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誰被壓迫了?】
最近敝校學生歧視風波不斷,交流版上更是如同Dcard。仇恨、歧視言論假借鄭南榕的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論調,聲稱自己是政治正確的被壓迫者。
這瞬間,他們從加害者變成了受害者。
一、 原住民加分到底剝奪了誰的權利?
(對制度的說明若有誤,歡迎解釋,參考資料可檢索陳張培倫教授論文)
第一起事件是台大言論自由月,某生在布條上寫「火冒4.05丈」,暗諷原住民可加分1.35一事。
原住民族的加分制度,在國民黨威權時期確實有同化的意圖,但現在,加分制度有兩個用意:1.文化保存:鼓勵原住民學生學習族語、文化;2.族群的自治權:培養熟悉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及當代政治社會運作方式的人才。
加分是以名額之外的方式錄取,完全不佔用漢人名額。就算沒有加分制度,漢人的名額也不會變,漢人的競爭壓力也不會有絲毫減輕。
漢人完全沒有被剝奪任何事情,那麼,漢人到底為何有「被剝奪感」?又為何把升學壓力轉嫁到原住民身上,好像歸咎於都市原住民,就能在升學壓力中解脫似的?這些都市菁英喜歡拿鄉下漢人來對比都市原住民,好像前者更可憐,更值得加分一樣。身為鄉下漢人,我更厭惡的,是那些有著豐厚學習資源,且從來沒有為我們著想的都市漢人。這些抱怨的都市漢人願意學原住民族語嗎?會協助原住民自治嗎?呵呵呵。
這些都市漢人學生,拒絕承認「作為加害者的子孫」,也拒絕承認「漢人仍舊在壓迫原住民」。他們習慣用廉價的平等方程式─「平等就是人人都要一樣」,來解決一切問題,但「一樣」的標準,是漢人的、男人的、異性戀的,他們父祖輩留給他們的資產。
二、誰在笑? 誰在哭?
第二件事情,是經濟系學生會選舉的極端仇恨言論,他們自以為幽默的主張:LGBT與狗不得…、A罩杯女性必修國防、小屌男上家政課、強制處女參加舞會等。
如果你想對他們說教,他們絕對不聽,因為那些「政治正確」的話,他們早就會背了,如同背誦數學公式一般。
但為什麼? 他們不願意做呢?因為那一點也不好笑。
他們認為,「政治正確」壓迫了他們的仇恨言論的空間,他們的仇恨言論是一種言論自由的解放,如同鄭南榕當年主張臺獨是言論自由一樣。反對他們的言論,卻被打成認真魔人、塔綠班、左膠等等。
有沒有很眼熟,就像那些支持柯文哲、薩泰爾之流的人一樣。他們拒絕理解他人的傷痕,卻極度渴望被理解、被關注。用傷害他人的言語,來解放自己的笑聲,這就是他們的方法。
他們會說,他們沒有歧視的意思。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創傷不是言語給的,而是聽者自己劃上去的。
道歉的同時,又劃上了一刀。
原文出處 姚惠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