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TAIWAN

聽說喝醋,可以殺死新型冠狀病毒,這是真的嗎?

分類
TAIWAN

讓人民感受外交的溫度

分類
TAIWAN

陳君愷:杜聰明 1893.08.25~1986.02.25

杜聰明,字思牧,臺北淡水人。

1914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在校期間,與蔣渭水、翁俊明籌募軍資金支援中國革命,又曾謀畫以霍亂菌種謀殺袁世凱未遂。

1915年赴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留學,翌年加入中華革命黨。

1921年10月,返臺就任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助教授。

1922年4月升任教授,12月獲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成為臺灣首位醫學博士。

1930年任臺灣總督府臺北更生院醫局長。

1937年任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藥理學教授。戰後初期,任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兼院長。

1946年7月,被推舉為臺灣醫學會理事長;9月6日,當選國民參政會第四屆參政員。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3月1日與多位國民參政員及省參議員拜訪陳儀,獲其應允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被聘為委員。

4日下午,處理委員會於中山堂開會,會中杜聰明報告當時已有救護隊分別在市參議會及市政府辦公,並報告兩處收容、掛號及傷亡人數。

5日上午,與處理委員林忠、張晴川等赴警備總司令部會晤參謀長柯遠芬,詢問嘉義、竹東、羅東、大溪、淡水等地軍民磨擦情形,並要求各地軍隊應依照臺北辦法,禁止攜帶武器。

8日,國府援軍在基隆登陸,稍後處理委員數名遭到逮捕甚至殺害。杜聰明在調查施江南之消息時,獲知其亦列於被捕名單中,遂往他宅走避,以保自身安全。

16日,其臺大醫學院院長職務遭到校長免除,由嚴智鐘接任。

是月下旬,國防部長白崇禧抵臺善後離去前,杜聰明名列送行會名單中,乃藉機與白崇禧面談,告知其曾為中華革命黨員一事,以示效忠政府之心,始放心歸返福州街宿舍。

此後又有陳儀欲捕相關人士的風聲傳出,復往他宅走避,1週後返回居所。

5月,獲聘為臺灣省政府委員,隨即與林獻堂連名向省政府申請調查事件後行蹤不明的社會菁英,並保釋事件中遭到逮捕的臺中縣參議員林糊。

1948年7月回任臺大醫學院院長,1953年7月期滿卸任。

1954年6月卸任省政府委員職務,同年創辦高雄醫學院,擔任院長及教授,

至1966年退休。1986年2月病逝臺北,享壽93歲。

著有《藥理學教室論文集》、《杜聰明言論集》、《中西醫學史略》、《中醫藥學評論》、《回憶錄》等。

參考文獻/書目
參考書目:1.杜聰明,《回憶錄》,臺北:龍文,1989年。 2.鄧孔昭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集》,臺北:稻鄉,1991年。 3.曾秋美、尤美琪訪問整理,蔡盛琦編輯,《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5年。

原文出處 二二八事件檔案資料庫

分類
TAIWAN

熊吉:【生活需要儀式感】20200225

一開始想問:你是不是我的朋友?
話停在喉嚨,想一想… …
問了好像也是白問,
也不是這麼重要了。

朋友應該用感覺的不是用問的
想對自己說一聲哩西哩靠杯

英國心理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也說,每個人一生的朋友是有限的,而這些朋友也有層次之分。最高層的只有1至2人,比方說你的配偶,或那位與你出生入死的多年好友;第二層大約4人,你們會每兩天就聯絡一次,彼此都很了解對方的心、也懂得對方的情緒與憂愁。

再下層的朋友則多是交情不深、認識時間不長、單純工作上的同事;最後則是幾乎不太會有聯絡的酒肉朋友。

人類的人際關係頂多擴散到150人,最核心的摯友圈大約5人,慢慢擴散到15人、30人、100人,美好關係能讓人快樂、增進健康、長壽,壓力也能有個釋放出口。

不過他強調,在時間、情感有限的條件下,一個人一生中最多只能把感情完全投入在5個朋友上,也許有人會說:我朋友很多,大家都跟我很好,但事實上,那其實是個沒有太多互信關係的友情。

專家建議,我們應該仔細檢視生活中哪些人是你「真正的朋友」,並用一些方法來捫心自問:

1、哪些朋友在相處時,我是感到開心、快樂、沒有壓力的?

2、哪些朋友是在我有困難、情緒低落時,願意出面陪伴我、鼓勵我的?

3、我心情不好時,我會想與誰分享?誰又能不把我的心底祕密說出去?

