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

【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 1987-2017


書名:【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
作者:謝世忠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7/10/0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941690
規格:平裝 / 252頁 / 14.8 x 21 x 1.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

內容簡介
娓娓多變的原運30 年 道來綿延的原民心境
他們就像自灰燼中重燃火苗之後的烈焰主角,
承接著各類舊新挑戰。

本書延續《認同的污名》一書原貌精神,採取最大宏觀研究視角,分成前篇、中篇、及後篇。
前篇敘述1987至2017的三個十年,大體上鋪陳一個原民三十年輪廓。

中篇與後篇的最主要理論架構,是以觀光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tourism)前臺(front stage)與後臺(back stage)等二個相對的分析概念為基石。前臺指公開展現於外的樣態,那是群策群力的眾人活動。當然,既稱前後臺,就有類似表演的舞臺,也應有可界定為觀眾者,而在原住民的眾人展演場域上,觀眾對象一方面就是國家大社會政府和漢裔臺灣人,另一方面則是廣泛的原民同胞。

過去二十多年間,作者觀察出原住民世界中,至少有七大社會運動的建置與維繫,而此等不需動員的類全民運動,正是族群是否具有優質前景的條件。而臺灣原住民在世紀交替前後,充分展現了社會文化活力,因此,當下尤其值得對這些現象進行脈絡性分析,以獲得更深入的瞭解。

==============

作者簡介:謝世忠

臺北市人
6月7日生 標準雙子座——白天嚴肅 黑夜搞笑,每年生日都有大排場

學歷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1989)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1995-)
臺大行為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2011-)
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理事長(2015-)

經歷
美國奧瑞岡大學傅爾布萊特禮訪教授(2016/9-2017/7)
俄國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交換教授(2014/9-10)
德國海德堡大學交換教授(2013/8-9)
德國漢堡大學交換教授(2010/5-6)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訪問學者(2009/11-12)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傅爾布萊特訪問學者(2003/9-2004/7)
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1997/8-1998/7)

著有
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1987)
餵雞屋人類學——迷妳論述101(2011)
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1987-2017(2017)

其他尚有200種著作 看了傷眼 不看護眼 看與不看間傻眼
喜愛 慢跑 釣魚 寫作 詼諧 呆滯 鋼筆 螢光閃眼綠色 薩克斯風 Blackjack
更多資訊請上人類學系網頁或Google查詢或向原住民朋友探聽或懶得搭理

==============

目錄
序言

導言:出版之後

【前篇 當代敘事:年代學上的原住民族群行動】

第二章 出現贏面
第一節 參與勢眾1987-1999
第二節 全面勝利2000-2005

第三章 真贏假贏?
第一節 問號又起2006-2011
第二節 回歸挑戰2012-2017

【中篇 前臺盛事:七大社會運動的輝煌與論評】

第四章 族群政治運動
進入政府:政權結構內的原住民
第二節 原原相會:體制內外較量一波波

第五章 藝術文化運動
  第一節 群藝揚昇:藝術與工藝的創作潮
第二節 成型樣態:我族暢流與第四世界

第六章 躍進學術運動
第一節 仿學焦慮:嚮往學術格式與權威
第二節 爭取詮釋:「原住民學」的模糊力道

第七章 文學建構運動
第一節 作家湧現:文學臺灣的一項奇蹟
第二節 部族故事:論「泛報導文學」文類

第八章 族稱獨立運動
第一節 九族再見:學術分類的完結篇章
第二節 成就新族:爭取獨立的未完任務

第九章 重掌環境運動
第一節 回歸山林:「新山地人」的生態智慧
第二節 在地經營:綠色部落與有機家鄉

第十章 根生都會運動
第一節 又見部落:移外世界的建設原理
第二節 再現祭典:我族傳統的不棄不離

【後篇 後臺多事:原住民的日常與日常原住民】

第十一章 政治風向
第一節 雪上加霜的從政
第二節 臺灣少數民族嗎?

