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陳嘉宏專欄:國民黨應該聽聽關中的諍言 20201224


本文經作者同意刊載 原文出處

前考試院長關中日前出書,作為台灣解嚴前後國民黨黨務系統最重要操盤人,關中對於現在的國民黨有許多一針見血的評論。他說:「(國民黨)這種中常會能看嗎?這些常委在社會上有什麼代表性?有何功能性?又有何號召性?說句不好聽的話,就像丐幫在開會,都是落選的、在大陸做生意的,你明明知道這個現象,馬英九當主席時還很認真聽、作筆記,這不是浪費主席的時間,浪費黨的生命嗎?」

「 最要命的是國民黨已經不願、不敢推動任何改革了,現在國民黨弱了、虛了,變得什麼豪情壯志也沒了!不但沒推動改革,而且成為別人眼中的笑話。」

關中講的其實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國民黨最高權力機構中常會是個無用且沒有代表性的組織。不過,簡單的道理背後卻有極為複雜的成因;諸如,為何會選出這種「又老又紅」的中常委名單?既是黨員透過黨代表選的,那到底是什麼樣的黨員會選出這樣的中常委?如果一般正常人,包括像關中這樣的資深黨務工作者都知道這樣的名單很有問題,那為何國民黨會不以為忤,一次又一次選出這種不堪入目的中常委?

眾所皆知,國民黨的組織架構學仿自蘇維埃的列寧式政黨,與一般民主國家政黨不同的是,這樣的政黨架構有強有力的「特種黨部」,特種黨部熱情高、分貝強、動員力十足,久而久之,主導特種黨部的政治人物自然也就能主導黨的路線。這種現象在國民黨一呼百諾的威權時代問題不大,但隨著台灣民主轉型、三次政黨輪替之後,國民黨內部這種黨員結構與選民結構落差的問題越來越難遮掩。特別是,如果政黨的黨綱、黨章及黨的主要決策只反映特種黨部黨員的意志,如何可能與民主社會接軌?

特種黨部主導了國民黨路線,也會造成黨員的反淘汰,當老人主導這個政黨,年輕人就不願進來,能代表國民黨參選者,除了代表特種黨部的意志,也就只剩昔日國民黨地方派系或利益團體的第二代。半年前,江啟臣坦承國民黨在40歲以下的支持度就只剩不可思議的3%,大致就反映了這個政治現實。

於是,改革特種黨部(黃復興黨部)成為歷任國民黨主席都想做的事情,但不論是想裁撤或稀釋黃復興黨部的影響力,都是拿刀砍向自己的核心黨員,最後總是不了了之。事實上,過去20年,唯一有機會、有能力改革特種黨部的國民黨主席是馬英九,2008年他以765萬票當選總統時權力正盛、無人能擋,加上馬的出身背景,由他出手改革黃復興,調整黨的體質所遇到的阻力最小。只是,一如他信誓旦旦要推動年金改革,卻一遇困難就轉彎,國民黨在他手上從沒完成轉型,這當然也是關中在他的新書裡對馬英九評價不高的主因。

美豬議題決戰前夕,國民黨智庫公布一份民調,宣稱有六成的民眾支持在野黨在萊豬議題上應該採取「強烈手段」來監督政府,顯然是要為這兩天在立法院的抗爭背書。國民黨要怎麼抗爭當然是它的選擇,不過,從把美國人吃的豬肉說是「毒豬」,到立法院丟豬內臟的戲碼,再到藍營地方首長把美國駐台代表拿來當「道具」嗆聲,以及日後要發動的反美豬公投,舉凡國民黨內有志大位,想重返執政的政治人物不妨想一想:國民黨現在執行的政策代表人民的意志或黃復興的意志?就算要抗爭,難道只有翻桌決裂這條路嗎?在反美親中這條路上,真要把自己一路走到黑嗎?

包括朱立倫、侯友宜、江啟臣,甚至韓國瑜,都會說他們是「親美的」;但因為想著明年的黨主席選舉,不能違逆深藍黃復興的意志,卻沒人有勇氣出來為這種激進路線踩煞車。就這樣,鷹派接管了國民黨,在他們眼中,國民黨沒有路線問題,只有抗爭夠不夠強烈問題;沒有「積小勝為大勝」的思維邏輯,只剩「一次要翻盤」的倖進之心,至於激情過後會有什麼後遺症?會不會傷害國民黨未來的選舉利益?哪能想這麼多,一切管他的……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