、貪小利, 背大義, 巿人之言也。三、橫心所發, 不知禮義, 野人之言也。

* 琴弦調得太鬆, 則琴不鳴; 琴弦調得太緊, 則琴易斷。琴弦調得適中, 則聲音悅耳。

* 過與不及不得中庸。凡事適可而止, 見好就收, 能得自在。

* 當你看不到別人的缺點時, 你就能從別人的行為、語言、思想中得到無限的智慧。

* 隨順他人的意見, 會得到與他人和諧的相處。

* 一分耕耘,不一定有一分收穫。但是, 沒有耕耘,一定沒有收穫。因此, 仍然要耕耘。

* 勇於承擔, 是一份動人的力量。

* 你要真幫助一個人, 絕不要想這個人對你的態度會如何﹖

* 「慈」能與樂, 「悲」能拔苦,「智」契真如, 「慧」與方便, 若說這個, 我也慚愧。

* 憂思和沮喪是生命的殺手。

* 誕生和死亡同時表演。他們在一起表演。他們的遊戲是和諧的遊戲, 而常常是在生命無限廣闊的胸膛上表演。

* 用一顆感謝的心可治好萬病, 這是信仰真理者的體驗。

* 性格暗淡與不懂調劑情感的人比較容易罹患肺癌—這是名醫衷心的警告。

* 不單是我們全身的細胞, 大凡存在於宇宙間任一角落的物質, 雖然微細到最少的一點,依然會受到心力的影響。

* 把思想、心力、念力單純化, 病就會減少。

* 領悟了生命的真象, 奇蹟就在你左右。

* 不要期望不正當的成就。

* 敵人的侮辱有時也能矯正你的錯誤。

* 貧而無怨難, 富而無驕易。

* 地上有兩苦, 貧窮苦, 病死更苦。

* 莫交揮霍無度之友, 莫信自命不凡之士。

* 一犬吠影, 百犬吠聲。

* 未察秋毫, 聞風就是雨, 以訛傳訛, 壞人名節, 其罪更甚於殺人。

* 知其善而守之, 錦上添花; 知其惡而不為, 轉禍為福。

* 凡責人甚於責己, 不足與同謀共事。

* 喜怒不分輕重, 笑罵不審是非, 痴之極矣!

* 心者貌之根, 審心而善惡可見; 行者心之發, 觀行而禍福可知。

* 出納不公平, 語言多反覆, 必是小人奸貪之輩。

* 虧人是禍, 饒人是福。聖賢言語, 神欽鬼伏。

* 口說不如身逢, 耳聞不如目見。

* 利刀割體痕易合, 惡語傷人恨難消。

* 一人傳虛, 百人傳實。

* 人貪志短, 馬瘦毛長。

* 只是事來不受, 一切法「不受」, 即是本來面目。

* 賢婦助夫貴, 惡婦壞家門。

* 君子安貧, 達人知命。

* 富貴定要安本分, 貧窮不必枉費思。

* 平生只會量人短, 何不回頭把自量。

* 滅卻心頭火, 勝點佛前燈。

* 見善如不及, 見惡如探湯。

* 鐘不扣不鳴, 人不勸不善。

* 惡人自有惡人磨, 莫為惡人記心仇。

* 世間好語佛說盡, 天下名山僧佔多。

* 凡事要好, 須問三老。

* 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 若爭小利, 便失大道。

* 百世修來同船渡, 千世修來共枕眠, 務請珍惜因緣。

* 枯木逢春猶再發, 人無兩度再少年。

* 雷霆之怒盡當息, 虎狼之威人不同。

* 去時終須去, 再三留不住。

* 黃河尚有澄清日, 豈可人無得運時。

* 寧向直中取, 不可曲中求。

* 藥能醫假病, 酒不解真愁。

* 水太清則無魚, 人太緊則無智。

* 多少少年亡, 不到白頭死。

* 發心如初, 成佛有餘。

* 渴時一滴如甘露, 醉後添盃不如無。

* 久住令人賤, 貧來親也疏。

* 貧居鬧巿無人識, 富在深山有遠親。

* 逢人且說三分話, 未可全拋一片心。

* 馬行無力皆因瘦, 人若風流定必貧。

* 木有根則榮, 根絕則枯; 魚有水則活, 水涸必死;燈有膏則明, 膏盡則滅; 人有真精則壽, 精竭則夭。

* 賭—-嬴了乘興而往, 不分晝夜。輸了捨命再來, 那顧饑寒。

* 開賭之家, 每多橫禍。噬人血肉, 破人家產, 因果循環, 必遭天譴。

* 無位非賤, 無恥乃為賤; 無子非孤, 無德乃為孤。

* 把自己太看高了, 便不能長進; 把自己太看低了, 便不能振興。

* 誠心待人, 人或不諒, 而歷久自明, 不必急於求白也。

* 能甘淡薄, 必是有為之士; 不染紛華, 方稱傑出之人。

* 性情執拗、個性古怪之人, 不可與謀事也。

* 知過能改, 便是聖人之徒; 責惡太甚, 終為君子之病。

* 甘受人欺, 定非懦弱; 自謂有智, 終是糊塗。

* 人犯一「苟」字, 便不能振; 人犯一「俗」字, 便不可醫。

* 外無所求, 內無所著, 悟道近矣。

* 敦厚之人, 始可託大事; 謹慎之人, 方能成大功。

* 纔覺己有不是, 便決意改圖, 此立志為君子也; 明知人議其非,偏肆行無忌,此甘心為小人也。

* 身不飢寒, 天未嘗負我; 學無長進, 我何以對天。

* 和為祥氣, 驕為衰氣; 善是吉星, 惡是凶星。

* 自奉(享受)必減幾分方好, 處世能退一步為高。

* 守身必謹嚴, 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 養心須淡泊, 凡足以累吾心者勿為也。

