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

【香港_何去何從 / 香港あなたはどこへ向かうのか】


書名:【香港_何去何從 / 香港あなたはどこへ向かうのか】
作者:阿古智子 あこ・ともこ
譯者:芝竹, 陳愛理, Esther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22/06/0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943144
叢書系列:亞洲新思維
規格:平裝 / 296頁 / 14.8 x 21 x 1.4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

內容簡介

從專制開明到極權人治,香港與臺灣為什麼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
面對強權一再的介入和侵擾,你我又該如何審視中國因素?

人們應該為了利益而去政治化、走向奴隸化嗎?
香港社會運動追求的是「自由」還是「民主」?
對抗境外勢力的《反滲透法》,是否會被政治利用?
「暴徒」「判亂」種種標籤,究竟是誰、又以怎樣方式貼上?
著重思辨的「通識教育科」,是釀造香港年輕人積極參與抗爭的主因?
擁有高度自律與主體性的香港人,還有更好的方式應對「中港矛盾」嗎?
即便違憲也要香港人禁戴口罩遏制示威蔓延,與臺灣戒嚴時期有什麼分別?
在巨變的大時代十字路口,渺小的個人要如何不被時代改變?又該如何思考抉擇自身所處位置?

非典型日本學者對現今香港的憂思所見,
叩問這世代應當也必須關注的普世價值。

香港是西方理解中國的重要平台,更是逃避極權治理的避難所。然而在民主發展未臻成熟前,來自中國資金、人口、政權的湧入,導致處於不利位置的香港人積累的情緒不可避免地爆發。這也使得香港社會分裂,一步步走上極端化,演變成一場場示威抗爭。

於殖民治理、歷史遺產、集體記憶、身分認同、教育文化、貧富差距等有著共同元素互為對照的臺灣,在面對強權政治一次次侵擾下,又該如何審思應對擁有壓倒性的經濟實力和操縱大數據能力的「敵人」?

鑽研「現代中國研究」與「比較教育學」的本書作者,採用個人史與時代交錯的柔性敘事,帶領讀者們重返香港運動現場,以大量田野調查為根抵,訪談香港、臺灣、日本三地不同層面的社會成員形成對話;在不預設立場與標籤化,試圖呈現一波波社會運動背後潛藏中國因素的原貌,將會替世人帶來哪些致命深遠的影響……

================

真心推薦
江旻諺,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李志德,臺灣媒體工作者,《鏡週刊》文化組副總編輯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林秀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聯袂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口碑好評
同為留學香港的學子,我從阿古智子教授的文字中,看見相似的經驗結構。本書細緻地刻畫出香港人身分認同的世代差異,並從複雜的變遷軌跡中,講述港人爭取自由的義憤與掙扎。特別在當今,中國正強行抹去香港的歷史,阿古智子教授的親身見證,啟發我們向前探究,香港人在壓迫之下,仍然可能長存的集體記憶與生命力。──江旻諺,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

阿古智子九十年代在香港留學,敏銳觀察香港的歷史性變化。她對香港有特殊的情感與細緻分析,透過訪談與參與觀察,娓娓道來中共政權對香港的蹂躪,讓我們對這段尚在發生的香港淪亡史,燃起如臨現場的憤怒與哀傷。這本書值得和馬嶽的《反抗的共同體》、李立峯編輯的《時代的行動者》一起閱讀,也不能錯過《時代革命》《佔領立法會》《理大圍城》等紀錄片。──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這是一位外來者帶著善意和好奇的思辨對話錄。阿古智子跟隨自己設定的路線,多面向探索二○一九年巨變的香港、臺灣和中國。以香港「反送中」運動為關懷核心,對話對象和主題卻不限反送中,也擴及新冠肺炎的爆發和臺灣二○二○總統大選。在香港,她對話黃、藍支持者;到臺灣,她踏查的場合不分藍、綠。她理解香港抗爭者的訴求,卻也苦思破壞的倫理界線,繼而拋出最終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處理人們製造『敵人』的過程呢?」──李志德,臺灣媒體工作者,《鏡週刊》文化組副總編輯

