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梅丁衍 : 值得深究的台灣的特色–“鐵窗” 20200616


“鐵窗”是台灣的特色,但是它是怎樣形成的?值得深究。

窗戶是建築的元素,因此,鐵窗設計通常不該脫離建築外貌。有人說日治時期就已有鐵窗,但聽說那時”治安”良好,想必鐵窗還未盛行。或者說,即便已有鐵窗,但也只是建物的附屬裝飾,防盜意義不大。

鍛造鐵門窗的文化是來自外國,最早可朔自希臘時期,但主要用於皇家貴族,後來才逐漸平民化。
台灣在割讓給日本之前,先民商賈住屋風格主要是合院 ; 先是荷蘭人引入製磚術,繼而南洋殖民式騎樓建築林立,日本人再引入水泥建築…此後邁入近代建築風格。

從早期的木框門窗,到後來的鐵門窗、鋁合金門窗等,可以看出時代足跡,從台灣鐵窗風格也可窺見常民的審美習性。

台灣鐵窗樣式的確很特殊,早期屋主很重視圖樣涵意,有些帶有商家字號的信譽意義,或彰顯品味。嚴格來說,”鐵窗文化”始於戰後,或許是裝上鐵窗比較有安全感。近年因為都更計畫,市面上開始販售懷舊老鐵窗,還有人著書保存集體記憶,不過,對鐵窗的風格來源著墨不多。

藉此提供幾種臆測:

1. 早期閩式建物門窗風格與外來建物風格是怎樣混搭?若以板橋林家花園或霧峰林家古厝的門窗風格來看,它們保留著望族的遺風,這說明官式窗花圖樣在民間仍象徵某種階級概念,凡是事業發達之後,都會蓋洋房豪宅,光宗耀祖。

2. 日治時期的官署建築,不論是仿後期文藝復興式風格,還是之後的”折衷主義”風格等,基本上,這些建物的門窗並沒有窗花設計,窗花在威權建築形式中被刻意抹除,所以西方巴洛克浪漫風格的門窗樣式並未被殖民者規劃在建物上,這是當時窗花沒有普及的另因。

3. 日治末期出現了短暫的”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尤其在始政四十年的博覽會後,門窗樣式或欄杆才開始出現窗花,然而這類窗花偏向簡潔的幾何造型,一反過去””新藝術”(art nouveau)繁辱的風格。不過,日人建築師將兩者風格融合之際,也沒有將中國傳統圖樣帶入設計,可見執政者是一味的追求洋風,但不在意是哪個時期。

4. 日式官舍建築皆為木屋平房,木格狀的護窗欄奠定了台灣鐵窗的基本款式。30年代總督府「市街改正」政策下的新建”老街屋”也受到巴洛克風格的感染,唯少部份欄杆仍保有中式傳統釉窗形式。之後,現代建築的仿磚二丁掛與馬賽克、磁磚和地磚風格相輝映,包括壓花玻璃窗,以及外來的”普普風”招牌取代了扁額式風格,也全面進入現代化。

5. 在眼花撩亂的窗花中,雖不失創意者,可惜未能受到正視,最後流於抄襲。台灣歷史具有多種歐式建築風格,統稱為”殖民風格”,因為那些風格保留了西方工業革命之前的古典樣式,這相較於當時歐洲新起的”裝飾藝術”(Art Deco),卻遲了一個世紀。
”殖民風格”是帶有貶抑的字眼,實際上,它的背後可以溯源自一個東、西文化”合璧”的文化政治課題(清末洋務運動開端)。台灣鐵窗文化與招牌文化皆可以視為台灣文化”宏觀調控”的一種外顯症候。

如今高樓大廈林立,鐵窗功能已由警報系統與監視器取代,但是如果純作為窗戶的裝飾,我認為台灣鐵窗文化還是值得期待再次轉型~某種里程碑意義的期許。

原文出處 梅丁衍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