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NEWS

「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


「對等關稅」這個詞在國際貿易中比較少直接被使用,但它的概念可以理解為 「對等原則下的關稅措施」,通常是指:
當一個國家對進口商品徵收較高的關稅時,另一個國家可以依據「對等原則」對該國的出口商品也徵收相同或相似的關稅,以維護公平貿易。

更具體的解釋:
🔁 對等原則(Reciprocity)
這是國際貿易談判的核心概念之一,意思是:
「你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你。」
如果某國對你的產品加稅、設限或補貼本國產品,你也可以採取類似手段回應,這種行為可以稱為採取「對等關稅」。

關稅(Tariff)
是指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用來保護本國產業、增加政府收入或作為外交/經濟施壓的工具。

📌 對等關稅的例子
假設:
• 國家A對國家B出口的鋼鐵加徵25%關稅;
• 國家B覺得這樣不公平,就決定
對從A進口的汽車加徵25%的報復性關稅。
這就是一種對等關稅的做法。

⚖️ 對等關稅的目的
1. 保護本國產業
2. 促使對方降低或取消關稅壁壘
3. 作為談判籌碼
4. 維持公平貿易秩序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3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政策,旨在針對與美國存在貿易順差的國家,對其進口商品徵收相應的關稅。此政策將於4月9日正式生效。
政策內容:
• 基準關稅: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礎關稅。
• 針對特定國家:對於與美國存在較大貿易順差的國家,額外徵收更高的關稅。例如:
o 台灣:32%
o 中國:34%
o 歐盟:20%
o 日本:24%

政策目的:
川普總統表示,此舉旨在終結數十年來對美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鼓勵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並縮小美國的貿易逆差。

各界反應:
• 國際回應:歐盟等受影響國家表示可能採取報復性措施,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 市場影響:全球股市出現劇烈波動,美國主要股指如S&P 500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均大幅下跌。
• 企業界反應:JPMorgan Chase執行長Jamie Dimon警告,這些關稅可能加劇通貨膨脹,並減緩經濟增長。

台灣的情況:
台灣對美國的出口將面臨32%的關稅,這可能對台灣的出口產業造成衝擊。台灣政府和企業需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尋求應對措施。

未來展望:
川普總統表示,目前不考慮暫緩對等關稅政策,並稱已有許多國家主動尋求談判。 然而,經濟學家和企業領袖普遍擔憂,此舉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戰,進一步影響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