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蔡蕙頻 說台灣:我是巷口的助產士接生的 20210729


(圖片來自網路新聞/臺灣婦女衛生協會提供)

媽媽跟我說,我出生的時候,因為頭太大,卡在產道出不來,躺在產檯上的她大量出血,一度覺得自己就要和這個世界說再見了,產婆穩穩地教她怎麼用力,最後再順著肚子一推,「噗,妳就生出來了。」

不過,在那個年代,若生出的是女嬰,產婦是沒有功勞的,躺在產檯上的媽媽,顧不得身體還虛弱,看到我,眼淚就流出來了。

我還有一個姊姊,連生兩個女孩的媽媽,人生還在一路向下。

產婆理解地對她說:「下次要懷孕前來找我,我教妳」產婦的眼淚,產婆看多了,不需要解釋,不需要安慰,輕輕淡淡的一句話,就讓產婦看到人生的希望。

隔年媽媽生了大弟,幾乎將她的人生歐印了,最後一搏終於讓她由綠翻紅。於是媽媽對產婆充滿感念,小時候,每次經過巷口,她總會指著路旁「黃助產士」的招牌對我說:「你就是在這裡生的。」我相信那位產婆就像媽祖婆一樣,拯救了她的海海人生。

數百年來,臺灣都有婦女生產(廢話),但受近代化的專業助產教育卻是源於日治時期,殖民政府一方面培育年輕女性擔任產婆,一方面也透過短期的助產教育搭配考試賦予既有的助產人力近代護理知識並納入管理,在婦產科醫師人數仍稀少的年代,產婆的角色非常重要,一直到一九六○年代,助產士都是協助臺灣婦女度過生產大關、迎接新生兒來到這個世上的第一雙手。

不過,戰後臺灣的醫學教育培育了許多婦產科醫師,根據學者統計,1972年,醫師接生率首度超過助產士,到了1983 年,助產士的接生率更是僅剩下 15.7%。2000年時,婦產科醫師已超過兩千名,而當年台灣僅有21名開業助產士與健保局簽約。直到今天,絕大多數的新生兒都還是在醫院接生。

不過一百年,產婆這個職業,就從黃金產業走向黃昏。除了戰後臺灣醫學教育的變遷之外,很有趣的是民眾的觀念。

我問過媽媽為什麼不是去醫院生我,而是選擇巷口的產婆,明明我出生的時候,去婦產科或醫院生產已非常普及,而且是在醫療資源相對豐富的臺北市。「查埔(ta-poo)去病院生,查某(tsa-bóo) 佇咧巷仔口產婆遐生生ē 就好。」對於長輩的要求,媽媽有點無奈。

晚我三年出生的小弟在醫院出世(tshut-sì)。

我很好奇,什麼時候開始,產婆接生變成一種廉價又簡單的便宜行事呢?又是為什麼民眾會有這樣的觀念呢?

最近聽到一則新聞,這幾年臺灣好像又開始吹起復古風了,當年的「助產士」,現在改稱為「助產師」,推廣活化助產師的智慧,將順勢生產重新納入婦女生產時的選項。

時代不一樣了。

原文出處 蔡蕙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