第十二章 菁英實踐
第一節 西裝背心的換替
第二節 博士教授的辯證

第十三章 名份分明
第一節 原住民變成南島
第二節 地名政治學心結

第十四章 過往如夢
第一節 開始想念山地人
第二節 姓名漢原的矛盾

第十五章 唱往何處
第一節 樂手唱什麼歌好
第二節 停不了的唱唱唱

第十六章 域外情緣
第一節 尋覓進步的外國
第二節 何處找南島兄弟

第十七章 歸鄉一夜
第一節 短暫的委身母土
第二節 空間讚嘆與詛咒

第十八章 步步臨淵
第一節 體育希望的焦慮
第二節 加不加分的問題

第十九章 英雄濕襟
第一節 酒氣酒品的展演
第二節 笑語淚珠的並出

第二十章 演出現代
第一節 位階上升的趣味
第二節 有了動媒的今天

第二十一章 文化呼喚
第一節 母語的神聖建置
第二節 文化與宗教有解

第二十二章 家與部落
第一節 意外傷亡的磨難
第二節 部落美醜的辯證

第二十三章 凜風淒雨
第一節 資源匱乏的艱難
第二節 民層疾苦的持續

第二十四章 角落心聲
第一節 謝謝謝謝謝到底
第二節 聚散孤獨的逃避

第二十五章 物質誤植
第一節 文化村宿命無言
第二節 原民博物館告白

第二十六章 國家誰的
第一節 法法終於面對面
第二節 四大難題解不解

第二十七章 希望很窮
第一節 原民人才的歸零
第二節 早婚的人口學論

第二十八章 氣泡一場
綠野青山垃圾場
但知感動的煽情
第二十九章 半知半解
第一節 有野菜沒有野肉
第二節 今天介紹古時代

第三十章 結論:分據前後臺的今日原住民

英文摘要

==============


在大學任教已逼近三十年。文科教授的主業之一,就是寫作。寫寫寫,寫個不停。但,都寫些什麼?自己身在其中,很少有機會躍至某種高度,然後眼神往下,繼而全盤檢視千千萬萬的文字。年紀慢慢資深了之後,凡遇上說話對象,不論熟人初識或陌生,老是被問到「已經退休了吧!」、「準備退了喔!?」、或「算一算,時間差不多是要退休了才對啊!」。

一次二次很多次,久之,自己竟也開始問自己同一問題。有了類此經驗,下一步即是開始練身,準備跳躍動作,時機到了,就放下筆,沖天而上。當然就是要看看自己幾十年都在玩些什麼文字。一驚!一堆學術格式在那兒,掛著謝世忠名字。原來不覺中,早已被那自我身分所牽引,一起筆,就是引文書目論證比較理論概念等等。而且,只要缺一,就是公認的缺點,不合學術。

但是,過去那麼多年,無數朋友提及我,永遠就是那本在還沒取得博士學位,更尚未擔任大學教師時所出版的小書。我公開抱怨說,那之後所寫的數百種專書論文等等,好像白寫了,因為乏人知悉。望著第一本無人不曉的《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有點接近暮年的謝教授,還真是忌妒年輕時的謝同學。一本引人入勝或者足以潛移默化的好書,是不是就一定不能被學術格式套牢?我還不知道答案。

但是,自己的經驗卻如此告知,因為《認同的污名》當年就是儘量去掉艱澀學術概念詞藻,設法使之得以普及遍讀的寫法(其實還是很學術,格式規範並不闕如,只是比標準模式稍稍放寬些罷了)。幾年前開始出現撰寫《後「認同的污名」》的念頭,前述種種全都跑上心頭,最後考慮結果是,決定本書不加註,不要引用書目,也不需參引資料。

我的這本新書什麼文類都可,就是不要以學術書籍形式出版。最好是讀者一氣呵成,輕鬆地把它看完。在此前提下,除了極少特例之外,書裡也不提任一族名、部落名、組織名、著作名、以及個人大名。讀者唸到某一段,或早有戚戚焉感知,自己隨緣想像就是,而筆者則可藉此省去明示的負擔。

