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認為,朝鮮4日發射疑似為火星-12型的中程彈道導彈,時隔5年首次飛越日本上空,展示了能打擊關島等太平洋上美國戰略目標以及“先發核攻擊”的能力。朝鮮上月公佈了實現“先發核打擊”法制化的所謂《核武力政策法》後,截止本月1日的國軍日,一周內先後4次發射了7枚短程彈道導彈,炫耀了對韓國的核打擊能力。
當天,朝鮮的中程彈道導彈以正常角度(30-45度)進行發射,最高高度為970公里,飛行了4500多公里,展示了超越打擊作為美國亞太戰略據點的關島的能力。從朝鮮到關島的距離約有3500公里,推測認為朝鮮導彈墜落在距離夏威夷3160公里、距離阿拉斯加3300多公里的太平洋。 4500多公里是迄今為止朝鮮發射的彈道導彈中飛行距離最遠的一次。
火星-12型導彈在2017年也曾2次以正常角度發射,分別飛越了日本列島2700公里和3700公里。推測認為火星-12型的最大射程為4500-5000公里,本次試射的射程是最遠的一次。包括最大射程在內的正常角度發射,意味著朝鮮實施了被評價為中遠程導彈“臨門一腳”的再入大氣層的試驗。高角度發射可以測試最大飛行距離,但進入大氣層的角度不同於正常發射,很難對需要承受超高熱量的再入大氣層技術進行測試。由於朝鮮缺乏確認是否成功再入大氣層的能力,因此預計美國的先進監測系統會最終做出判斷。
繼今年1月之後,朝鮮在距離中國邊境只有40多公里的慈江道舞坪里發射“火星-12”型導彈一事也成為了關注的對象。韓國軍方消息人士說:“朝鮮可能正在中朝邊境地區部署中遠程導彈,以便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讓韓美聯合軍難以實施空襲。”
火星-12型據說是“打擊關島的導彈”,關島是美國B-1、B-52、B-2等戰略轟炸機三劍客奔赴韓半島的戰略據點。分析認為,當天發射導彈的目的在於在韓半島發生緊急情況時牽制美國的增援兵力。
專家們認為,朝鮮正在強化針對韓國、日本、關島的搭載多種核彈頭的導彈能力。韓國安全部門的一位官員稱:“朝鮮實現了‘核武器先發打擊’法制化,繼短程導彈之後,又發射了中程導彈,是為了對韓國、日本、關島實施先發打擊。”就是說,今後朝鮮很可能進行射程覆蓋美國本土的洲際導彈和小型化、輕量化的戰術核武器試驗。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樸元坤(音)說:“今天朝鮮發射導彈的焦點是提升核能力,今後可能與ICBM、SLBM(潛射彈道導彈)、第七次核試驗等聯繫在一起。”
韓國國防部也在當天的國防委員會工作報告中表示:“朝鮮保持著可能進行核試驗的狀態,正在準備試射新型液體動力ICBM和SLBM。朝鮮正在努力讓寧邊核反應堆等主要核設施正常運轉,從而升級核能力。”
在國政監查中面對在野黨議員提出的“朝鮮何時完成核試驗準備”的提問,韓國國防部長官李鍾燮說:“會在今年5月前後。但很難預測(核試驗時間)。第七次核試驗可能是(實際)用於使用的小型(核武器),也可能(比第六次核試驗)威力更大。”
很多分析認為,第七次核試驗時間很可能在16日開幕的中國共產黨第20次黨代會閉幕的本月底和下月7日美國中期選舉之間。就是說,這是個既能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子,又能引起拜登等美國政府關注的時期。
原文出處 朝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