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印尼的「拜習會」中,拜登勸戒習近平勿以武力威脅台灣。習近平則向拜登介紹「過去幾百年來台灣被外部勢力殖民和侵略」的歷史,但是習近平不知道,殖民和侵略台灣的「外部勢力」也包括中國。
荷蘭、西班牙、日本,當然是曾經殖民或侵略台灣的外部勢力,但是中國不是嗎?我們來回顧歷史:
《三國志》〈吳書〉的「孫權傳」記載:「﹝黃龍﹞二年﹝公元二三○年﹞春正月,…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但得夷洲數千人還。」中國學者認為此處「夷洲」是指台灣,那不就是明言中國在三國時代東吳的孫權就曾經出兵來台擄人了?這不是十足的侵略行為嗎?
中國第二次侵略台灣,則是在隋帝國時代。根據《隋書》〈東夷列傳〉記載,隋煬帝派朱寬入海「到流求國﹐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明年,帝復令寬慰撫之,流求不從﹐寬取其布甲而還。」時間在公元六○七年,兩年後,隋煬帝又「遣武賁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州、率兵自義安(今潮州)浮海擊之,…流求不從,拒逆﹝迎﹞官軍,稜擊走之,進至其都,頻戰皆敗,焚其宮室,虜其男女數千人,載軍實而還,自爾遂絕。」當時隋帝國軍隊入侵的地點,據考證第一次約在鹿港一帶,第二次在大甲溪一帶。國王Harato及其子Damori都被處斬。當年我們平埔族祖先遭遇如此入侵屠殺,不是來自「外部勢力」嗎?
一六八三年清帝國以武力取得台灣,隔年正式納台灣為其領土。之後,儘管滿清不鼓勵其人民移民台灣,但移民入台者絡繹不絕,使原本南島民族的台灣成為一個移墾社會。入台之移民及原始居民,皆受大清律令統轄。因此,殖民地的條件完全具備,屬於「拓殖型殖民地」。學者陳紹馨也指出,清代台灣的漢人社會是「農業殖民」。
至於二戰後的台灣,實行集軍政大權於一體的「行政長官公署」制,與日本時代的總督府性質並無二致。連震東當時就曾提出警告:這種制度將使台灣同胞產生「總督制復活」的錯覺,以為行政長官又以「統治殖民地」的姿態出現。果然,許多台灣人以「新總督府」來戲稱它。上海《僑聲報》也指出:「所有表現都使一般台灣人感到這不過是另一種殖民地制度的代替」。
致於一六六二到一六八四年的鄭氏東寧政權,以及一九四九之後的蔣政權,是不是殖民統治?借用美國學者Ronald Weitzer所謂「Settler State」(張茂桂教授譯為「遷佔者國家」)的理論,是指「由支配原始居民的新移入者所建立的國家」。Ronald Weitzer將一九四九年底撤退來台的蔣政權,列在「遷佔者國家」之列。準此,東寧鄭氏政權也完全符合「遷佔者國家」的定義。遷佔者國家和傳統殖民之不同,在於遷佔者已經自母國分離,但同樣具有殖民統治的性質。
一九九○年代台灣民主化之前,所有統治過台灣的政權都具有殖民統治的性質。今天雖然仍掛著「中華民國」的空名,但已呈「事實獨立」的狀態。現在最想侵略台灣、殖民台灣的「外部勢力」是誰?不就是中國嗎?
(作者是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