其實,我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深切體驗。原先這本書是要寫《認同的污名》出版後四分一世紀,也就是截至2012年的景況。於是趁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年公開招標原住民研究課題採購案機會,提送撰寫「後《認同的污名》四分一世紀—臺灣原住民多樣族群運動與多元場╱區域風貌 1987-2012」服務建議書,想不到鎩羽而歸。失敗的當時極其失落,我的學生們都知道,該書的寫作不僅只是執行一個計畫,它更是謝老師前後認同的污名延續論述的理想實現。結果泡湯了。最近有學生跟我說,那時候老師閉關好幾天,完全不理外界的關懷,他們都嚇壞了。我倒是沒如此悽慘的印象,但,沮喪無助是真的。

經過了幾年,現在正以「傅爾布萊特禮訪教授」(Fulbright Courtesy Professor)的身分在奧瑞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 Eugene)訪問研究(傅爾布萊特基金會給予的正式名稱為「資深學者」〔senior scholar〕,但接待大學希望我們對外使用禮訪教授一稱)。Eugene是一座十六萬人口小城市,中文有譯尤金或雨津者,而我就直接稱其為幽靜市。城如其名,幽幽靜靜,適合寫作,而且是毫無牽掛,自由自在地下筆起筆舞筆甚至亂筆。

換句話說,這一年(2016年9月20日-2017年7月19日)除了在北美地區的必要性學術任務之外,其餘時間自己充分安排。當然,前往外州甚至出國到加拿大的幾回研討會與受邀講演,必須準備幾篇文章,但,那都不足以損及自我的無限自由思想空間。和玉山社魏淑貞總編輯有了默契,2017年中完稿,年底出版,而且是一本不僅為科普,更是一以貫之的平易人文閱讀專書,不受學術格式牽絆。

當初文獻館案子若標到,現在早有一本《後「認同的污名」》在書架。但,那必定是一格式主導的文字集彙,更是要經過幾次期中期末包括官方代表在內的也是格式審查。章章節節都會有意見,而且全係傳統認知一名教授應該寫出的特定學術書刊樣態意見。那麼,書是有了,但,充其量只見書架上多一本,其影響力絕對比不上謝世忠同學的古典《認同的污名》。

這本新書沒有任一參考書目。作者直接下筆,一寫破了十萬字一些些,其間都不曾翻書。三十年的參與觀察全在裡頭。簡單地說,就是原住民點滴,均深深刻刻印於筆者心底,然後,現在有此機會自然地一一搬出。來美國前,花了一大把時間,整理郵寄了八大箱資料到幽靜市。書到了,就排排整齊於住處書房內,準備不久之後必會很忙碌地翻閱查詢摘錄參引。

然而,結果卻是,花錢事小(其實不小,臺幣一萬多多近二萬),竟然這些「珍貴」資料,不僅沒有一頁一行一句派上用場,事實上根本沒去翻動一秒鐘。想起來也是有趣,自己也不太瞭解箇中原因,出國前更是萬萬想不到。如今時間已近返國前幾月,美國寄回更貴數倍,如何是好,還真傷腦筋。幸好有愛書的前臺大指導學生家住附近,決定原封贈送。

到底平日都有在田野?有振筆寫筆記?有不斷錄音?有民族誌方法?好像都沒,但,又好似全數在我腦中的神祕之處存放,現在居然可以十萬字如同洩洪大水般一直奔騰躍出。但,所謂寫書,其實就是和所有原住民聊天的意思,然後,再邀請讀者一起來看看,到底我們都聊些什麼。至於書質好不好,大家可以共同斷言。

在臺時,多年延宕,隻字未動,如今,竟然幾個月的幽靜歲月,可以大大了心願。功臣當然有之。我九十年代指導的碩士班研究生呂宛書小姐(就是前提愛書人)與其夫婿Hans和二位學藝雙全的公子Keviv與Tou-tou,住在距離幽靜一百六十公里處的州內第一大城波特蘭(Portland)。他們賢伉儷美食專家,除了邀我四處大啖之外,更三天兩頭備妥冰凍存放的菜餚,供我幾週不擔心餓昏。奧瑞岡大學人類學系好友Professor Bill Ayres 及其夫人Paula和稚齡孩子Miles,也是多次邀約餐敘,還有四處垂釣鱒魚,很是歡樂。