二戰後的臺灣、香港、日本與中國,幾乎是平行發展的多重宇宙,想將這些異質元素冶於一書,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作者似乎天生內建了異鄉人的客觀之眼與深入他者視角的同理能力,竟能遊走在藍絲與黃絲、韓粉與英粉、仇日與親日、右翼與左翼這些跨度極大的群體,以既融入又疏離的視角,將其親歷的生命片段串成一氣呵成的文化觀察。她向我們展演了,細緻的田野觀察與跨時空的歷史想像,於思考與書寫之必要。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這是一本有關「如何閱讀香港」的佳作,以「反送中」作為廣場的中柱,向香港、臺灣與日本發出探索民主與自由的光源,而這三個地點恰恰是作者生命軌跡中的三個節點。香港街道上為自由而戰的黑衣青年,和日本一名對歷史之門發問的小學生之間有什麼關聯?臺灣的民主負載著日本、中國和本地社會之間複雜的糾葛,而日本和中國,臺灣與日本,這些地緣引發的歷史究責與記憶,到底是民主的負擔還是試金石?這些不間斷的民主與歷史之交相詰問的敲擊聲,如何幫助我們認識香港,也更認識我們自己?讓臺灣、香港和日本之間互相有所牽繫。這部作品是阿古教授個人鍛造的政治學民族誌,極力推薦。──林秀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

作者簡介
阿古智子(あこ・ともこ)

專門領域為現代中國研究、比較教育社會學。1971年出生於大阪府。大阪外國語大學、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畢業後,取得香港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歷任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専門調査員、早稻田大學副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副教授,現為同研究科教授。著有《吞噬窮人的國家:來自中國社會貧富差距的警告》(新潮新書、增補版)、共著《超級大國中國的走向:人民奮起)》(東京大學出版社)等多本作品。

================

譯者簡介
芝竹
來自中國大陸,定居日本。業餘翻譯者,新媒體寫作者,文章發表於《端傳媒》等。

陳愛理
台灣高雄出身,日本九州大學共創學部學生。

Esther
香港中文大學畢業,日本立命館大學畢業,業餘翻譯者。

================

目錄
主編序 當人變成了螻蟻,何去何從的不只是香港 劉夏如
前言 

第一章 Starry Sisters(星空姐妹)
宿舍生活一九九六
重逢午餐二○一九
WhatsApp上的告白
我為香港人驕傲
超越世代因素的新動向
移民街的新移民
警署內部
教育、社會福利、差別待遇

第二章 暴力與非暴力之間
暴力的蔓延和升級
自由還是賣國
禍港四人幫
《蘋果日報》創始人
中學生黑衣人
大學圍城
擲雞蛋與倫理

第三章 口罩、媒體和言論 
口罩是違憲還是合憲?
緊急事態
社交媒體上的攻防
河童君的政治力
病毒壓制和權力
紅綠選舉戰

第四章 「敵人」在哪裡?
政權批判與「社會秩序」
《風傳媒》總編的看法
《反滲透法》和「帶風向」
越界書寫
臺灣海峽,兩岸的家人
名為沉默的不誠實
家族的故事,分享戰爭的記憶

第五章 批判性思維和教育的中立
白色恐怖時期和轉型正義
景美和綠島的人權文化園區
暴露於荒野的墓碑
臺灣歷史教育與 「政治中立的規定」
在臺灣高中學習「中國史」
黑暗遺產
導覽的力量,開啟共鳴與對話的空間
立足於日常生活,舊豐多摩監獄之門
如何回應解答
對抗的智慧,社群媒體為主戰場
直播所見的暴力
避免全盤否定
通識教育培育了什麼?
批判性思考的力量
香港出生的日本人

第六章 被撕裂的社會
誰是「香港人」?
貧富懸殊與貧困化
住宅不足下的新移民
認同論述的政治
外籍家庭女傭
「沒有民主,但有自由」
天安門事件的「暴徒」

第七章 保持聯繫
一家人來寄宿
以「國家安全 」的名義 
刪除、解散、解僱、流亡 
如何面對恐懼
香港繼續前進
作為人生實踐
連結與對話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注釋

================

主編序
當人變成了螻蟻,何去何從的不只是香港
──劉夏如

二○一九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儘管抗暴未止,但隨著COVID-19的疫情擴展,逐漸淡出媒體視界,加上二○二○年《港區國安法》的實施、二○二一年選舉制度與媒體管制的緊縮,逐漸日常化的監禁或流亡,無力感不斷蔓生。臺灣是目前華文出版圈唯一沒有禁忌的自由之地,這兩年許多影像文字的出版,志在為香港的民權奮鬥留下歷史紀錄,抵抗記憶與遺忘的拔河,蓄積反抗暴政的能量。

近日上映的金馬獎得獎紀錄片《時代革命》,同屬時代見證之作。七百多萬居民有二百多萬人走上了街頭,動員之廣之深堪稱空前,空拍場面壯闊,震撼人心。但伴隨著黑警、被失蹤、被自殺等血腥暴力的登場,無數活生生的人開始宛如螻蟻般的存在,令人感到龐大的無助與絕望。到底,香港未來將何去何從呢?