* 觀周公之才不驕不吝, 今人有才何可自矜; 觀顏回之學若無若虛, 今人為學豈容自足。

* 令父母祖先蒙羞之事, 斷然不為; 令親朋好友傷心之語, 斷然不言。

* 富貴生禍端, 謙恭無大患, 衣祿有定數, 作善降吉祥。

* 矜字從矛, 伐字從戈; 自矜自伐者, 應戒之。

* 濫交朋友, 不如終日讀書; 誤用聰明, 不如一生守拙。

* 知道自家是何等身分, 則不敢虛驕矣; 想到他日是那樣下場, 則可以發憤矣。

* 天有好生之德, 可惜難救求死之人。

* 喪失良心, 禽獸不遠。喪失智慧, 愚痴現前。

* 教學生宜嚴, 嚴氣足以平躁氣; 但不可太嚴, 太嚴叛逆心易起。

* 心智敏快並非長處; 一個鐘擺的功能不在於快速, 而在準確。

* 「想」得好是聰明, 「計劃」得好更聰明, 「做」得好是最聰明而又最好。

* 處事有疑, 非智也, 臨難不決, 非勇也。

* 我們初起造成習慣, 之後習慣造成我們。

* 起初我們造「業」, 來世「業力」牽引我們。

* 以身為教, 以德為範; 如鎔金銅, 化傾入模中, 模直則直, 模曲則曲。大小厚薄,未入模之先, 已可預知, 況出模乎。為人父母應知。

* 心在名利船上的人, 身體想不搖是不可能的。

* 法的生命, 茁壯於光明磊落、無私無我的心田, 圓成於法的人格化的陶治、熔鑄。

* 眾生最可悲的事, 乃是生時擺不脫慾望的枷鎖、煩惱的纏縛; 死後拖著那以「業」為素材的靈魂出沒六道, 沈淪業海。

* 祝福是最高的施與。

* 燭的自白: 未改心腸熱, 全憐暗路人; 但能光照遠, 不惜自焚身。

* 自己不救自己的人, 佛也救不了他。

* 凡夫認為只有聖人才值得他尊敬, 聖人卻把每個人都當做聖人。

* 如果沒有困難等你解決, 要你的腦子幹什麼﹖

* 看破是真精進, 放下是真功夫。

* 活著就是為了眾生, 不要想到自己。

* 有勇氣自殺, 為什麼不拿自殺的勇氣繼續活下去。

* 靜坐, 然後知平日之氣浮。 守默, 然後知平日之言譟。 省事, 然後知平日之心忙。閉戶, 然後知平日之交濫。 寡欲, 然後知平日之病多。

* 無中生有造謗者, 造的是本身罪孽。

* 「善」是至寶, 一生用之不盡; 「心」作良田, 百世耕之有餘。

* 富貴家不肯從寬, 必遭橫禍; 聰明人不肯學厚, 必殀天年。

* 護體面, 不如重廉恥。博聲名, 不如正心術。

* 口中常「能許則許」, 知其德厚焉; 口中常「不滿抱怨」, 知其德薄矣。

* 妄動招尤, 太剛則折。 君子知進退, 柔而無傷。

* 勸少年—莫誇我能勝人, 勝於我者恒多。勸卑賤—莫怨我不如人, 不如我者甚眾。

* 戒怒惱、節色慾、調飲食、慎風寒、少言語, 可以延年。

* 西藏白教岡布巴大師在寶鬘集中發人深思的警句:
*欲念可能被誤認為信仰。
*戀著可能被誤認為慈悲。
*無思無慮可能被誤認為是無邊際的涅槃心。
*感官知覺 (或現象)可能被誤認為真實的剎那見道。
*一閃的見道可能被誤認為全體的證悟。
*假道學可能被誤認為真行者。
*心為形役的瑜珈師可能被誤認為大自在者。
*利己之行可能被誤認為利他之行。
*欺詐手法可能被誤認為審慎。
*騙子可能被誤認為聖者。

* 禪—知識如果不是自發的, 就不具任何價值。

*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 更須要宗教與人生觀的啟發。

* 一旦無常到, 方知夢裡人, 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

* 有愧之人, 則有善法。若無愧者, 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 諂曲之心, 與道相違, 是故宜應質直其心。

* 名聲、榮譽過重, 猶如大樹, 眾鳥集之, 則有枯折之患。

* 撒謊是罪惡的根源, 它使一個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 嘴裡出現臭味, 他所說的話,不為人喜歡, 而且受別人輕視。

* 佛前多劫興供養, 所積廣大之福德, 一念瞋心才興起, 盡焚彼福成灰燼。

* 佛教的忍辱波羅蜜需要忍讓、耐苦、堅毅和寬恕四種德行, 缺一不可。

* 懷怒難入菩提道, 故應修恕而慈悲, 大覺不由別處得, 惟依忍耐能獲之。

* 處一切境, 坦蕩無法、不憂不懼、不悔不謀、心懷慈恕, 此菩薩忍辱之道也。

* 菩薩一切悉捨, 心無貪著, 是名布施波羅蜜。

* 以心住空性的超脫境界來行入世的悲濟眾生之事業。

* 在某一時空中對某一類眾生所說之法, 並不一定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義。

* 最大危機, 就是投機。

* 觀天地生物氣象, 學聖賢克己功夫。

* 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 安詳是處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 易喜易怒, 輕言輕動, 只是一種浮氣用事, 此病根最不小。

* 涵養全得一緩字, 凡言語動作皆是。

* 心平氣和四字, 非有涵養者不能做, 工夫只在這箇定火。

* 定火工夫, 不外以理制慾。理勝, 則氣自平矣。

* 莫大之禍, 皆起於須臾之不能忍, 不可不謹。

* 逆境順境, 看襟度; 臨喜臨怒, 看涵養。

* 聰明睿知, 守之以愚; 道德隆重, 守之以謙。

* 若能常有懼心, 退一步想, 見益而思損, 技滿而思溢, 則免於禍。

* 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 偶一失謀而事倖行, 偶一恣行而獲小利, 後乃視為故常, 而恬後乃視為故常,而恬不為意, 則莫大之患, 由此生矣。

* 學一分退讓, 討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 減少一分福澤。

* 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畏者招禍。

* 殃咎之來, 未有不始於快心者, 故君子得意而憂, 逢喜而懼。

* 物忌全勝, 事忌全美, 人忌全盛。

* 富貴, 怨之府也; 才能, 身之災也; 聲名, 謗之媒也; 歡樂, 悲之漸也。

* 安莫安於知足, 危莫危於多言。

* 行己恭, 責躬厚, 接眾和, 立心正, 進道勇,手擇友以求益, 改過以全身。

* 心不妄念, 身不妄動, 口不妄言, 君子所以存誠。

* 內不欺己, 外不欺人, 上不欺天, 君子所以慎獨。

* 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一, 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一, 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

* 平生無一事可瞞人, 此是大快樂。

* 以情恕人, 以理律己。

* 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 須要刻刻檢點自家病痛, 蓋所惡於人許多病痛處, 若真知反己, 則己亦有之。

* 緩字可以免悔, 退字可以免禍。

* 處難處之事, 愈宜寬; 處難處之人, 愈宜厚; 處至急之事, 愈宜緩。

* 人之謗我也, 與其能辯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 與其能防, 不如能化。

* 受得小氣, 則不至於受大氣; 吃得小虧, 則不至於吃大虧。

* 任難任之事, 要有力而無氣; 處難處之人, 要有知而無言。

* 激之而不怒者, 非有大量, 必有深機。

* 處事須留餘地, 責善切戒盡言。

* 責善, 要看其人如何, 又當盡長善救失之道。

* 愧之, 則小人可使為君子; 激之, 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 便是損陰騭處。

