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過兩次大學考試,一次學測,一次指考,兩次國文的成績,作文這個項目,學測的時候拿了滿分,指考的時候差三分滿分。連我的父母都很懷疑我到底是不是自然組的。
可我從來沒有上過什麼作文補習班,我連幼稚園都沒上過。
但我相當感謝我的母親,他為了我辭去她公務員的工作,專心的在家教我識字讀書,當父親工作繁忙時,她會帶著我與妹妹,到圖書館一次借滿20本我們想看的書,然後回家慢慢讀。
我也相當感謝我師大附中的國文老師,特別是高三的時候的崔老師,她的課其實資訊量很大,因為她不會只講課本上的,她會發下一堆補充資料,如果你能都看完,國文的程度自然就高了。她也不會叫學生用背的,不知道為什麼,各種古文從她解釋之後,變得饒富趣味,不知不覺中就愛上了這個科目,如果說我的文字能力能獲得一絲絲肯定,那多半應該是崔老師的功力。
而那是一個沒有智慧型手機,沒有平板,一台筆記型電腦動輒新台幣五萬起跳的年代,更沒有抖音、臉書、IG、小紅書,也沒有Netflix、Disney+。
當人人家裡都牽第四台的時候,我們家還是固守著無線四台,直到老的映像管電視壞了。
文字能力的養成,是需要時間與環境的配合的。
我們這一代,文字能力很重要,不僅僅只要「寫得出來」,還要能「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再多要求一點,大概目標要到「筆鋒常帶感情」。
因為這是我們可以穿透各社會階層的溝通工具,可能也是唯一。
現在的小孩,不再有我們成長的環境了,溝通工具也變的多元了,表達方式也不一樣了。
文字能力,當然還是很重要,但是,對現在的小孩來說,那不是唯一了。
所以,去怨嘆批判現在的小孩作文能力不佳,我認為真的不需要。
或許,在他們的眼裡,當我們拿筆爬格子,敲鍵盤寫文章的時候,他們用影片聲音圖片,一樣可以表達出我們想要的,而我相信,他們一定比我們善用這些工具。
事實上,我們從小到大,也常被上一代的批判「一代不如一代」,當然被我們嗤之以鼻,而我始終相信,每一代都有他們的優勢,而這些優勢,都是環境塑造出來的。
難道,現在小孩成長的環境,不是我們,還有我們的上一代塑造出來的嗎?
這樣想,其實就能釋懷了。
我都還想要跟我的後輩學習怎麼做短影片呢,自己真的是落伍的很嚴重。
原文出處 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