關注香港,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關照。就現況而言,臺港命運唇齒相依,自然關注度最高,然而弔詭的是,儘管經貿活動頻繁,臺灣人的香港研究累積並不多。民主化以前的臺灣,除了個別的文藝書寫,研究香港本來就有困難,連邱永漢的小說《香港》也刻意被遺忘。中華民國體制下也很難面對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前提。一九九○年代臺灣的民主化與本土化同時開展,與香港的距離自然越來越遠。直到二○一四年兩地社會先後爆發太陽花運動與雨傘運動,如何面對「中國因素」成為共通課題,才開始出現比較有系統的學術研究。亞洲的香港研究,系統性成果蓄積最多的其實是日本。甚至早於香港人的自我追尋,一如「臺灣研究」(Taiwan Studies)取得學院市民權所走過的軌跡。

如同早期臺灣作為「中國研究的實驗室」,香港也是西方理解中國的重要平台,更是逃避共產黨極權治理的避難所。但日本人的香港書寫,則可溯及明治維新時期對西方的認識路徑,恰好也與大英帝國「東方之珠」的崛起歷程若合符節。二戰期間日本曾佔領香港,實施短暫的殖民治理,不過戰後英國並未如同國民黨那樣消滅所有在地的日本元素,於是香港成為後來日本輸出文化經濟實力最早的亞洲根據地,至於臺灣韓國的日本文化影響只能「地下化」進行,直到九○年代才正式解禁。透過香港觀察當代中國,則是更晚近的發展了。當然,日本不同世代的中國研究者,對於香港的看法也不一樣。

本書作者阿古智子,一九七一年出生的中生代,是目前日本第一線的現代中國研究者,研究領域為比較教育學、貧富問題等,留學香港,田野工作非常豐富。作者曾自陳與日本傳統左派的中國研究者路線不盡相同,認為有些師長過度重視「日中友好」,只跟官方打交道,而未與民間人士交流,這樣的友好容易淪為假象。作者非常重視民間多樣經驗,長期關心中國的公民社會,聲援維權運動不遺餘力,備受中國人權派律師與香港民主派的信賴,協助周庭、區諾軒等年輕世代在日本社會發言立足。二○二一年被《新聞週刊》(Newsweek)日文版選為「最受尊敬的一百位日本人」之一,並成立「一般社団法人アジア法律家ネットワーク」(Asian Lawyers Network),持續為亞洲民主人權理念進行政策建言。

作者於本書採用個人史與時代交錯的柔性敘事,重返香港運動現場,發揮田野調查的本領,透過訪談不同層面的社會成員,傾聽各種意見,不預設立場與貼標籤,試圖理解這場運動更深層的面向。許多觀察是一般新聞報導所看不到的,例如為數不少的外傭與在港日本人等另類的「香港人」社群。

同時,也將觸角延伸到臺灣。臺港在殖民治理、歷史遺產、集體記憶、身分認同等許多方面有共同元素互為對照,臺灣人的民主奮鬥故事更以「今日臺灣、明日香港」的前景鼓舞著沮喪的香港人不要輕易失志。作者親自走訪臺灣選舉、人權與歷史教育的現場,儘管秉持研究者不介入當事者內部的態度,但透過龍應台基金會與《自由時報》專欄的接觸經驗,委婉地表達了她對臺灣政治社會對立的理解。內容行文描寫的雖然是港臺參訪過程,但念茲在茲的更是對日本現況的反思,透過監獄等歷史文化資產的保存運動比較,作者以行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民主的理念。

面對美中新冷戰與地緣政治的磁場,日本內部仍有不同的雜音。此刻,香港和臺灣如何面對「中國因素」,對日本未來發展也非常重要。作者的誠懇溫柔,讓不同立場的人都願意與其對話,但她認為民主是需要捍衛的立場,則一以貫之的堅定,不容以「內政不干涉」藉口凌駕人權普世價值。因為,當人變成了螻蟻,何去何從的不只是香港,更是對所有人類生存價值的叩問。

