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

舞鶴長篇小說回望白色恐怖歷史 從高一生的56封家書穿越時空對話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1至2022年間邀請小說家舞鶴駐館創作,舞鶴以原住民族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高一生的獄中家書出發,延伸歷史的想像與辯證高一生思想的可能性,創作長篇小說《後世給高一生的五十六封信》,該作以高一生的受難史為主軸,兼及1950年代阿里山部落人事物的變化。日前舉辦創作分享會,邀請舞鶴分享駐館期間的寫作歷程,以及高一生之子高英傑與談。

1951年出生於嘉義的小說家舞鶴,其小說創作致力於關懷本土歷史文化,在成長過程中常聽到長輩談論二二八事件及1950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因此自小即曾聽聞鄒族菁英高一生、湯守仁受難的故事。千禧年出版書寫「霧社事件」的長篇小說《餘生》後,嘗試創作高一生及白色恐怖主題的作品,因此不定時前往達邦、特富野等地口訪及調閱資料。2020年人權館出版《高一生獄中家書》,收錄高英傑代表高一生家族所捐贈1952年至1954年間,高一生被關押在軍法處看守所達1年7個多月的家書,使社會大眾見證臺灣人權發展的重要歷史,人權館因此邀請舞鶴駐館創作。

舞鶴表示,駐館期間調閱史料、檔案以及田野訪談,特別感謝高英傑等人在疫情期間的協助,目前已完成長篇小說《後世給高一生的五十六封信》大綱,並朝向完稿前進。舞鶴特別分享紀實與虛構的寫作策略考量,以白俄羅斯記者亞歷塞維奇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以及俄國作家索忍尼辛的小說《古拉格群島》為例,闡述紀實性文學考究歷史、大量訪談的價值;其表示創作期間,受到疫情衝擊無法進行大量訪談,因此回歸小說虛構寫作的傳統,並期許未來能持續補足訪談資料。本次分享亦特別邀請高一生次子高英傑與談,高英傑非常期待舞鶴的新作,也分享保管及翻譯父親獄中家書的經過,因而感動落淚,更因此了解母親獨立撫養子女的偉大。

人權館表示,期待舞鶴的駐館創作《後世給高一生的五十六封信》能順利完成及於明年出版。藉由藝術家進駐人權館創作計畫,讓民眾透過以白色恐怖歷史為核心的文學創作,理解政治受難者的心境,以及進一步思考威權統治時期的歷史與人權等課題,發揮博物館促進社會多元溝通及深化人權教育推廣。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