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FOOD

陳漢金 想吃就自己做:爌肉飯


上個星期,媒體報導,陸續有兩家彰化的「爌肉飯」名店,陸續關門,而引起在地人的哀嚎。這道小吃到底有什麼魅力,為何會成為彰化的名菜?上網去查查看,終稍微了解究竟。爌肉飯其實就是在一小碗公的白飯上,擺上一大塊爌肉,淋上滷爌肉的醬汁,頂多再擺點佐菜;吃的時候,再配碗簡單的湯。總之,它是台式的簡餐。做爌肉飯,主要是滷爌肉 – 滷大塊的豬肉,而跟一般人家中常做、豬肉切小塊的「焢肉」不盡一樣。

興起了想做爌肉飯的念頭,心動不如行動,就到市場去找食材。市場外一個豬肉攤的老板,建議我買一種五花肉(三層肉),叫做「三角肉」,那是整片五花肉最尾端,肥瘦均勻,肉質軟嫩卻微帶嚼勁的一段;他還說,做爌肉前,必須先將豬肉片兩面都煎焦黃,下去滷效果才會好。問他為何懂這些,他說他先前曾在鄉下「辦桌」當過「總鋪」(大廚師)的助手,後來才改賣豬肉。買完豬肉,就想去買一種日式的「醃漬黃蘿蔔」,想用它來當佐菜,放在爌肉旁,一定好看又對味;不料逛遍了市場內外,就是找不到這種「澤庵漬」(Kakuan)的黃蘿蔔。只好暫時改變主意,買了鮑魚菇與油豆腐,將它們與豬肉滷在一起,配起來效果應該也很不錯吧!

以下是以八片五花肉為主,所需的食材:吩咐賣豬肉的切八片五花肉,最好是「三角肉」,如果已賣完了,一般的五花肉也可。油豆腐一盒。杏鮑菇一盒約四、五條。蔥頭四、五顆,蒜頭兩、三顆,切碎備用。薑一小段,切片。青蔥、四、五株,蔥白切成細的顆粒,蔥綠切成段。芫荽(香菜)一小撮。紅辣椒一條。醬油一杯,紹興酒半杯,紅麴一匙。鹽、糖、胡椒粉適量。桂葉三片,桂皮兩、三小片。我就不用八角、甘草、「五香」這類一般慣用的香料。

先爆香,以爆香過的油煎豬肉:不要用淺平底鍋,而是用有些深度的鍋,才可以「一鍋到底」的做這道菜。鍋子預熱、加油,爆香蔥頭、蒜頭與蔥白,爆得有些焦黃時,將固體用鏟子撈出,放一旁備用。用鍋底的餘油來煎豬肉,將兩面都煎的焦黃,這樣才會去油膩且入味。將煎好的豬肉撈出,放一旁備用。

用同一鍋,以鍋底的豬油,炒香青蔥段、薑片、辣椒、桂月、桂皮;然後倒入煎過的豬肉片,以及爆香過的蔥頭、蒜頭、蔥白,共炒均勻;加進醬油與紹興酒「熗」一下。倒入充分的水,淹沒所有食材;煮滾後,放進紅麴、胡椒粉、鹽、糖調味。加進油豆腐、整顆的杏鮑菇一起滷。蓋上鍋蓋,燜煮四十分鐘;燜煮過程中,偶爾開蓋,用鏟子翻動食材,使得泡煮均勻;如果液態的醬汁消失過多,可酌量再補充點水。四十分鐘滷完之後,不要急著開蓋;熄火,再燜個十五分鐘才大功告成,開始擺盤。

原文出處 陳漢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