* 凡勸人, 不可遽指其過, 必須先美其長, 蓋人喜則言易入, 怒則言難入也。

* 善化人者, 心誠色溫, 氣和詞婉, 容其所不及而諒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體其所不欲。

* 修己以清心為務, 涉世以慎言為先。

* 律己宜帶秋氣, 處世須帶春風。

* 群居守口, 獨坐防心。

* 謙卦六爻皆吉, 恕字終身可行。

* 盛者衰之始, 福者禍之基。

* 以虛養心, 以德養身, 以仁養天下萬物, 以道養天下萬世。

* 存心養性, 須要耐煩耐苦耐驚耐怕, 方得純熟。

* 氣忌盛、 心忌滿、才忌露。

* 意粗性躁, 一事無成; 心平氣和, 千祥駢集。

* 步步占先者, 必有人以擠之; 事事爭勝者, 必有人以挫之。

* 度量如海涵萬育, 持身如玉潔冰清, 襟抱如光風霽月, 氣概如喬嶽泰山。

* 心思要慎密, 不可瑣屑; 操守要嚴明, 不可激烈。

* 大著肚皮容物, 立定腳跟做人。

* 聰明者戒太察, 剛強者戒太暴。

* 以淡字交友, 以聾字止謗, 以刻字責己, 以弱字禦侮, 居安慮危、處治思亂。

* 怒宜實力消融, 過要細心檢點。

* 必有容德乃大, 必有忍事乃濟。

* 強不知以為知, 此乃大愚; 本無事而生事, 是謂薄福。

* 白香山詩云:我有一言君記取, 世間自取苦人多。

* 處事大忌急躁, 急躁則先自處不暇, 何暇治事。

* 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 做事必先審其害後計其利。

* 以仁義存心, 以忍讓接物。

* 只要學吃虧, 便學會一切。

* 喜聞人過, 不若喜聞己過; 樂道己善, 何如樂道人善。

* 德盛者其心和平, 見人皆可取, 故口中所許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 見人皆可憎, 故目中所鄙棄者眾。

* 持身不可太皎潔, 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 處世不可太分明, 一切賢愚好醜要包容得。

* 精明須藏在渾厚裡作用, 古人得禍, 精明人十居其九, 未有渾厚而得禍者。

* 攻人之惡毋太嚴, 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 當使其可從。

* 己性不可任, 當用逆法制之, 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 當用順法調之, 其道在一恕字。

*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 君子恥聞小人之過。

* 怠於今日者, 則明日更難矣。

* 煩惱好比嬰兒, 它們藉養育才成長。

* 內部有了無瑕疵的心靈, 外表才會發出閃爍的光明。

* 深窺自己的心, 而後發覺一切的奇蹟在你自己。

* 對於驕傲成性的人, 世界有如一隻破鐘, 只有不合調的噪聲, 不能產生悠揚的音樂。

* 享受自己的生活, 不要和別人比較。

* 人們常是應退時不退, 等到要退時, 卻又無法退出來。

* 過去事能丟則丟, 現在事能了則了, 未來事能省則省。

* 倘若對他人品評不當, 還不如一語不發的好。

* 當你追憶往昔, 也正是遺失現在的時候。

* 自我意識強的人, 會活得很辛苦。

* 傷到別人的自尊心, 再好的建議也無效。

* 放下就是智慧, 智慧就是力量。

* 眾生皆有佛性, 所以我們要信佛、學佛、念佛、成佛。

* 善心、功德不夠, 就好比提煉的火候不夠, 業力、習氣就無法徹底轉化。

* 若識心者, 守之則到彼岸; 迷失者, 棄之則墮三塗。故知三世諸佛以自心為本師。

* 入境隨俗即能與他人打成一片。

* 人生最偉大的目標, 不在於成名,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是保持自己心靈的高潔。

