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夕,林內鄉公所十一日舉辦「粽」藝大集合,台灣粽、越南粽、菲律賓粽及印尼粽超級比一比,大人包得開心、小孩也吃到各國不同口味的粽子,提早渡過不一樣又有意義的端午節。
「肉粽就要包五花肉,咬下去會滋一聲才是人間美味」參加林內鄉公所「粽」藝大集合村民邊吃台灣粽子邊說,印尼粽子把米及肉餡都煮熟再包竹葉,吃不到粽葉香,很像在吃飯糰。
昨日在林內鄉有零售市場裡,一群社區婆婆媽媽與從印尼、越南、菲律賓及中國嫁來台灣的外籍配偶,同時在包粽子,不同於台灣粽有稜有角,越南、菲律賓則都是長條型,林內鄉立幼兒園小朋友看著大人手腳俐落包粽子,看得目瞪口味,有人則不斷詢問「可以吃了嗎?」,加上大人們互相交流包粽子技巧及心得,現場熱鬧滾滾又有陣陣粽香。
林內鄉長邱世文表示,在台灣,地區的不同就已產生多種變化的粽子,看到嫁來台灣的新住民秀出家鄉的口味,很新鮮與新奇,對新住民朋友而言,也可以讓她們紓解思鄉情愁。
來自印尼的張裕菊說,在印尼,粽子的餡料都是煮熟後再包竹葉,內餡與台灣差不多;越南的粽子是長條的,用香蕉葉包,餡料有豆類、黑胡椒豬肉及炒過的綠豆粉。
菲律賓粽與越南一樣都是香蕉葉包,外形也是長條形,最特別是不放肉,而是米、可可及剁碎的椰肉;中國粽子包法及肉餡都與台灣差不多。
各國粽子都有支持者,越南媳婦說還是習慣吃越南粽子,比較不油;社區的婆婆媽媽則說,台灣粽尚讚啦!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 20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