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白恐綠島成人權之光 當年照相師 陳孟和 功不可沒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17日)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正式揭牌,園區涵蓋白色恐怖兩個時期的政治犯監獄「新生訓導處」及「綠洲山莊」,其中,50、60年代的「新生訓導處」能在近年陸續展開重建工作,當年擔任照相師的受難者陳孟和是關鍵人物。

◎陳孟和用餘生 極力保存人權歷史
解說員:『(原音)政治受難者陳孟和他來到綠島的時候,他第一句話就說,他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人權館掛牌,他每次來到綠島,到後期之後,他就說他是以最後一次來到綠島的感想。』後半輩子極力協助綠島園區空間重建的受難者前輩陳孟和,在去年1月辭世,享壽87歲,他雖然來不及親眼見證「國家人權博物館」正式掛牌,但後世憑著他當年所拍的照片、手繪圖稿及口述歷史影像紀錄,已能深刻感受當年白色恐怖時代的生活樣態。

陳孟和:『(原音)我判了15年,但是同房的難友都在恭喜,所以我認為我的命是撿回來的,那麼撿回來這個命,唯一的一個願望就是在餘生,現在還能呼吸,還能思考的這段期間,趕緊把那一段被埋沒的歷史,地形、情景也是歷史的一個舞台,把這個能夠趕緊留下來。』

◎家中開相館 爭取任照相師
陳孟和1930年10月出生,他在22歲就讀師範大學美術系時,因涉及「中共台灣省工委會學術委員會」叛亂案,在1952年被判刑15年,送到綠島集中營「台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服刑,直到1967年1月才離開綠島。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管理中心代理主任謝英從表示,陳孟和在綠島服刑期間,經常製作舞台劇布景及壁報,後來向長官爭取擔任照相師,開始為官兵、受難者及綠島居民拍照,記錄新生訓導處的各項活動。謝英從:『(原音)陳孟和前輩被關押在這邊期間發現說,每次有重要活動、重要集會,新生訓練處的處長他會從台東那邊,邀請照相師來這邊拍照,那他認為非常不方便,那他本身是在台北他們家是開照相館的,所以對他來講,這很方便的事情;當然一方面來講,如果能夠拍照的話,也不用做勞役,比較方便。所以他就跟處長申請說,是不是來成立一個照相部,處長也認為這有道理,他不用這麼辛苦,還要從台東那邊請人過來,所以處長就同意他成立照相部。』

◎過人記憶加專才 重現新生訓導處
陳孟和出獄後,將許多照片夾藏在貝殼畫底板及貝殼底布之間帶回台灣,後來,綠島紀念園區進行新生訓導處空間重建工程,陳孟和憑著過人的記憶力及昔日照片,畫出當時新生訓導處的全貌圖,並協助園區進行「第三大隊」房舍重建,及新生訓導處全區1比50比例模型展示區的工作。「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解說員蘇明宏:『(原音)政治受難者陳孟和他原址復建的,他畫建圖,然後來這邊監工、監造,然後把這個第三大隊復原起來;然後像之後他又畫了一張全區的樣貌,之後在2011年的時候,我們又開放了模型館。』

陳孟和的美術專才,加上他保存的這些照片,讓眾人見證了白色恐怖的人權歷史,綠島園區現在除了展示陳孟和當時所使用的相機設備,還能看見一把他在監獄裡就地取材、完全手工製作的小提琴,這把小提琴是當年他送給外甥女的禮物。蘇明宏:『(原音)他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才做出這把小提琴出來,然後他製作一整年完之後,他就送給他的外甥女,叫「雅玲」,等到他出獄的時候,這個小外甥女已經會拉一首「小星星」歡迎他回來。』

陳孟和曾說過,「要重建被抹滅的歷史,要先把空間建置起來,有了空間,故事才能填進去詮釋,歷史才能離真相近一點。」在陳孟和前輩的奮力協助下,國家人權博物館正式揭牌運作,67年前的受難之地,現已成為「人權之光」。

原文出處 央廣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