================

內容連載
第五章 批判性思維和教育的中立
對抗的智慧,社群媒體為主戰場

香港人以非常有創意的方式展開了民主化運動,像是許多幽默的插畫、玩味十足的影片、引人注目的口號等等。當今世代的人們以社群媒體為主戰場,必須迅速、淺顯,以及生動有趣的方式宣揚主張。情報與訊息的內容及發布的時機,可能會急速改變目前的趨勢,而這種變化對自身正在參與的社會運動之影響,則是有利有弊,而且勝負關鍵時刻會持續不斷出現。各式各樣已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式,能快速地提供有助於風險管理的情報資訊,如示威者的前進路線、警察及鎮暴水車的位置、是否已經發射催淚彈等。店鋪是黃店(支持示威者)還是藍店(支持政府),也能夠於地圖上顯示,供大眾進行查閱。在香港,日本吉野家的特許經營權由親中國政府的美心集團持有,因此被分類為藍店。「吉野家 Yoshinoya」的橙色背景、黑色文字商標被二次創作成「告別家 Sayonara」,並在社群媒體上大量被轉載。

公營的《香港電台》(RTHK)、《蘋果日報》、《明報》等傳媒,會在臉書發布反送中運動活動現場、記者會拍攝的片段。有些人會整理這些一手情報,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彙整摘要,並附上插圖發布於社群媒體上。警察在一公尺的極近距離內向示威者開槍、在香港地鐵站內及密集住宅區發射催淚彈、喬裝成示威者並故意挑起衝突然後逮捕示威者等事件在網路上均有詳細說明。網路使用的語言以中英文為主,但也有被翻譯成日文,使這些資訊能更進一步地在網路上流傳。

二○一九年中秋節的香港還舉行了一項十分美麗的活動,示威者在獅子山(九龍與新界間具有獅子形狀的低山)及太平山(位於香港島上,以夜景聞名)上築成人龍,以手機的燈光與另一座山上的同路人互相映照,寫有「實行真普選」等口號的巨幅標語也在山上出現。一個月後,以女性抗爭者為藍圖,臉上戴有防毒面罩、眼罩、頭盔的「香港民主女神像」被運到獅子山上。民主女神像右手拿著雨傘,左手則舉著「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黑色旗幟。

名為Stand with Hong Kong的網站在世界各地都展開活動,他們以群眾集資的方式募集到高額資金,在報紙上刊登全版廣告。在日本,寫有「為自由,與香港同行」「為著必須守護的東西,香港人在戰鬥」等資訊的廣告則於《日本經濟新聞》及《朝日新聞》上刊登。

二○一九年八月十一日,一名女義務急救員被布袋彈(以布包裏鉛粒製成的子彈)撃中右眼而失明。為了抗議這次事件,很多示威者拍攝了自己右眼戴著染有血紅色眼罩的照片,並上傳到社群媒體。那時候,珠寶品牌Tiffany使用了一張女模特兒遮蓋右眼的照片作為廣告,此舉是為了支持香港的示威者的傳言甚囂塵上。即使廣告是在反送中運動前製作,中國仍然出現了呼籲罷買Tiffany的行動,迫使該公司作出回應,刪除了該張廣告照片。《人民日報》指出,示威者使用了各式各樣的手機應用程式皆在App Store上架,並指摘蘋果公司是「為暴徒護航」,呼籲拒買蘋果產品。

龍應台於臉書上貼出一句「花園的地上有一顆雞蛋」,並配上一張雞蛋的照片後,亦成為網民的攻擊對象。

龍應台認為追求社會制度的公平、資源分配的正義、法治精神的貫徹、政府治理的透明、人民充分的參政是普遍的事,不單是香港,中國各地的人民亦想追求。她寫道「硬要把香港人定為『港獨』,把香港的求學青年當作國家的敵人,把自己的同胞打成外國勢力的走狗,硬要把屬於中國最璀璨的一粒東方之珠踩碎踩爛,那恐怕是二十一世紀崛起的中國最不幸的粗暴和愚昧了。」在中國,不「翻牆」是無法連上臉書的,有很多龍應台的書迷都會透過「翻牆」去看她的臉書貼文。中國政府在得悉這篇文章成為熱門話題後,把龍應台的著作從網上及實體書店全數下架。

不久後,一些「小粉紅」便於龍應台的臉書留下攻擊性的言論。「小粉紅」是指被共產主義思想逐漸染成紅色的年輕民族主義者,由於尚在染紅中,所以被稱為「小粉紅」,大概可以說與日本的「網路右翼」(ネトウヨ)類似的存在吧。在其他的網站上,中國出身的記者報導香港反送中運動所拍攝的照片時,大量的「小粉紅」就會把照片中的人們標籤為「港獨」,越是集中批評,表示來自中國的壓力越來越大。

