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在內憂外患之中,美國的貧窮率何以暴跌近半?


過去一年,美國飽受種族衝突和疫情所困擾,最近的阿富汗撤軍風波也令拜登政府遭到各界猛烈抨擊。正當中俄的「美國衰退論」炒得火熱,8 月最新的美國經濟數字卻推算,當地貧窮率在三年之間暴跌近一半,由 2018 年的 13.9%,跌到 7.7%。多間美國主流媒體和學者就分析筒中原因。

新聞評論網站 Vox 分析指,聯邦政府在 2020 起大灑金錢加強社福安全網,3 月、12 月和今年 3 月先後推出三輪救濟方案,大部分成年人合共獲得 3,200 美元(近 2.5 萬港元),兒童亦有 2,500 美元(近 2 萬港元)。這些方案大多全民普及,只有全國最富有的 7% 人口未能受惠。今年 3 月,美國國會又通過史上最多、總值達 1.9 萬億美元的紓困方案。除直接派錢外,政府也延長每週 300 美元的失業救濟金措施,又協助低收入及失業人士付房租水電,食物券計劃的個人補助額亦上調 27%。

今年 3 月,哥倫比亞大學的貧窮及社會政策中心(Center on Poverty and Social Policy)已估計,拜登的紓困方案會把美國的貧窮率由 2018 年的 12.8% 下調到 8.5%,約依照同樣的計算方法,2021 的數字會是該中心自 1967 年有紀錄以來最低。美國華盛頓智庫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7 月底發表的數字更常被各個媒體所引用,其估計美國貧窮率會由 13.9% 跌至 7.7%,換算成人口數字,即大約 2,000 萬人口得以脫貧,規模前所未有。

不過,「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報道提到,有聲音質疑這種扶貧策略根本不能持續下去。今年聯邦和州政府會注入超過 1 萬億美元到低收入戶的銀行戶口,但在 2018 年,相關數字只是 2,370 億。這類紓困措施始終只是疫情期間的臨時方案,例如失業保障計劃將在今年年底屆滿,某些州分甚至已經取消。同樣地,臨時上調的食物劵計劃,也可能將回到往年水平。有報道指,美國今年的赤字會高達 3 萬億美元,佔 GDP 13.4%,比例是 1945 年二戰後最高。

各界估計,多個紓困政策限期屆滿後,美國的貧窮率又會再次攀升。可是,很多分析師對美國政府這一次的扶貧方略予以肯定。Vox 的評論認為,這反映了貧窮終究是一個「政策選擇」(Policy Choice),適當的政策可以輕易解決貧窮問題。政經分析師 Will Bunch 亦指出,美國各界自 1960 年代一直爭辯國內貧窮問題,其實政府根本一早該投放這筆資源。他補充,美國在阿富汗戰爭投放了 2.2 萬億美元,卻一無所穫。相對之下,貧窮政策成本不算大。

賓夕凡尼亞大學經濟學家 Ioana Marinescu 向 Vox 表示,很多人認為現金津貼只會令人失去工作動力,但研究顯示這其實是錯誤的,當大家給予貧苦大眾足夠的金錢脫貧,他們可以自己走出貧窮。週刊 The Week 的評論也指出,事實上全國有近一半人,包括小孩、學生、退休人士、傷健人士在內未能或未有工作;要解決全國貧窮問題,只有透過福利制度,而冰島和丹麥等現時貧窮率最低的發達國家,亦倚重現金補助。

評論估計,美國來年的貧窮率難免會反彈,但這次紓困方案給予大家一個黃金機會,重新反思美國福利制度的設計。在這場疫症中,沒有多餘政治爭辯,直接把現金送到各人的戶口,而大家生活確實大大改善。一名牧師就向 The Week 表示:「若果疫情間動用的資源,可以救濟到數以百萬計的人民,那為甚麼疫後不可以繼續下去?」

原文出處 CUP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