幾次學術活動結束,就轉往住在多倫多小妹謝佳容家作客大補特補一番,偷閒中稍有增胖。後顧之憂解決了,體能狀態特佳情況下,一直衝刺,寫個不知手痠。我到處告訴友親,刻正在寫此書,主要就是給自己壓力,寫不出來的話,看來就不必回臺了,因為面子掃光光。也正是如此,家人學生好友即不斷詢問進度。我都答曰,快寫完了。其實,天知道,但,每被一問,就感激心頭,畢竟有人在期待新書快快來。

感謝魏淑貞總編輯和玉山社在出版事業面臨網路壓力的境況下,繼續不斷讓優質本土書冊問世。我的這本有幸沾光掛上玉山社,真是喜悅。魏總編自《認同的污名》到《後「認同的污名」》,一路三十年相挺,學者遇上知心出版家,福祿雙至,特別感謝。內子李莎莉女士工作何止比我忙碌十倍,卻仍幾乎天天從臺灣越洋電話盯著此事,催促真的有功。傅爾布萊特基金會和奧瑞岡大學亞太研究中心與人類學系的慷慨支持,書本方才有望一頁頁增添。

三個十年累積下來的弟子群,包括美國和加拿大的幾位在內,在臺北在桃園大溪在花蓮在臺東在埔里在臺灣各地,都一起引頸望看亮亮額頭的老師,還能玩出哪個深具傳承價值的把戲。她(他)們很關心師父在美生活安康與否,好像也頗具信心不久可以拿到一本師尊簽名大作。我的意思是,年輕的一輩是為最堅實的學術支持夥伴,她(他)們不僅僅必定會於老師一年一度生日時盛大慶祝(今年生日剛過,人在美國,竟也獲致驚喜大禮,有一群貼心學生,真好!)。學界知道我在寫這書者有限,其中知心者,有教育家,有音樂家,有旅行家,更常多方鼓勵,就是溫馨。

我認識的原住民朋友老中少幼不知多少。有彼此相看不厭十數年者,有一年見一次卻高興得半死者,有曾經也對謝世忠蠻懊惱者,有正式非正式場合意見卡卡者,有讀過書而未曾謀面者,有聽過講演而不曾私下玩笑過者,有遠望看見卻害羞沒能進一步寒暄者,有短短幾句卻留下印象者,有驚訝教授看起來不老嘛者,有單單想像對方模樣者,更有其他包括鼓吹彼此喝飲料等等等情況者。

她(他)們╱妳(你)們一級棒!臺灣原住民族群運動三十年發光大彩,現在是世界典範。我堅持如此看法,或許部分原民朋友會有意見,但,就是事實,也理應這樣。感謝族人大家,本書有錄有論,有愛有氣,有喜有怒,有嘆有驚,有真有怨,有心有疑,有槌有捏,有妳(你)有我。再次感佩同胞們超過四分之一世紀的付出!繼續奮鬥!這本書獻給部落內外的諸位。

謝世忠
寫於幽靜家居
2017年初春

==============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導言:出版之後

筆者1987 年在自立晚報出版《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一書,內容述及「山地同胞」或「山地人」或「高山族」(按,1994 年始獲正名為原住民)長久以來普遍存在之有如烙印般永遠無法去除的極負面自我認同形成過程,以及時至八十年代方才出現之泛原住民運動的形質內涵。該書應是華人世界第一本對原住民族群認同與社會運動雙重要項進行交參討論的人類學專著。

當時原住民新生代知識菁英領袖,正苦無社會運動推展之合理性理論的依據,是書與筆者同年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4 期,頁139-177 出版的〈原住民運動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以北美與臺灣為例的初步探討〉一文,據悉,很快地成了不少人,尤其是原住民青年學生爭相閱讀的文獻,引起不小迴響。十八年之後,經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提名,2005 年歲末,筆者因前列該等著述成績及其後續影響力,獲得行政院長頒授「行政院原住民正名運動勇士獎」。

筆者並無邀功之意,只是試圖說明二十世紀後半以降,《認同的污名》一書,的確伴隨著原住民往後的各項發展,在某一程度上,它可算是一歷史見證者。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原初的出版機構已不存在,書本也絕版,於是陸續有許多原住民和學界友人甚至書局,詢及筆者是否有再版計畫,因為大家還是想閱讀。基於此,筆者忽然想到,與其舊書重印,何不撰寫一本《認同的污名》續篇?