不過實際上,即使在中國,也湧現了因自由被限制而表達不滿和諷刺的貼文。在一連串「小粉紅」的貼文之中,這樣的貼文進入了我的視線:

「中國有許多東西都不可信。一般市民不能信,職員學生都不能信。老師也不能信。說的人不能信,寫的人也不能信。不過,大家都努力的在假裝相信。假裝得好的人,可以得到大量獎金或獎賞。我們就是因為如此的風氣,中國變成了一個充斥謠言、騙子橫行的地方;成為了是非顛倒、黑白不分的詭異國家。真是何其邪惡和悲哀呢!」

直播所見的暴力
公民記者以及透過群眾集資成立的網路媒體所進行的直播,在大規模的衝突和事件的現場報導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有了聲音及影像,出現問題的地方就能夠一目了然。為避免過度攻擊特定的團體或人士、以偏頗的角度發布資訊等控制輿論的情況出現,消息的發布者及接收者都需要搜集、分析情報。

在眾多應該受注目的事件中,以下文章將介紹親中派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與本節主題相關的內容。

何君堯被懷疑與二○一九年七月二十一日發生的元朗白衣人事件有關。在第一章的〈Starry Sister〉裡提及那次蒙面白衣人組織在香港地鐵元朗站襲擊民主派運動人士和路人的事件。雖然何君堯否認該事件與自己有關,卻出言維護白衣人組織,辯稱他們是「保家衛族,驅趕暴徒」。何君堯與白衣人握手、向他們豎起拇指等舉動被拍攝下來並於網上流傳。這些舉動被認為是支持白衣人,何君堯因此受到猛烈的批評,他的辦事處甚至父母的墳墓都遭人破壞。何君堯名下的馬匹原訂在同年九月於跑馬地的馬場出賽,賽事也因有示威者聲言會圍堵馬場而遭到取消。十一月,何君堯正式參選區議會選舉後的某次宣傳活動中,一名男子假裝送上花束,卻以刀刺傷何君堯的胸口,事發後完整襲擊影片於網路上流傳。

這次事件的前四天,另一名男子於反送中活動的商場裡襲擊五名示威市民,東區區議會副主席趙家賢嘗試上前調停,但被男子咬斷左耳,造成永久性創傷。

這些都是令人震驚的事件。民主派與親中派等不同立場之間的衝突越演越裂,雙方於網路上互相攻擊,但這些負面行為可以說是其中一部份人的行動。絕大部分的示威活動都遵守著一套秩序,累積了具建設性的論述再付諸行動,以正面的行動模式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香港的社會運動中,於香港長大的武打明星李小龍之名句「Be Water」(如水聚散)成為許多人的精神支柱。值得注意的是,朝著同一目標前進而跨越彼此在立場與主張的差異,如今已是變成常態。一如水被注入杯子時,就成為了杯子的形狀;被注入瓶子時,就成了瓶子的形狀。柔軟地洞察對手的舉動,再決定自己以哪種招式應對,李小龍的武術哲學被銘記在示威者的心裡。「清空你的思緒,達至無形無相,如水一般。」(Empty your mind, be formless, shapeless- like water.)三十二歲便猝逝的李小龍,大概沒有預料到自己會以這種方式影響香港的年輕人吧。

避免全盤否定
有別於以學生領袖為中心的雨傘運動,反送中運動被形容為「沒有大台」(沒有領軍人物)的社會運動。在東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倉田明子的著作《香港危機的深層》(倉田徹、倉田明子編著,東京外國語大學出版會出版)中仔細分析了「兄弟爬山,各自努力」這句口號。勇武派與和理非跨越對立,只要目的相同,原則上就盡可能避免全盤否定批評對方,在整合不同意見的同時,也能互相包容,務求讓運動得以延續。示威者利用Telegram等可以進行加密通訊、安全性較高的社群媒體,建立幾千人規模的群組,持續進行討論。雖然偶有發言不斷離題的人被踢出群組,但整體而言,可說是和平理性尋求共識。

「沒有大台」並不是因為欠缺有領袖才能的政治人物,而是極力希望避免整場運動受特定人物的意志所主導。即使在事情的決策上,雖沒有擁有特權的領袖,但果斷且具協調能力的群組管理員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他們為眾多群眾響應參與的活動提出初步方案,並以淺顯的方式加以說明、整理論述,把達成共識的事項發布到群組內外,在反送中運動的協調上發揮了重要的角色。