* 虛假的愛實在可恥。

* 懂得如何愛人, 便完成了生命的覺醒。

* 慈悲—凡事忍耐, 凡事相信, 凡事寬恕, 凡事隨喜。

* 整部佛經都包括在「慈、悲、喜、捨」四字。

* 有了大慈大悲的心, 所有的功德都在裡面。

* 立場不同, 不可以過份干涉他人, 令他人討厭, 降低了自己的身價。

* 誇獎他人要對時機, 不對時機的誇獎會自取其辱。

* 單是慈悲是不夠的, 同時還應該有智慧。

* 同樣一句話—和氣從容, 面悅則人親; 氣忿不平, 色厲則招怨。

* 和藹可親的態度, 是最有力的自我介紹。要把因果完全成為習慣,並且變成日常生活中的極其自然的行為觀念。

* 給別人最好的禮物是多說:「謝謝你! 對不起! 辛苦你!」。

* 多說招惡, 瞎說惹禍。

* 青年失去希望, 老來將會絕望。

* 華盛頓:聽到侮蔑別人的話時, 切勿輕信。

* 自然就是美, 外表力求樸素, 不可標新立異。

* 寧可孤獨百年, 也不要和壞人做朋友。

* 大惑者, 終身不解; 大愚者, 終身不靈。

* 過分的聰明, 便成愚笨。

* 不會發脾氣的人叫白痴, 能夠不發脾氣的人叫聖人。

* 與智者同哭者「福」, 與愚者同笑者「禍」。

* 老是吹牛自己境界有多高的人, 不是真正修行的人。

* 財富是德行的累贅。

* 小人求財, 君子求德。

* 偉人多半生長在貧窮人的家裡。

* 貧窮是無價的良師, 它告訴你如何達到成功的目的。

* 吃過苦的孩子, 比享慣福的孩子, 更有機會做有用的人。

* 沒有自尊心的人, 即近於自卑。

* 驕傲的人有救, 自卑的人連佛都無能為力。

* 財富太普通了, 並不稀罕。 但是安詳的心境太可貴了, 無法購買。

* 明知足, 有幸福。

* 溺愛如同毒藥。

* 輕浮乃百惡之源。

* 困難是我們的恩人。

* 老是大發牢騷, 徒招自身毀滅。

* 追兩隻兔者必不能獲其一。

* 準時—是我一生中最欣賞的人。

* 自暴自棄, 孤獨寡歡, 離群索居, 性情古怪—當老師最怕這種學生。

* 有實力一定有機會。

* 炫耀等同幼稚, 成就不是單靠炫耀而來。

* 說話要得宜, 不要說得太長。

* 誹謗是懦夫的報復行動, 他的防衛是偽裝。

* 怕別人不相信, 賭咒說:「沒影我會死」是蠢笨而粗鄙的事 。

* 辯論—誰都不是嬴家。

* 不要輕信那些「愛說閒話的人」, 這是我真誠的奉勸。

* 好好的去求證謠言, 你會發現百分之九十九與事實不符合。

* 對於別人的醜惡隱私充耳不聞、閉眼不見、一心不想、閉口不說, 名大智慧的人。

* 遠離那些「說長道短, 好管閒事, 說些不當說的話」的人。

* 經驗是個寶貴的學校, 但學費驚人, 因為那是多少教訓而來的。

* 強摘的瓜果不甜, 強撮的姻緣不賢。

* 人要好好的盡最大的努力與自己競爭。

* 在運動場上最強的敵人不是別人, 而是自己。

* 為了名利, 人人你爭我奪, 英雄殺伐不止。

* 睡在床上, 百事莫管; 能放下煩惱自可安眠。

* 一睡解千愁, 不怕病來磨。

* 人無十全, 瓜無滾圓。

* 謙得失體,令人噁心; 驕得醜陋, 使人厭惡。

* 小人在勢利上爭長短, 君子在道義上作權衡。

* 小人之嘴, 是用來製造是非, 挑剔別人; 君子之嘴, 是用來剖白是非, 讚揚別人。

* 恒心比聰明更為重要。

* 智者—惡言不過口, 苛言不留耳。

* 慎行是靈魂的忠實保鏢。

* 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頭已百年身。

* 反省是智慧之開端, 是進德之根基。

* 熱誠的心靈是人類最偉大的武器。

* 若能而不幹是懶漢, 不能而肯幹是硬漢, 不能又不幹是蠢蛋, 既能又肯幹最穩當。

* 和平是橋樑, 鬥爭是圍牆。

* 仁者不以盛衰敗節, 義者不以存亡易心。

* 禮—存於中者為誠心, 形於外者為敬意。

* 近鄰勝於遠親, 善待你的鄰居。

* 交友先吃三分虧, 擇友先要七分想。

* 有好子孫方是福, 無多田地不為貧。兒孫自有兒孫福, 莫為兒孫作馬牛。

* 寧蒙堂堂正正之損失, 不作違道悖理之勾當。

* 志不立如無舵之舟, 無(韁)之馬, 漂蕩奔逸, 無所底止。

* 一切榮耀歸於真誠。誠乃心中真主。

* 虛榮與奢侈, 是一對形影不離之兄弟。

* 出家雖一無所有, 但內心卻無所不有。

* 智者改過而遷善, 愚者文過而飾非, 遷善則其德日新, 飾非則其惡日積。

* 後悔淚, 能洗罪過之污。

* 人生如行舟, 以平穩為第一。

* 養生如看戲, 以安樂為至上。

* 只有千里名譽, 沒有千里威風。

* 愚痴無智之人, 其靈魂既貧乏又蒼白。

* 過份的自責, 是心智發展的致命傷。

* 聖人無全能, 萬物無全用, 故人不可孤立, 貴能互助。

* 同情是最聖潔的情緒, 善良是最高尚的美德。

* 奢侈站在滅亡懸崖邊。

* 木秀於林, 風必摧之! 行高於人, 眾必非之。

* 信心是無垠沙漠的綠洲。

* 不承認錯誤, 並不代表沒有錯誤。

* 若要人勿聞, 除非己莫言。

* 但願此心春長在, 須知世上苦人多。

* 老──最是人間留不住, 朱顏辭鏡花辭樹。

* 老邁並不可悲, 可怕的是老朽。因為老樹並不生老花。

* 如果你能把一生過得很美, 你也是個藝術家。

* 如果你過份汲取一隻母牛的奶, 你所汲得的是血, 而不是奶。