畢竟,幾十年下來,原住民世界可能已經巨大波動,值得系統地再行探索瞭解。原本2007 年《認同的污名》該書發行屆滿二十年之前二年,曾興寫書想法,但,終究僅是念頭,尚無積極規劃行動,原因是有些原住民新興社會文化景象出現較晚,其將來性仍待觀察,所以,就決定再等幾年。一晃眼,時間來到接近2012 年,《認同的污名》出版之後經歷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日子將屆,它可能是關鍵時間,此刻應為更佳寫書時機。無料,公私諸事仍然纏身,時間又滯。現在三十年即至,不能再延宕,於是有本書書名的確立,期望能對《認同的污名》出版後的原住民三十年有一整體描述,邀請大家繼續關注本土悲喜交織的原民人文景觀。

筆者決定延續《認同的污名》一書原貌精神,採最大宏觀研究視角,不過,在方法設計上,卻準備另起爐灶,以一全新模式進行安排。全書分成前篇、中篇、及後篇。前篇敘述1987 至2017 的三個十年。三十年如何次分成幾個時間區塊?本書或有其寫書者的主觀基調,但,那多少根據了一些事件事實。

至少,大體上鋪陳一個原民三十年輪廓,應不會有大誤。中篇與後篇的最主要理論架構,是以觀光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tourism)前臺(front stage)與後臺(back stage)等二個相對的分析概念為基石。前臺指公開展現於外的樣態,那是群策群力的眾人活動。當然,既稱前後臺,就有類似表演的舞臺,也應有可界定為觀眾者。誰是觀眾?在原住民的眾人展演場域上,觀眾對象一方面就是國家大社會政府和漢裔臺灣人,另一方面則是廣泛的原民同胞。

這些年來,筆者已然觀察出過去二十多年間,原住民世界中,至少有七大社會運動的建置與維繫,它們是:族群政化運動、躍進學術運動、文學建構運動、族稱獨立運動、重掌環境運動、以及根生都會運動等。

七大運動就是當代原住民的前臺展現內容,整體看來,那是一極大的能量,令人不敢忽視。它們承襲自1980 年代的泛原住民運動,再進階拓展衍生,不僅呈現出相當多樣之面貌,且全係原住民社會由下往上之草根力量集聚而成。吾人以為,此等不需由人工式組織作為領導之類全民運動的出現與長久維繫,正是族群是否得以深具優質前景的充分條件。而臺灣原住民在世紀交替前後年份裡,積極展現社會文化活力,因此,當下尤值對其進行脈絡性分析,以使能獲致較具深度的瞭解。

七大運動表面上似乎顯性易懂,但,仔細探究之後,不難發現其中的複雜性。例如,八十年代的「泛群」運動(即泛原住民運動),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時,即見很明顯之「去泛群」思維的出現。換句話說,以族群政治運動為例,建置了泛群國家機構(即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之後,我們很快就看到了各族領袖,在正式或非正式場合裡,紛紛提出「去泛群」或「我族化」的訴求。此等現象在文學建構、族稱獨立運動及重掌環境運動中,也相當明顯。

因此,除了廣泛描述各個運動主體面貌景況外,筆者亦會謹慎地處理每一細膩層面的動態內容。總之,前臺是風光,也是原住民四百年來,或更精確地說,即在全面接納外來統治或被完全征服後的一個世紀當下時空裡,所出現之前所未有的自信主位與前瞻行動。

這幾個層面的社會運動,當然有其相互串聯交互作用的機會,那種引爆的動能,會是一大衝力。去年(2016),總統履行向原住民道歉儀式,即有極具代表性之政治權利或藝術文化運動佼佼者,分別於總統府場內(老將在內)外(新將於外),以相對的方式,各自表述認同與不認同,此乃展現了族群政治運動的動態訴求,無論何者,都在證明原運的確更進了一步。那是一例,也反映出前臺的衝鋒陷陣成果,使得相異的堅持,均有朝野扎實的支持後盾,而各項力量或聯合或獨自高聲倡議,均以強度意志姿態匯集人氣。

