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影)吳聰敏主講「美援與臺灣戰後的高經濟成長」(字幕版)


演講簡報下載
https://dodobear1020.com/wp-content/uploads/2024/11/美援與臺灣戰後的高經濟成長.pdf

00:00 陳儀深館長開場
03:44 演講開始
06:59 前言與摘要
41:27 惡性通膨
1:03:51 貿易逆差
1:25:41 「八點財經措施」
1:31:43 臺灣的比較利益
1:38:27 QA時間

專題名稱:美援與臺灣戰後的高經濟成長
主講人:吳聰敏(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名譽教授、《台灣經濟四百年》作者)
時間:2024年11月7日(四)14:00~16:00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臺灣戰後的高成長被經濟學者視為奇蹟,有一些研究者認為,高成長是因為政府卓越的領導。本演講首先說明,戰後的惡性通膨與經濟停滯是經濟管制的後果,而國民黨撤退來臺灣之後,管制政策持續。1950年代晚期,在美援的壓力與利誘之下,部分的管制解除,臺灣才走上高成長之路。

演講紀要:
今年適逢臺灣近代史發展以來四百年,「四百年」也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時間。從1960至2000年間,臺灣人均GDP(PPP)年增率是6.2%,全球第一。我們可以從另一項數據看出端倪:1960年墨西哥GDP是臺灣的2.2倍,但到了2000年卻只有臺灣的47.1%。臺灣何以成為世界成長率最高的國家?本場講座將討論臺灣的經濟究竟受到什麼因素影響而快速成長。

經濟奇蹟如何發生?
眾所皆知,過去幾十年間,臺灣經濟起飛是因為紡織業與電子業出口擴張帶動、同時運用產業政策成功。老師引學者吳親恩2023年的研究指出:「出口導向經濟的發展,……關鍵在於技術官僚能同時運用『產業政策』……。」出口導向大家可能不陌生,但何謂產業政策?臺灣當時的產業政策即為管制政策:包含進口管制、匯率管制、價格管制等等。例如今日的管制政策:油電凍漲、蛋價管制、風電國產化、阻升新臺幣、學費管制。

何以管制能夠促進經濟發展?又為何需要管制?
在1950年代,臺灣紡織業製造出來的成品無法出口,其原因是新臺幣幣值高估(匯率管制),當時為25元。而後出口擴張則是因為匯率與貿易管制鬆綁(1958-1961年),管制鬆綁則又是因為美援(安全分署與合作分署)的施壓與利誘。

戰後的惡性通膨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惡性通膨接著出現。

從1946年6月到1949年6月,物價指數之平均年增率為1061%。講師指出,原因在於國民黨在大陸的財政因為國共內戰而崩潰,國民黨在大陸入不敷出,臺灣又剛落入手中,因此被中央政府以各種名義(公庫墊款、價格管制、公營事業)榨乾。後來,國民黨撤退到臺灣,但當時情勢認為毛澤東即將攻打臺灣,財政赤字與惡性通膨的壓力有增無減。雪上加霜的是隔年一月,杜魯門宣布不再介入中國內戰,同時美國駐臺使館已準備撤離,臺灣看似陷入了經濟、軍事、國際情勢的絕對劣勢。

此時的救星:1950年的韓戰
因為韓戰的出現,美國擔心東亞以及環太平洋的版圖受到赤化,原先對臺政策因此改變,對臺實施軍事援助與經濟援助。時代背景為1953年左右,即便惡性通膨大致上解決,貿易逆差(進口大於出口)的問題仍然未解。

其原因是因為稻米管制出口,而臺灣自從日治以來的製糖業在沒有了總督府關稅管制的優勢之後,也失去比較利益。

面對貿易逆差,政府官員的對策是:限制、限制、再限制。透過紡織品進口替代(自行生產紡織品)、貿易管制(管制進口以減少外匯消耗)以及外匯管制:民間不得彼此交易外匯,必須經由臺灣銀行。(匯率管制:進口匯率15元;出口匯率24元)

美國經濟顧問團於1954年8月10號來到臺灣,雖提出建議,但當時財政部長徐柏園不為所動,新臺幣幣值仍然被高估。因為通膨的真正原因是財政赤字。為了加速經濟發展,美援會副主委尹仲容提出經濟建設四年計畫,但多次受到時任合作分署分署長郝樂遜打回票,於是尹仲容遂請郝樂遜寫下書面建議,簡稱為八點財經措施,目標是讓臺灣成為有利於民營企業的環境。措施詳情如下:

一、確實控制每年的軍事預算。
二、非膨脹性的財政與貨幣政策。
三、稅制改革。
四、單一而且符合現實的匯率。
五、解除貿易管制。
六、成立公用事業管理委員會。
七、建立資本市場。
八、公營事業民營化。

第一、二點主要用以控制財政赤字以壓抑通膨壓力;第三點用來鼓勵民營企業;第四、五點則為了因應1961年,匯率調整為40元,紡織品出口擴張啟動;第六、八點則因為財經官員不想放棄管制的工具而沒有實行。後續美援會將此改為十九點財經措施,內容上並沒超越前述,但多加上了預定完成的時間表。

相較於其他國家,臺灣當時工資低廉的勞動力充沛、遍及各種技術水準、生產力相當高,且無勞資糾紛、基礎建設良好,更重要的是政府對於外資的態度積極,且與當時的政策方向一致。種種國際局勢的風起雲湧,無數個兩岸緊張急迫的情勢之中,無數個政治角力,柳暗花明的結果,造就了當時臺灣經濟奇蹟,也造就了如今臺灣的穩定。

原文出處 國史館線上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