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程世嘉 : AI 大戰開打半年總結算


ChatGPT 上線快半年了,當初全世界一堆人說 Google 搜尋要完蛋了,然後下圖是截至今年四月最新的搜尋引擎市佔率,數字說明了一切。

顯然 Google 的核心「搜尋」並沒有遭到破壞,妥妥的。

ChatGPT 和 OpenAI 真正要打的是另一場戰爭:創造一個新的 AI 使用生態系。這個戰場包含部分的搜尋在裡面,但並不是單純的搜尋。

經過這麼長的一段時間驗證(其實也只有半年),大家終於了解語言模型的強項完全不在於提供精準正確的資訊。現在各種讓語言模型能夠提供精準資訊的努力,看起來就好像麥可喬丹去打棒球一樣,很彆扭,調來調去總有不對勁的地方。

在兩個月前的一個 podcast 訪問當中,我提到 Google 搜尋引擎的設計理念從一開始就是讓使用者最快找到有用的資訊,儘快把使用者送到他該去的地方,而不是逗留在 Google。當年與簡立峰博士在討論一些搜尋的專案時,也都是秉持著這個設計理念「趕快把使用者送走」。

這與 ChatGPT 是完全不一樣的使用情境,對於 OpenAI 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使用者會花多少時間在 ChatGPT 的聊天室裡面,最好是永遠不要離開,待在聊天室裡面完成所有的任務。

這也是為什麼 OpenAI 很早就趕緊喊出 ChatGPT plugins,而現在使用者也終於可以開始用了。OpenAI 的目的是打造一個新的使用者生態系,讓使用者集中式地把時間花在 ChatGPT 涵蓋的生態範圍當中。

說到底,所有的數位商業大戰,既是生態系的戰爭,本質上也永遠是爭搶「注意力」的戰爭,數位技術或是 AI 再怎麼進化,這件事情不會改變。

而 OpenAI 採取的是完全不同的切入角度來搶奪使用者的注意力,OpenAI 並沒有想要去打已經結束的搜尋戰爭,OpenAI 希望的是未來人們可以跳過搜尋,只要靠著 ChatGPT 的廣大生態完成任務就好。

畢竟我們每一個人之所以需要搜尋,也是為了需要完成某項任務。可能是要聯絡餐廳訂位、查找地圖路線、獲得工作上的知識、或是看看最新的新聞。

而完成這些任務的入口,目前已經被 Google 搜尋壟斷,Bing 雖然整合了 GPT-4 變成了 Bing Chat,但這樣直接拿大砲對準 Google 打,並沒有撼動 Google 固若金湯的城池。

在數位的世界當中,搶注意力的方式,不是用一個長相一樣的入口把人潮拉過來,而是自己去開一個全新的入口來吸引人。OpenAI 意識到 ChatGPT 因為爆紅而開啟了這樣的一個新入口「跳過搜尋」,現在急的是創造出生態系,才有機會形成網路效應,把使用者黏住。

而 Bing 比較像是在打一場已經結束的戰爭。

那麼 Google 在 Google I/O 2023 上面展示的新搜尋引擎介面呢?不也急著把 Bard 整合進去,廣告主看到新介面也一片譁然,覺得 Google 要大改規則,SEO 這個產業要完蛋了不是嗎?

我的看法是:如果東西沒有壞掉,那就不要去修理它。

Google 搜尋以目前來看,並沒有遭遇任何生存危機,我看不出 Google 有任何急迫或強烈的動機,要去驚擾自己會一直下蛋的金雞母。

所以我認為 Google I/O 的展示畫面看看就好,如果 Google 真的做出那麼大的動作來立刻改變整個搜尋頁面,那就是真正的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資本市場肯定不會給 Google 好臉色。

Google 有會下蛋的金雞母,可以拿著傻傻的 Google Bard 跟 ChatGPT 一路耗下去,慢慢建立起自己的 AI 生態,一步一步把 OpenAI 逼退。但 OpenAI 並沒有會下蛋的金雞母,來支持無限制燒錢的 ChatGPT。

當 OpenAI 無法很快證明 ChatGPT 自己能變成一隻會下蛋的金雞母時,危機就會漸漸產生,資本市場會開始遲疑,募資會變得更加困難。所以在這場 AI 火拼大戰當中,我很早就認為 OpenAI 最好的結局,就是趕快賣給微軟,因為微軟有無限的資金可以跟 Google 一拼。

而 Sam Altman 之所以會急於想訓練出 AGI (通用型人工智慧),可能也是為了在漸漸不利的賽局當中,讓 AGI 以現在我們(以及他自己)意想不到的方式,扮演一個全知全能的 AI 神來破壞 Google 在網路的霸權。

不然再拖下去,OpenAI 最後也就變成了微軟的 DeepMind,擁有最好的 AI 技術,但是本身並沒有營利和規模化的能力。

這場 AI 大戰,接下來還有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原文出處 程世嘉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