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胡台麗 Remembering Hu Tai-li
人類學者、影展策展人、作家、紀錄片導演、社會實際參與者。首任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的理事長,同時也是民族誌影展的主要推動者及影展主席。曾任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與所長,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及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理監事。長期投身民族誌影像領域,並親自參與、關注女性、原住民、榮民、土地等議題,在各方面皆是重要領路人。
其影像作品於國內外獲獎無數,以扎實的田野、貼近人的關懷初衷、多重詮釋觀點,為台灣民族誌影像走出一條嶄新道路。本單元將選映胡台麗生前深具開創性意義的精彩之作,透過她的鏡頭、出現在鏡頭前的身影,致敬懷念胡台麗老師。
剪輯:李冠吾
原文出處 臺灣國際女性影展Women Make Waves Film Festival Taiwan
============
憶台麗
文/黃玉珊(台灣女性影像學會顧問)
聽到你離開的訊息,幾乎不敢置信,如何走進彼此的生命中,美術是其中一個原因。大學時參加了美術社,有兩本愛不釋手的雜誌,一本是《雄獅美術》,一本是《影響雜誌》。美術雜誌的專欄〈跟阿笠談美術〉,作者用書信體傳達美術的知識和信念,很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阿笠對事物的好奇反映在她和作者的對話之中, 後來聽說作者書寫的對象之一就是阿麗。大學期間讀了你的《媳婦入門》,發現外省媳婦嫁入本省家庭要學習的禮俗,有些不同的觀點。
後來我們從紐約回來在台北見面,除了人類學專業之外,你在紐約大學修了電影製作的課,回國後在中研院工作,投入《矮人祭之歌》、 《神祖之靈歸來:排灣族五年祭》紀錄片的拍攝;因為自己製作紀錄片也譯介紀錄片歷史,我也注意到民族誌電影在台灣的發展。後來「女性影像藝術展」在幾位熱心的朋友推動下,姊妹們一起走過草創期,然後是女性影像學會的成立,你開始出現在女性影展,從影片參展到成為學會的一員,你總是與我們一起,開會時提出客觀深入的建議,女性影展也因你的參與而更加開闊和多元,我們也分享了你的紀錄片《穿過婆家村》 首次在戲院放映的盛況。
女性影像學會不久由台北市的非營利團體轉為全國性的組織,學會在逐年的拓展中也曾面臨財務窘況,組織危殆,幸好有女企業家王姐的出面贊助,你和前輩作家施姐的支持,形成一股穩定的力量,在驚濤駭浪中安然渡過難關。那時我已卸任轉往南部教學,只在一年一度的年會出現,你是很少缺席的學會成員,看到你的笑容總教人安心。
後來海外熱心的朋友要在紐約推動台灣女性電影,我們幸運的申請到公部門的經費啟程,影展團隊的成員包括你和王姐。那次的旅行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每天你總是比大家早起,我們才懵懂初醒時,你已走遍市區旅館附近的大街小巷,揹著你的特色行囊,一只大袋中裝著小袋子,小袋子中有更多小袋子,你用自己的方式收集著日常的見聞和知識。
隨著時間的累積,女性影展越辦越大,世代交替。你也成立了臺灣民族誌影像學會,創辦了民族誌影展,但你依然是女影學會的資深成員,每年女性影展總能見到你貼心的笑容, 帶給我們安定的力量,不只在學會中,也帶給周遭的朋友。
記得有一年你到南藝演講,活動後到宿舍參觀,當時浴廁裡有條被困了兩天的垃圾魚,不知如何處理的我還來不及告訴你,你撿了隻木頭引它上座台,才剎那間,垃圾魚已隱遁無蹤。我想你在亞馬遜河旅遊的過程,若是路上碰到鱷魚也是一樣的淡定吧!這是我認識的你——總是給人一股安定的力量。
祝願你在下一個旅程從容自在,風起時,想起你的《蘭嶼觀點》、《愛戀排灣笛》、《石頭夢》、你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