* 多吃無滋味, 多話不值錢。

* 一個生性嫉妒的女子所產生的毒害較瘋犬的牙齒尤有過之。

* 蘇格拉底的太太以兇悍潑辣出名, 但他卻甘之如飴。蘇格拉底常對人說:「假如我能忍耐她,我就能忍耐世界上所有的人了」。

* 瘋狗狂吠月亮, 不損月亮的皎白。

* 信心是「年輕人」的伙伴, 懷疑是「心衰老」的知己。

* 埋怨寒冷並不能改變氣候, 加添寒衣才是正道。

* 人若失去了真實, 生命便沒有希望可言。

* 有時無聲勝有聲, 一個微笑勝過千言萬語。

* 胡適: 你不能做他的詩, 他也不能作你的夢。

* 有一天, 你會發現──停止偽裝是多麼舒服的一件事。

* 想要發現自由和快樂的真我, 有四把鑰匙, 它們是:一、真誠地自我改變。二、親近善知識。四、自我實現、鍥而不捨。

* 心力能自我團結統一, 猶如百川匯集, 注成長江大河, 浩浩蕩蕩, 源遠而流長。

* 智慧是內心的寶藏。

* 智慧和知識不同, 因為智慧是永恒的。

* 多認識一點自己的心性, 就多得一份光明。

* 移動環境不如移動心性。

* 錯誤的習慣性, 是一種毫無意義的折磨。

* 罪惡感是騙人的情緒, 它阻止你找到真正的自由。

* 關在心理監牢的人(自我束縛 ), 看不見外面世界; 假如你告訴他有條路可自由解脫,他甚至會懷疑你, 抗拒你。

* 若要改變別人, 必先改變自己。

* 當你把事情看正確了, 正確的結果也就隨著發生。

* 真正的偉大是優越而不自覺偉大。

* 光明而強有力的人吸引弱者。

* 佔有和倚賴不是愛的形態。

* 要假裝做了不起的人會很痛苦。

* 不要因別人對你態度不好, 引起自己陰暗的心情, 浪費了自己精神。

* 誠心改善和別人的關係, 一定得到酬報。

* 一個真實的人, 有如鶴立雞群。

* 當你享受生命的喜悅, 你才是真正的成功。

* 為什麼不享受內在的生命如同享受你的財富一般呢﹖

* 小時候我們看到陀螺旋轉時, 常滿懷喜悅, 因為我們感受到它內在的平衡。

* 我們用什麼眼光看世界, 世界便是什麼樣子。

* 改了觀點, 世界也因此而轉變。

* 一個人缺乏內在統一力量, 就會像小孩遊戲一樣, 漫無紀律。

* 一個征服內在世界的人, 擁有某種神奇的吸引力; 他內在光輝的外射,就像黑夜中的燈塔, 信號光柱照射在大海上航行的船隻。

* 想要使心靈除舊布新, 那就必須接受真理。

* 真我從不沮喪, 沮喪是多餘的。

* 清淨本性──所有消極的情緒都可以化解。

* 誠懇的對自己下功夫, 絕對功不唐捐。

* 天生我才必有用, 好好幹, 總會闖出一點名堂的。

* 錯誤的態度和虛偽的觀點, 對你毫無用處。

* 實際的觀念和明白的洞察, 能夠改變你的生命。

* 什麼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學問──對自我的探討。

* 沒有自我的認識, 就失去了可依附的中心, 猶如沒有舵的船茫無去路。

* 只有錯誤的思想才會形成沮喪。

* 只有假我會受傷, 真我無論在任何時間, 任何地方, 都不會受到任何人的傷害。

* 追求真理的人必須先拋棄不必要的負荷。拋棄什麼﹖一、拋棄不真實的信仰和觀念。二、毫無意義的幻想 三、痛苦的回想 四、衝動的決定 五、朦朧的判斷。

* 我們尋找真我和本來具有的力量, 是由拋棄充滿弱點和混亂的假我而來。

* 當人肯對心理上的真實公開時, 虛偽就消失了。然後, 他不再須要每天為假我而生活。

* 應用你施捨的力量, 放棄所有不能給你真正快活的心理動機。然後, 你會找到自信的真我,自性的真我, 猶如雕刻家終於將一塊頑石雕成美好的雕像。

* 當你瞭解生命原來那麼珍貴時, 就值得你好好活下去了。

* 只要我們肯誠實的反省, 真理就會把消極的自我摧毀。

* 不先改變內在的自我, 而只企圖變換外在的環境, 是一種悲哀而愚蠢的浪費。

* 當我們真正認識自己時, 奇蹟出現, 痛苦和憂愁以及矛盾, 會永遠消失。

* 生命不是靜止不動的, 你不進步就是退步。選擇在你。

* 自我覺知的超脫並非逃避現實, 而是一種更為健全的處理方式。

* 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說:「如果我曾有過任何重大的發現, 與其說是秉賦使然,不如說是耐心專注的結果。」

* 所有內在的矛盾, 是你心中真理與虛妄之間的產物。

* 嘗試去喜歡你厭惡的東西, 奇蹟必會降臨。

* 享受來自捨棄, 並非獲得。

* 當心靈自由時, 你不僅能控制你想做的事, 也能操縱不想做的事。

* 你應該停止那些陳舊、僵化、固執而歪曲的思想。

* 記著!沒有一個不敢坦白承認自己缺點的人, 而能夠逃出心靈的囚禁, 獲得自由的。

* 人多半無法跳出自己錯誤見解的束縛。

* 我們必須把「真實」從「幻想」中分離出來, 因為「真實帶給人益處, 虛偽帶給人傷害」。

* 對自己能力, 要有絕對的自信心, 並發展最大的心靈能量。

* 跳出習慣循環的束縛──由於真正的「認知」。

* 學佛就是要指引你認識原有的智慧與真實之心。

* 千萬不要受誘惑而導入一個不屬於你自己的真理。

* 凡事皆有出路, 懇切尋找, 必能找到, 真理也是如此。

* 提起勇氣, 走出心靈桎梏的監牢。

* 當我們擺脫幻想的心像時, 也是死懼離開的時候。

* 在「真我」中沒有恐懼, 只有絕對的自由, 去發覺你的真我吧!

