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曹銘宗 食說台灣:鼎邊趖小考


基隆自古與福州往來密切,但早年移民主要來自漳州,基隆廟口著名小吃「鼎邊趖」從何而來?

由文化部指導、小島旦主辦的「基隆馬祖雙港對談」活動,今天這場由我與馬祖文史作家劉宏文對談「基隆的福州氣味與馬祖的歸鄉之路」,我當面請教他福州/馬祖小吃「鼎邊抆」,在此與臉友分享。

劉宏文說,他年輕時從馬祖來台灣發展,常來基隆廟口吃紅糟鰻焿、鼎邊抆,以解思鄉之情,可見鼎邊抆就是鼎邊趖。

其實是相同的米食小吃,在漳州稱鼎邊趖(tiánn-pinn-sô),在福州稱鼎邊抆(福州話音標diang-mieng-ung)。

漳州話的「趖」(sô),動詞,本意指蛇、蟲類緩慢爬行,用在鼎邊趖,生動表現米漿沿著熱鍋上方邊緣緩慢流下的樣子。

福州話的「抆」(ung),動詞,古漢字,本意是擦拭,用在鼎邊抆,顯示沿著熱鍋上方邊緣「抆」一圈米漿的動作。

從製作上來看,先把米漿「抆」上去,之後就會「趖」下來。

1997年,我曾訪問基隆廟口第一家的邢記鼎邊趖(已於2020年停業),創始人是日本時代就來台灣發展的福州人邢宋林。當時我也看到了製作過程:

先把在來米(秈米)磨漿,在大鍋中放一些水燒滾,用芋頭沾油抹鍋(讓鍋沾點油,順便去雜質),然後把米漿沿著鍋緣一圈慢慢的倒下,蓋上鍋蓋。

此時,鍋內的那圈米漿就往下「趖」,遇到蒸氣就會凝固,然後一邊蒸、一邊烘。看火候,大約一至三分鐘,即可掀鍋。取出成品後,自然風乾,再用剝或剪成一片片米乾備用。

另一方面,以金勾蝦、小魚乾、魷魚乾加金針、香菇、筍絲等煮湯,再加高麗菜、蝦仁焿、肉焿等配料,放入米乾,最後撒上韭菜、芹菜、蒜頭酥,味濃而不膩的湯頭,十分鮮美。

這種做法是米乾與湯分開製作,我本來視為當然,但後來聽老輩的人說,最早是煮湯與做米乾同時進行。哇!這是廚藝啊!讓我心嚮往之,想像當時攤前吸引食客觀賞的情景。

那麼,為何米乾與湯要分開製作?

我想,如果要應付很多客人,這樣會比較快而省事吧!但可惜失去了廚藝。

幾年前,我偶然在YouTube看到馬祖小吃「鼎邊糊」,煮湯與做米乾一氣呵成,果然確有其事。今天,劉宏文老師跟我說明,馬祖人煮鼎邊抆,用的鍋較小,一次可煮一至三人份。

我再查了一下,正確福州話的用字是鼎邊抆,鼎邊糊(ngu/gu)則是普通話的用字。

*左圖基隆廟口鼎邊趖取自我的《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1997年)。
*右圖福州鼎邊抆取自網路。

原文出處 曹銘宗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