原本在多樣的社會運動蓬勃展現力道過程中,我們可以「區域」(area)或「場域」(arena)概念,來進行進階討論。一般而言,區域涉及地方、空間、場所、地點等指稱意涵,而場域則範疇抽象,多半係關及人們特定有形無形活動的說明。七大運動均和現今大家非常關心的族群關係和族群認同有關。擁有認同之後,各部落、各地區聯盟、各族、各都市鄰域、以及各跨族團體等等,才能有效存在。而它們的存在,即行證明不等群體間關係正作用活躍。

認同可見於區域範圍,也能作用於場域過程之中。舉例來說,在藝術文化運動方面,全國風起雲湧地於密集時間內,成立藝術與工藝坊或表演團體,它代表泛群運動的非政治層面場域。而各個工作室或在地表演社團組成背景,則往往又突顯出以區域為基礎的特色,如排灣族區域的琉璃珠工藝特別發達,泰雅╱太魯閣╱賽德克族區,則織布花紋一向聞名,阿美卑南等族演唱舞技團社亦獲頗多掌聲。我們在進行多樣認同討論之時,似乎也須注意到場域與區域所呈現的特定意義。

本書終究並未自前述角度進行後續寫作,一方面那樣作法,很可治運動、藝術文能就是當年假使成功承接文獻館標案的必然採行模式,亦即,規規矩矩的學術比較研究。另一方面,最重要的,筆者所看到者,絕不只是那幾個風光在外的社會運動。因為那只是前臺景象罷了。別忘了,還有後臺。我們常聽聞,所謂「後臺很硬」。

後臺很硬的話,據說就可以讓人在前臺如魚得水,無往不利。原住民的後臺硬不硬?如果很硬,那前臺七大社會運動,必是勢如破竹,因為後頭補給堅實,全民一心,資源集中,族群希望無窮。然而,要是後臺不穩定甚至孱弱不堪呢? 後臺景象一般不易見著,只能等待發掘之後,方有機會道盡真實。弱態窘現的後臺世界,絕對難以提供前臺所需的大量支撐火力資源。本書的後篇,就是敘述當今原住民後臺種種。前後臺加總,或許才能稍解原住民努力了三十年後的今日狀態。我們期盼如此理解架構的安排,可以達到一定的寫作效果。

《認同的污名》薄薄一小本,1987 年出版後,始料未及地廣受矚目。為何如此?每一位與筆者提及該書的原民朋友,均會說「寫到了我們心聲」之類的評語。但是,「污名」一詞何其嚴重,當初的概念生成係取自飼養家畜在身上烙印(stigma)一般。它是永遠無法磨滅的刻痕。烙記火炙上印的剎那,必然痛不欲生,之後成了終身屬性,又是一場更久的夢魘。任何人當然都不願接受,僅是簡單地感受自我所屬認同,竟然會如此疼痛。

也就是說,當認知到自己是「山地人」的一刻,立即充滿羞辱、憤恨、失敗、無望、落後、獵頭、野蠻等等的負面歷史意識與當代不堪地位。於是,在各個生活領域中,天天就忙著閃躲逃避,或者擔心受怕。此一族群標記形影相隨,它日夜跟著深受污名者,不斷提醒他「你的身分如此」。去不掉的烙印,象徵著絕望民族在燃完生命之後,飄遠塵落為灰燼。

但是,人是活的,腦筋細胞隨時奔跳飛躍,硬是有人不願就此服輸。會服輸的話,就不可能原住民大小朋友一下子就使《認同的污名》臺灣紙貴。這表示,不少人早已經內心燃火,一本契合心思的書,足以成為眾志成城力量推手之一。現在新書上市,距離前書已是唸完七個大學畢業以後的今日,大量原民知識青年正在各角落努力不懈,他們或許是自灰燼中重燃火苗之後的烈焰主角,養足了精力,承接著後《認同的污名》時代各類舊新挑戰。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