* 沒有能力使自己脫離過去的陰影, 是造成現在錯誤的主因。

* 人們總是蒙蔽在自己虛構的境界裡, 還由此建立他們日常生活的習性。

* 要走捷徑, 而這個就是原始大自然。要悟本性, 而本性就是本來的面目。

* 真正的滿足除了知足, 不須要借重任何外在的因素。

* 通常, 人們並沒有通徹領悟到這個真理, 不知道心靈的寧靜是垂手可得的。

* 無法掌握住生命要點的人, 這實在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

* 不要瞎忙, 不要爭論, 不必要求, 能夠知足, 如此才擁有真實的生命。

* 悟──運用之妙, 存乎一心。

* 只要你把握住生命的要點, 千萬眾生中, 你就可以是個例外。

* 這個要點就是作你真正的自我, 這個「真我」, 就是一個真正的滿足,即知足本身。

* 征服了心理上的痛苦, 生理的健康自然就受到直接的影響。

* 深入觀照內在, 痛苦是可以免疫的。

* 任何一個真理, 只要你全心全意地接受了它, 都會使你受用無窮。

* 生命的關鍵─要真正感覺內在自我的轉變, 但這要絕對的自我忠實。

* 人類的心靈本來就是很狡猾, 善於自我掩飾。

* 對過去的逆境和苦, 最好是付之一笑。

* 好好體會下面這句話── 一切如天上浮雲。

* 寧靜就是永恒。

* 當你心靈的寧靜已經獲得, 慾望的魘魔就自然銷聲匿跡。

* 快樂── 是內心解脫自在的表現。

* 放下你永無止息的心理戰, 接受和平的信訊。

* 丟下過去錯誤的包袱, 瞭解日新又新的真理。

* 停止希望快樂的心理, 試圖瞭解不快樂的原因。

* 專心的去做你目前能做的事, 不要為做不到的事感到失望。

* 寧可沒有主意, 也不要有虛妄的主意。

* 停止焦慮的和複雜的自我爭鬥, 簡化你的事情。

* 不要作繭自縛, 停止成為消極情緒之犧牲者。

* 當我們的內在融洽時, 也等於外界的融洽。

* 不要用抗拒心態, 面臨外界的事物。

* 不要「畫地為牢」, 否則不容易突破自己。

* 人居然一再做令自己煩惱的事─就是重複的錯誤。

* 不要把憤怒變成一種習慣性的痛苦。

* 愛默生說:「英雄本色就是堅持和忍耐」。

* 放棄你所有形態的偽裝, 停止你的壞習慣, 否則你將會無限期的痛苦。

* 找藉口逞強只會增加事態的嚴重性。

* 進步── 生長是生命的定律, 袛有進步能防止萎縮。

* 真正的快樂── 不是做你所喜歡的事, 而是喜歡你所做的事。

* 懶怠心如同放棄。

* 我們無法祈求痛苦停止, 但是必須祈求我們的心能夠征服痛苦。

* 留給子孫最好的紀念品是德性而非金錢。

* 自負是隱形的近視。

* 誠實而失敗勝於虛偽中得勝。

* 萬千巧言, 不如誠實一句。

* 自滿傾福。

* 自謙則人愈服, 自誇則人必疑。

* 一生中沒有過失的人, 就是一生中毫無作為的人。

* 蘇格拉底說:「我並不是超人, 我只有一點和常人不同的, 那就是知道自己無知。」

* 驕傲在敗壞以先, 狂心在跌傾之前。

* 蜜糖吃太多傷身, 榮耀太凸顯傷人。

* 舌頭(善言)── 是最好的醫生。

* 驕傲來, 別人的羞恥也到。

* 人搭言語知高低, 水搭探桿知深淺。

* 愚者不喜與智者相交, 智者也不樂與愚者為伍。

* 幽默是一種吸引人的魅力。

* 誰都欣賞幽默但不下流的人。

* 只有美德能留傳後世。

* 喪失財富的人損失很大; 可是喪失勇氣的人,損失更大。

* 不走極端, 對人少懷恨之心── 中庸之道。

* 你願別人怎樣待你們, 你們就怎樣待別人。

* 謙者眾善之基, 傲者眾惡之魁。

* 兒童乃照寫父母之鏡。

* 成功, 朋友具有莫大的影響力。

* 獨學而無友, 則孤陋而寡聞。

* 在親密人山中, 勿忘禮貌。

* 寧可讓步, 不要與人爭辯。別人便容易同意你的看法。

* 一直說別人的缺點, 又不尊重別人的主張, 如何叫別人同意你的看法。

* 別人不快樂時, 自己少開口, 讓別人多說幾句話。

* 全世界的人, 沒有幾個人喜歡聽別人在讚歎自己。

* 平易、明確、周到是說話三大要領。

* 一星之火, 能燒萬頃之山; 半句非言, 誤損平生之德。

* 與同事在一起, 必須推心置腹。但是不能缺少禮貌。

* 耳朵聾了, 正好聽不到是非。

* 愚人手中之大幸, 即為最大之不幸。

* 狗貓不會有敬愛的心理。敬愛是人類的特質。

* 讀好書如同與高尚的人談話。

* 大智慧即是大富翁。

* 和善的傻子勝於傲慢的聰明人。

* 學問並沒有專供帝王走的路── 指做學問沒有捷徑。

* 勞動要比安眠藥好得多。

* 感恩苦難, 它壓榨出你生命的芳香。

* 真正的名譽, 在虛榮之外。

* 名聲不代表幸福。

* 名聲來得慢, 耐得久, 真名聲; 名聲來得快, 耐不久, 假名聲。

* 人類是生存在行為與思索中, 而不光是生存在歲月中。

* 口出狂言, 傷人自尊, 是惡習慣之最壞。

* 傲必不孝, 傲必不忠, 傲必不慈, 傲必不信, 傲者必敗。

* 小小失敗的碎石, 會舖成成功的大道。

* 除了任勞之外, 還要能任怨。

* 接受最後的失敗, 來的就是成功。

* 保證有一天你會同意我的看法── 能夠讓你依靠的還是自己。

* 好習慣是點滴的結晶。

* 寧願即刻拒絕, 也不輕諾失信。

* 讚美不用於得意忘形之人。

* 口稱真實之人, 反多虛偽。

* 僅僅憑希望而活的人, 將在絕望中死去。

* 教我如何安慰人, 不必教我怎樣得安慰; 教我如何諒解人, 不必教我怎樣得諒解。

* 人未經憂患, 則德慧不成。

* 煩惱不找你的話, 決不要主動去找它。

* 人絕不可像蜜蜂那樣, 一時不能忍耐; 人家被你傷害, 自己也被毀滅。

* 深窺自己的心, 而後發覺一切的奇蹟在於自己。

* 忿怒像一種炸藥, 碰到了東西就一同毀滅。

* 一知半解, 適足以歪曲真理; 而無知無解則根本不懂得真理。

* 與命運爭吵的人, 永遠無法了解自己。

* 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惡人怕天不怕。

* 有位弟子不小心把師父養的名貴蘭花弄倒跌壞了, 請求師父儘管處罰, 但不要生氣。師父說:「我養蘭花, 一是為了供養佛陀, 二是為了美化環境, 我不是為了生氣才種蘭花。 」

* 「滿足」是點金石, 可使一切接觸到的東西變成黃金。

* 若能時時自我反省, 過去所作所為皆可成為修養身性的良藥。

* 心地上無風濤, 隨在皆青山綠水。

* 頭髮白了, 就可以稱為長老嗎﹖不, 年齡成熟而心智未熟, 只能說是「徒老」罷了。

* 人因俗事纏身, 不覺生命一日日驟減; 如在風中搖曳的燈火, 隨時有熄滅的可能。

* 志密行亦密, 功深悟亦深。

* 萬事由心起, 故應先調心。

* 逢人不說人間事, 便是人間無事人。

* 知天地皆逆旅, 不必更求順境; 視眾生皆眷屬, 所以轉成冤家。

* 守恬淡以養道, 處卑下以養德, 去瞋怒以養性, 薄滋味以養氣。

* 遺子黃金滿篋, 不如教子一經。

* 剌激我們的人, 才是我們真正的指導者。

* 宇宙內事, 要擔當, 又要善擺脫。不擔當, 則無經世之事業; 不擺脫, 則無出世之襟期。

* 勿使自己痛苦, 更不能陷害他人。這才是真正的善行。

* 石中有火, 不打不發; 人人心中有佛性, 不修不顯。

* 對大地萬物不存仁愛之心者, 可謂賤者也。

* 憂勤是美德, 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 淡泊是高風, 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 當樂境而不能享者, 畢竟是薄福之人; 當苦境而反覺甘者, 方纔是真修之士。

* 榮寵旁邊辱等待, 不必揚揚; 困窮背後福跟隨, 何須戚戚﹖看破有盡身軀,萬境之塵緣自息, 悟入無懷境界, 一輪之心月獨明。

* 倚勢而凌人; 勢敗而人凌; 恃財而侮人, 財散而人侮。循環之道, 我爭者, 人必爭,雖極力爭之, 未必得; 我讓者, 人必讓, 雖力讓之, 未必失。

* 交友之先宜察, 交友之後宜信。

* 泛交則多費, 多費則多營, 多營則多求, 多求則多辱。

* 平民種德施惠, 是無位之公卿; 仕夫貪財好貨, 乃有爵的乞丐。

* 苦瓜苦中帶甘, 除非你自己細加品味, 否則就無從曉得。

* 過而不改, 是謂過矣!

