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影)劉益昌:海域交流與臺灣原住民族形成 20211007


原文出處

時間|110年10月7日
地點|國史館
主講人|劉益昌(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文/KT

國史館於110年10月7日舉辦專題演講「海域交流與臺灣原住民族形成」,邀請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劉益昌老師主講。本文從陶器及玉器和其他材質裝飾品演變的觀點,概要說明臺灣自史前文化以來,到現代原住民族之間的長期演變過程。

大約6,000多年前,人類可能沿著亞洲大陸東南沿海遷徙擴散,進入臺灣西北海岸,成為新主人,並帶來新的文化要素以及農業生產。約在5,000年前後,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最晚階段,稻米、小米等穀類作物進入臺灣,成為農業耕作的主體,南科管理局的考古工作可完全證實農業型態的改變,類似的改變也出現臺灣其他地區。花蓮縣壽豐鄉「月眉II遺址」是目前臺灣發現最早玉器製造的遺址,該遺址明確發現玉器製造的廢料,玉器出土於大坌坑文化晚期的地層之中,亦說明人類已製造玉器,雖規模尚小。

「重光遺址」是於花蓮發現第二處大型玉器製造場,具有新石器時代中期早段(距今4,300─3,800年之間)以及新石器時代晚期早段(距今3,800─3,400年之間)二大階段玉器製造工坊,均以繩紋紅陶文化為主體,出土大量玉器製造廢料與製玉工具。中期為玉器使用的發展期,出土玉器遺址數量已經相當多,製作器物以扁平的錛、鑿、鏃等工具為主,已可見裝飾品出現,較晚階段的遺址出現多樣的飾品。此一階段人群遷移至山區與海外,均攜帶玉器作為祖源的象徵物。在呂宋發現此一時期文化遺物,其中包含臺灣玉器製品。重光遺址新石器時代晚期早段同樣屬於大型玉器製造工坊,此一階段與卑南文化早期年代相當,大約距今3,400-2,800年之間。遺址中發現大型玉器製造的工具與廢料,亦發現玉器製造的場所。

10至12世紀間,亦即距今1,000年到800年前開始,鄰近中國宋元明三個朝代,開始對臺灣有少許記載,十六世紀日本與歐洲葡萄牙亦有少許紀錄,此階段可稱為原史時代。基於資料因素,考古學家一般仍歸為史前時代最晚階段,屬於金屬器與金石並用時代的後階段。原史時代臺灣除了澎湖已有漢人從閩南遷移進入居住,本島西海岸亦有漢人漁民在沿海休息整補,可能亦有小額貿易。在淡水河口與北海岸則有更明顯的貿易交換行為,顯示華商或琉球商人可能進入。

大致在9世紀至12世紀初,屬於中國唐末、五代到北宋之間,就臺灣史前文化而言,北部屬於十三行文化盛期階段(1,500-800B.P.)的一部分。15世紀中葉到16世紀初年,明朝在1,567年至1571年開放海禁,至1624年荷蘭人進入安平,以及1626年西班牙進入北臺灣。從瓷器出土年代得以說明,不待政策開放,人群更早即有往來。明太祖開始的海禁,透過朝貢式貿易,琉球王國成為14世紀末到16世紀中葉東南亞海上貿易最興盛的國家。臺灣位於此貿易動線上,卻因無大明帝國所需物產,亦無國家型態政體,因此只在貿易邊緣。

明清之際恰好是16至17世紀間,此階段是臺灣當代歷史大變局的重要關鍵點,是當代臺灣形成的開始,亦可說是今日臺灣形成的階段。大明帝國於1570年代前後開放海禁,公告淡水、雞籠(現今基隆)為可前往貿易之外國港口。由於政策開放,逐漸有不少福建、閩南與廣東東部的人群跨海至臺灣西部沿海,並進入在地原住民聚落,考古資料已可充分證實。

排灣族的黃金、青銅柄鐵刀、琉璃珠串、服飾、雕刻及陶器的裝飾性花紋,是最具特色且有階級意義的物品。排灣群古琉璃珠含鉛率很高,但不含鋇的成分。因此,可視為屬於東南亞系的古琉璃珠,可能於距今2,000年前從半島東南亞或島嶼東南亞一帶傳來臺灣。但部分亦可能是在10世紀後才進入臺灣的中國製玻璃珠。謝明良教授觀察排灣族的琉璃珠,從形制、顏色、紋樣等特質,認為至少包括荷蘭、威尼斯、印度等地的珠子,亦有日本江戶時期的珠子,說明部分為17世紀進入。原住民族保存的傳統服飾觀察,根據當代研究,受到很大影響的是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等族群,其主要是形制和材質受影響。清初來臺的黃叔璥於《番俗六考》的紀錄亦可說明此一變遷過程。

文化變遷原則蘊藏著「常」與「變」之通則,因此在長期穩定的社會中,經常因一個打破該規律性的「動力」或其他因素出現,致使文化內涵改變,並因此造成一個社會文化變遷的現象。本次演講採用陶器與玉器和金屬、玻璃、瑪瑙等臺灣史前文化要素說明此一變遷現象,並以16、17世紀原住民服飾受到外來文化影響的結果,進一步探討臺灣史前文化的變遷及其動力原則。

臺灣史前陶器是持續性發展演化與變遷的過程,並未產生突變或巨變,直至17世紀進入世界貿易體系後,才產生替代性的巨大變遷,從中國福建以漳州為中心的區域輸入大量陶瓷器,透過政治與商業力量,才完全取代從史前時代長期使用的陶器。排灣族、魯凱族的陶器由於具有階級、儀式的象徵意義而得以留存至今,其餘各族大部分皆於17世紀帶來的陶瓷器影響而逐漸消失。

距今2,400年前新材質傳入後的改變,對臺灣原住民影響甚大,其中的裝飾系統得以延續至近年,仍然存在。以玻璃珠、瑪瑙珠最值得注目,這些飾品經常運用於項鍊、頭飾、腕飾、腳踝飾、耳飾等,也大量使用縫綴在衣服上作為裝飾。考古出土的各類玻璃珠、瑪瑙珠,至當代原住民族仍留存祖先的傳家寶,可知此為從新材質進入後,承襲玉器飾品而形成的新形成裝飾體系,經過近2,000年的演變仍維持一定傳統,變化的只在於新要素或新來源物品的加入,並未改變原有傳統。16、17世紀明清之際,對臺灣原住民族造成的影響,主要在於日常生活的物質文化,而且是快速的替代性變遷。精神文化層面的裝飾與儀式用品改變則較為緩慢,是以嵌入式的方式進行,而排灣族、魯凱族至今仍保有裝飾儀式用品的傳統,近年更有著創新與再造。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