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李俊宏 醫師 : 「思覺失調症患者從機構到回家之路」20210913


【朱男患有思覺失調症,幼年父親去世後便與母親相依為命,去年入住安養之家,5日被朱母接回家,朱男則疑似當晚與母親發生口角將朱母殺害】

對於某些父母,照顧生病的孩子往往變成人生的唯一意義,特別對於疾病的的形成,不少家屬都抱有歉疚:「當時我如果多做了什麼,會不會就不會這樣了」,越是如此,綁得越緊,經常是在真的無法照顧的時候才送醫院或機構,情況略為改善,就趕快接回家。

然則,回家之路,是得要克服許多障礙的。

從家庭規則與關係的重新建立,病識感與服藥順從性、個案情緒與生活常規的養成,未來計畫與社會接觸的訓練,到危機事件的處理、練習與備援機制,需要完整的準備,而在這個準備的過程中,也需要許多專業人員的協助。

絕非是一句讓病患回家,所有的障礙就會憑空消失的。

然則,一是這個訓練過程中的合適處所,是否能有足額的專業人員,提供以復元為導向的服務,二則是是否有足夠的誘因跟環境可以邀請家屬共同工作。

前項需要的是資源,當然後項也是。

我個人從不反對去機構化,而且也希望去機構化,但前提是這樣的中介處所,例如醫院的復健病房、康復之家要能有空間(財務、人力、制度)為病患做好準備。而,社區也要有能力能把這樣的病患與家屬接下來。

回家之路,患者要訓練,家屬也是。

我們如果用腦傷的觀點來看思覺失調症,患者要學習如何適應家庭跟社會生活,家人要學習如何跟病患相處,如何協助適應家庭與社會生活。就像是中風後或是巴金森氏症的患者返家,個案要自我訓練,家人也要學習,環境甚至需要調整一樣。

而,在這段路上,健保能給多少?公務預算能給多少?民間資源又能協助多少呢?

返家之路遙遠,常常也跟這個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覺醒(awareness)相關,也並非僅是「出院準備服務」就能完整涵蓋。

臺灣過去不是沒有發生過甫從機構或醫院接回家就發生憾事,我們當然都希望未來別再發生,但,總是得面對問題,才有機會解決問題的。

原文出處 李俊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