* 智者聞惡言如飲甘靈, 仍保持內心的安祥, 就如名醫連毒藥也能用來救人一般。

* 鄙吝一銷, 白雲亦可贈客; 渣滓盡化, 明月自來照人。

* 氣收自覺怒平, 神斂自覺言簡, 容人自覺味和, 守靜自覺天寧。

* 先明瞭自己應該做什麼, 才有資格教誨他人。

* 寂寞地來, 孤獨地走, 這世上有誰陪你過一生﹖

* 與其左思右想, 不如實踐力行。

* 凡事要忍耐, 沒有十年以上的樹齡, 是做不成棟樑的。

* 君子固當親, 然亦不可曲為附和; 小人固當遠, 然亦不可顯為仇敵。

* 若以勢利的眼光看這世界, 則將無任何可貴的事物可言。

* 金錢是一個好的僕人, 但卻是一個壞的主人。

* 懂得關懷、體諒別人的人最有魅力。

* 只想博取他人對自己的讚美, 其價值實在至為渺少, 不值得一顧。

* 穿上忍辱的盔甲, 以堅固的力量, 粉碎憤怒的軍隊。

* 安定的心靈猶如天空, 任白雲舒卷。他永不留痕跡, 總是空闊無邊, 寂然不動。

* 為什麼美容、整容中心的生意如此鼎盛﹖因為人們習慣認假為真, 而用錯心了。

* 嚴守原則者, 雖受威脅亦不至滅亡。

* 死神那兒並沒有日曆。

* 「死」是不會先敲門的。

* 不眠者夜長, 疲倦者路長; 不知正確真理的愚人, 生死輪迴長。

* 菩薩不覺餘事, 只覺自身。因自覺於心, 亦同於覺悟一切眾生之心。

* 所以說:最好的處世態度, 是既在有的條件中去創造幸福。

* 別人的非議、讚美, 是褒是貶, 這都表示對方關心自己, 應該感謝他才對。

* 拋卻一切計較, 捐棄無謂的拘執與醜陋的心機, 讓自己生活在無一物之中。

* 感謝打擊我的人, 感謝非難我的人; 他們給了我磨練的機會, 讓我活得更昇華、更超越。

* 頭髮長了知道理, 指甲長了也知道剪, 心染了污垢卻未曾留意、滌潔。

* 人經常犯錯:知道人死, 而不知己之將死; 討厭被人欺騙, 但高興自己能騙人; 終日祈禱, 偏偏不向自心去求。

*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 取笑一塊錢的人, 總有一日會為了一塊錢而哭泣。

* 平等的對待一切眾生。要知道:一切的差別, 皆源於自己卑劣的心性。

* 從周遭的萬物中, 聽取無常的說法。

* 說妄語的人, 是先騙了自己然後才騙人的。

* 任他風斜雨急, 依舊立得腳定。

* 世上的萬物都不是單獨存在的。我們要感謝的實在太多。

* 雪後始知松柏操, 事難方見丈夫心。

* 人們看著皎潔的明月, 遠在宇宙的彼方, 高不可攀; 禪者則靜靜地合掌掬水,看見了月兒落在手中。世上一切, 全是自心影現。

* 懶於播種, 而想收穫, 猶如盲人問乳之顏色, 即使告訴他實情, 又有何益﹖

* 失敗事小, 失去智慧事大。

* 勤勉努力, 當知細水之長流; 時間久了, 自能滴水石穿。

* 同樣過一天── 有人虛妄迷惑, 顛倒痛苦; 有人了然明白, 解脫自在。

* 放逸懈怠是煩惱。古來大德, 沒有不是一天當十天用的。

* 不了解自己的職責, 縱然活了一百年, 也不過是另一種動物。

* 如果基於恐懼、自私的執著或想取得美譽, 縱然是慈悲、佈施也是不足道的。

* 人不可犯不道德的行為。心中應該洋溢著至高無上的愛。

* 執著於我們最終都無法擁有的, 實在是不幸的事情。

* 在追逐物質財富中, 現代人把自己和他人弄得異常地不幸。

* 良心之聲即是至上大我之聲。違背良心的行為即是自我謀殺。

* 一向懷厭惡心、排斥他人和破壞性的批評, 將會阻礙悟性的修持。

* 修行人若是錯誤的堅持, 一直立於原位而不動; 或是捲進宗派的紛爭論辯─都是有害的。

* 空性裡所發現的巨大喜悅即是我們天性的狀態。

* 受到自私的污染, 膚淺和虛浮的人類, 變成了自負與虛榮在主宰這個世界。

* 當吾人醜陋的思想塑造出吾人美麗的外表, 這就造成了我們轉向(變相)無明─一切痛苦和不幸的根源。

* 為了擁抱真理, 我們務必除掉自己無知的面紗。

* 無明 ──虛假不實的知識。

* 光只聆聽開示或是知性上的了解是無法明心見性的。

* 本性動靜一如, 既遠又近, 在一切之內, 又居其外。

* 接受不一定是意見相同, 有時候是一種修養。

* 如果能夠把婚姻生活轉化成一種互相尊重的交往, 相信家庭的不幸, 會降到最低點。

* 清淨本性, 遍滿十方世界, 令恐懼無容身之所。

* 如果你一直為「我何時才能開悟」而操心, 那麼你將不可能開悟。因為在開悟中,沒有擔心、害怕這回事。

* 見到永恒本性的人, 決不會孤單和寂寞。

* 不企求任何的回報, 並且不斷的付出和給予, 那才是「愛」的真諦。

* 瞭解事物的本來面目, 愛、恨就不會存在。

* 在「慈悲」中, 必要的犧牲是很自然的來臨。

* 為天下蒼生福祉而活的人, 永遠得到上蒼之福祐。

* 寬恕等同愛, 兩者如影隨形。

* 一切不幸的根源皆因執著而導致束縛。

* 失去愛, 生命就像木偶。

* 無知是一切痛苦之母, 須加以徹底剷除

* 好和壞, 苦和樂, 皆因自己的分別心而來。

* 不幸的打擊, 往往促使靈魂覺醒。

* 佛教永遠不鼓勵眾生盲目的迷信。

* 生命大部份的悲劇都是自己製造的。

* 見性就是心靈向上昇華到絕對完美精純的境界。

* 僅只是好奇心無法使吾人走上生命的更高層次。

* 活著的目的, 就是要完成人生和宇宙的完美。

* 需要改變的不是我們的生命── 而是我們的心態。

* 慾望是吾人不幸和痛苦之根源。

* 心靈上的罪惡感, 是開悟道上最大的障礙。

* 生命只不過是一連串的改變而已。

* 悟到個體即是整個宇宙大我時, 自我保護的籓籬就會慢慢的消逝了。

* 惡事由己作, 染污亦由己; 除惡由自己, 清淨亦由己; 淨不淨由己, 無人能淨他。

* 張拙見道偈;「斷除妄想重增病, 趨向真如亦是邪」。

* 大道虛曠, 常一真心, 善惡勿思, 神清物表。隨緣飲啄, 更復何為。

* 除了愚痴之人, 沒有一個人會把生而為人所得的這個重大機會錯過。

* 禪── 靜坐無所為, 春來草自青。

* 行動── 這世界的高貴目標。

* 禪── 雁無留蹤之意, 水無取影之心。