二○二○年一月二十六日於日本明治大學舉行的公開研討會中,主辦過多場和平示威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岑子杰及副召集人陳皓桓,就以反送中運動為主題進行了報告。他們在埋頭苦幹的,正是反送中運動的協調工作。現時為沙田區議會議員的岑子杰如此說道:

「就算沒有領袖,也不代表是沒有秩序的一盤散沙。換言之,是有很多個領袖同時存在著。我們認為反送中運動的目標是要獨立嗎?不是。我們有思考過關於香港獨立的問題,但它很難實現,實際上也沒有在進行。我們沒有軍隊,而擁有軍隊的中國共產黨是不會如此簡單給予香港人民主和自由吧。無論兩百萬人如何抗議,以現時的狀態來說,獨立是不現實的。五大訴求裡面,也沒有『香港獨立』這一項。黃之峰也從來沒有說過要香港獨立的言論。但是,中國共產黨單方面聲稱呼黃之峰為『港獨分子』。追求民主與自由的同時,必須付出沉重的代價,我們正走在那條路上。臺灣也曾經走過這條路。即使以經濟發展的角度而言,社會安定是必要條件,而民主是相當重要的,警察不應以暴力鎮壓。」

通識教育培育了什麼?
《風傳媒》總編吳典蓉曾指出,臺灣教師對政治參與並不積極,這讓我感到有點意外。實際上有不少教師批評蔡英文政府推行的年金改革,因此對政權不滿的教師也不在少數。還有,二○一四年太陽花學運的時候,教師們也沒有積極地站出來。

相形之下,香港不單是大學生,連高中生也會關心政治、參與示威。容許學生在校園內舉行與反送中相關活動的學校,為數也不少。

香港教師對於培育關心社會的年輕人抱持著正面態度,可說是受到「通識教育科」的影響。香港回歸後的教育改革導入了美國的「探究型學習」等方式。在舊制高級程度會考時期,通識教育科為選修科,從二○○九年開始正式成為新高中課程的必修科。

高中畢業後所有學生都需要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日後就業及升學時都會被要求提供這項公開統一考試的成績,重要程度稱得上影響一生。理所當然的,高中生會用心學習作為文憑考試必修科的通識教育科。新聞自由、法治、人權、立法會與政黨、選舉制度改革、身分認同等,都是與通識教育科相關的議題。通識教育科會因應時事出題,正反雙方各有支持的議題也包括在內。

舉個例子。通識教育科於二○○八年就曾以「高度自治」為考題。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吳邦國對此發言「中央授予香港特區多少權,特區就有多少權」,通識教育科試題引述吳邦國的這個「授權論」,節錄發言的報章內容,並以《香港基本法》第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百五十八條的條文作為參考資料出題。當時的考試題目為「根據資料,你會怎樣詮釋吳邦國就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所發表的言論」及「參考以上資料,你在什麼程度上同意香港特別行政區已實行高度自治?試舉一些例子解釋你的答案。」這樣的考題設計,完全切中香港社會裡的重大爭議問題。

請試想一下,在日本大學入學考試中以這樣的題材出題,簡直是難以想像吧?有哪間大學會出「就沖繩美軍基地移往邊野古的反對意見,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請提出具體的論據說明。」這種題目呢?

二○一八年,《琉球新報》與沖繩基督教學院大學合辦了「從沖繩培育公民力量」計劃,我曾經以該活動的講師身分造訪沖繩。與當地的教師交流意見時,他們指出,即使投票權已由二十歲放寬至十八歲,文部科學省也發函指示高中推行公民教育,但幾乎所有的高中都沒有積極實施。雖然美軍基地問題是選舉中一項重要的爭議,然而擔心教師被指控以偏頗的方式教學,此問題並未列入課堂上的討論議題裡。

那麼,香港教師是如何講授這種充滿爭議的問題呢?前述以吳邦國發言的考試題目中,香港考試評核局的試題專輯就考生表現發表以下評語。

「部份考生對自治的概念理解不足,有些考生只抄錄吳邦國的言論,對其內容欠深入理解。由此,考生們未能掌握當中的重點與吳邦國立論之意圖。」

也就是說,這項題目期望學生以各式各樣的觀點論述「自治」的概念,從而思考吳邦國的言論背後所表達之意。學生贊成或反對吳邦國的言論都無所謂,取得高分的要訣是經過嚴密的論證、明確的提出論據,以及進行批判性的分析。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