*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 失人; 不可與言而與之言, 失言。

* 若能有恒和真誠的鍛鍊, 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

* 靜坐可以給你任何其他方面所無法給你的東西, 它讓你了解自己。

* 大家都可以享受真理, 真理沒有特權。

* 生命之流是從永恒流向永恒。你應建造水壩, 而不應讓生命之流盲目的流逝。

* 吾人如同此世界之訪客和遊者。

* 令人愉悅之事未必是好; 好的事物未必令人愉悅。

* 「有」原本就不有。

* 人生最大的障礙和不自在, 就是受外界的牽制, 對外在虛假的認同, 而破壞了我們心靈的統一。

* 如果以主觀的執著去追求所需, 那從生到死所能彰顯的只會有一個字─ 苦。

* 能夠安分守己, 守住真心, 那個分別的, 原本不有、終歸幻滅的表層意識, 便會黔驢技窮不再興風作浪。

* 才有是非, 紛然失心。

* 言行中止, 心空如蓮。

* 佛性是絕對的── 絕諸對待。

* 真理和空氣一樣, 普遍到多數人不懂得珍惜。

* 甘於淡泊, 樂於寂寞, 功到自然成就。

* 對花開過於雀躍不已的人, 必然會為它的落下而付出悲傷。

* 對別人適時、得體的鼓勵與讚美, 就是最好的「維他命」。

* 做人為何要有虛空般的胸量﹖因為虛空從來不會告訴自己: 己經容下多少東西了。

* 修行須是鐵漢, 著手心頭便判, 直趨無上菩提, 一切是非莫管。

* 淨地何須掃, 空門不用關。

* 我們日常都把自性功能消耗在綿綿密密的塵勞妄想上, 這股精力的投資, 又換回一串串的惡習。

* 傘不撐開是遮不住雨的; 撐開了讓雨水打打看, 才知道耐不耐用。

* 能夠看著念頭來來去去, 不要去理它, 也不去掃除, 讓它「一任自來還自去」,你就是「觀自在菩薩」。

* 搞不清楚生從何來﹖死往何處﹖真是「空向人間走一回」。

* 一般人無知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有多無知。

* 以修行扔掉內心的包袱, 迸裂心靈的枷鎖, 生活就會變得調和, 人生也會變得通暢。

* 頓悟就像鋸木頭一樣。木頭拿鋸子來慢慢鋸, 鋸到最後, 「 卡噠」一下, 那叫頓悟。

* 絕對的本體是超越了時間、空間和因果律的範疇。

* 佛的覺是絕對的, 不是對迷而言的覺; 是本來有的, 自性的覺。

* 心地無非則體大, 利他無我則用大。

* 真正的大我, 它斷絕了一切外在的現象; 它是寂靜, 完全的喜悅, 唯一不二的。

* 空性── 是永恒的生命。

* 處處作主, 立處皆真。

* 生活的藝術在創造不在擁有。

* 要求佛, 不如學佛, 要求道, 不如行道, 要得道, 不如悟道。欲得見真道, 行正即是道。

* 在籠子裡研究籠子的構造, 不如趕緊逃出籠子獲得自由來得迫切而重要。

* 當人能了解別人的痛苦時, 他自己必定是已經飽嚐痛苦的人。

* 懂得生命人, 是沒有時間和人爭執的。

* 天下的事, 佔不得便宜; 有了便宜的貪心, 便有不便宜的懊悔。

* 「疾病」是大善知識── 令我們淡泊名利。

* 「養生」以清靜為本。

* 寧可慢些, 不要太急而錯誤; 寧可笨些, 不要太巧而敗事。

* 情欲能令人等同禽獸, 酒則更甚。

* 勝利── 屬於那些有實力的人, 而不屬於那些有情緒的人。修行也是如此。

* 是非只因多開口, 煩惱只因強出頭。

* 要體驗至上之境, 就必須執著於正見的真理。

* 一個人要進入悟境, 不只是要寬恕, 而且必須要忘掉它。

* 上蒼無意製造麻煩, 而是我們自找麻煩。上蒼給我們食物, 但是我們都吃得過量。

* 憤怒時, 若能屏息數次, 憤怒自然煙消雲散。

* 活在世界裡, 但不要為世俗迷惑。

* 慾望造出更多的慾望, 結果就生成了這個變化紛紜的世界。

* 慾望的蛛網從我們的心裡擴散到外在來。就像蜘蛛, 我們編織了網, 但也能把它收回來。

* 處理憤怒最好的方法是要完全的、清楚的了解:「我在發怒」承認並接受這種狀況。

* 人生如潮汐之起伏不定, 如汪洋般變化莫測。

* 妄想── 就像糾纏不清的倒鉤鐵絲網, 纏縛住我們的心靈。

* 只有在世俗的忙碌和喧囂中仍然保持冷靜沈著的人, 最後才能得到成功。

* 凡夫走在逸樂的道上, 為本能的欲望和習氣所驅使。

* 真正的力量永遠來自內在。

* 愛的標誌和表徵就是:給與。

* 智者選擇至善之道, 無知者追求世俗的逸樂。

* 老師就在你的心裡, 他就是你靈明的自性。

* 普愛萬物而無遺, 此即開悟之道。

* 好好的迴光反照, 看看在一天中, 你受到了多少的干擾。

* 自我了悟的捷徑就是斷除自我感。

* 點燃自己的明燈! 無人可以給你自由和解脫。

* 行亦禪、坐亦禪, 語默動靜體安然。

* 寢宿過是夜, 壽命隨減少, 猶如少水魚, 斯何有其樂。

* 「如鹿渴赴泉, 己飲方向水; 獵師無慈惠, 不聽飲竟殺。」”死”賊不待時啊!

* 一切苦境, 甘之如飴; 一切難題, 勇敢面對──這樣才能發揮心力。

* 苦澀及甘美, 諸苦并煩惱, 如影恒隨逐, 飲毒自侵害。

* 罪福響應, 如影隨形; 未有為善不得福, 行惡不受殃者。

* 夫有必空, 猶若兩木, 相鑽生火, 火還燒木, 火木俱盡, 二事皆空。

* 老病死來, 善惡苦樂, 獨自當之, 無有代者。

* 一切屬他, 則名為苦; 一切由己, 自在安樂。

* 用經驗來品嚐人生的道理。

* 流過一次眼淚後, 就多一份志氣; 眼淚雖是懦弱的結晶, 卻也是勇敢的信號。

* 以禪悅為食, 以道德為衣, 以虛空為安居, 以無牽掛、自在的心境為行。

* 少管他人事, 常修自己心。

* 立身行事的態度:
小心謹慎, 像冬天涉足於冰川之上。
警惕戒懼, 像畏懼四鄰在注視批評。
端莊嚴肅, 像出席重要集會的賓客。
溫和親切, 像冰在解凍轉暖的初春。
胸懷廣闊, 像無所不容廣大的山谷。
敦厚樸實, 像質實未經雕刻的樸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