如果那些你覺得是你朋友的人,並不認為你是朋友,你也沒必要感到灰心。可能他們就是你生命中的過客。

珍惜那些你身邊真正的好友,無論如何,他們絕對是最永恆的無價之寶。

分類
TAIWAN

陳奐宇:【整理-對張茂桂請辭大考中心主任的進一步看法】20200225

原文出處:【陳奐宇】(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張茂桂老師是社會學界的前輩,目前擔任大考中心主任,新聞報導因這次升大學的數學學測滿級分太多,失去鑑別度,因此引咎辭職。

但是週遭有幾位數學界同好認為毫無必要請辭,反而這次的數學出題才應該作為典範。我轉述幾位數學界朋友對這次考題的意見如下:

我的多年網友,台大數學所出身,在北一女任教的數學老師王嘉慶認為:

「我覺得今年學測的題目難度再維持個15年,高中數學教學正常化才有可能發生。

考很難,大家都在苦練刁鑽的題目,沒辦法回歸數學的本質。

高分群的鑑別度應該讓各大學端自己去處理,想收厲害的學生要自己想辦法,不是要求全國性測驗做到這一點。」

我大學數學系同學,任職成大數學系副教授的Frank Liou也覺得張茂桂毫無必要因此請辭:

「作為”基本”數學學力測驗,這份考題其實出得非常合理。而滿級分暴增,難道不能解讀為”一定比例以上的台灣高中生已經具備’基本’數學學力” 嗎?!」

「再者,大學申請入學為何要以基本學力作為篩選?當然是希望你能先”具備基本學科能力”。然而,大學不同科系的所看重的”學生能力”與”學生特質”不同,只要過了基本能力的篩檢,接著就是看各科系要求的特質再去做進一步的選才。」

另外,我大學數學系學妹Chen-Yun Lin,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CUNY)數學系,剛剛也贊聲「推數學教學正常化」!她認為「基本概念好」跟「解刁鑽題目」之間還是有落差,在北美洲也有基本概念不好但就是靠著解刁鑽題目得高分的學生。

過去很多人中學年代都遇過人為的難題的荼毒,像是徐氏數學那種(很機車又沒營養)的參考書。但是從高等數學的視角,專解難題不是學習數學的正途,也不是培養高等數學人才的方法。

對於中學數學素養的扎根,以及對目前試題的評價來看,有跟過去很不同的觀點。或許這個辭職事件值得更多討論。

(圖示,最左邊是滿級分)

分類
TAIWAN

《深沉靈魂的黎明》承襲前兩集好口碑、帶你體驗一場前所未有的探窟冒險!

睽違一年,電影《來自深淵》的系列最終回《來自深淵─深沉靈魂的黎明》終於在粉絲的引頸期盼下在日本上映,第一周票房就開出紅盤,並在網路上立即造成廣大迴響和期待,電影最終回揭開《來自深淵》系列的神秘面紗,用不斷反轉的冒險劇情、大躍進的影像製作技術、感謝一路相伴的支持者。

最終回《來自深淵─深沉靈魂的黎明》延續先前故事,少女莉可與身世成謎的失憶機器人雷古的冒險旅程,踏上尋找母親的旅途,深入深淵大洞「阿比斯」,並意外結識了生骸娜娜奇,終於在深淵底層中發現生骸與深淵的所有秘密。

洞穴中蘊藏著人類科技至今無法發明的珍貴遺物,讓所有「探窟家」們趨之若鶩,而莉可的夢想便是成為像母親一樣的「白笛」探窟家,最大驚喜是黎明卿的登場,「黎明」就是探索到深淵的秘密及追尋到一切的真相。

在電影最終回,導演一樣由小島正幸擔任,倉田英之和小柳啓伍也持續擔綱編劇一職,這樣的黃金陣容也意味著電影最終章將保有系列一貫的高品質和好口碑並持續突破超越!

導演小島正幸是日本資深的動畫導演,參與演出和製作的電影動畫不計其數,作品包含膾炙人口的《小紅豆》、《花田少年史》等等;編劇統籌倉田英之,擅長創作奇幻冒險系列的小說,歷經休息引退後,復出參與《來自深淵》的編劇製作,所累積的創作能量和靈感令《來自深淵─深沉靈魂的黎明》更加值得觀賞。

《來自深淵─深沉靈魂的黎明》一樣的黃金製作團隊、一貫的高品質和好口碑,將帶你體驗一場前所未有的探窟冒險!

分類
NEWS

台灣沒有這樣的飯店嗎?日本旅行第一次被和尚用力打!Iku老師 ft.大間宿坊普賢院

嗯~我人生第一次被和尚打了(笑)

分類
NEWS

台客劇場 : 我被台灣媒體嚇到了!恐懼 VS 病毒

分類
TAIWAN

「我們拼成這樣,你們還這樣」台灣醫生急呼籲停辦遶境

原文出處:【央廣】(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大甲媽祖3月將舉行遶境活動,第一線醫生批評說,「醫療防疫人員拼成這樣,你們還這樣。」,呼籲停止遶境,讓病毒繞過台灣。

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今天(25日)在臉書表示,非常擔心大規模的遶境活動:「一旦有人被感染了武漢肺炎(COVID-19)會是很大的群聚規模!萬一感染,第一線醫護冒著風險去照顧,健保全民買單,隔離病房更加不夠,出事了政府防疫官員扛責,健康出院可能還是感謝媽祖神威。」

白永嘉呼籲,「請三思而後行,停止舉辦好嗎?」

他也建議,其它地方的遶境活動,也要喊停:「桃園的也應該立刻停止!地方首長一邊防疫一邊遶境很矛盾。」

分類
TAIWAN

余懷瑾:【安安上學記】20200225

原文出處:【余懷瑾】(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昨晚,安安花了一個多小時,整理開學要帶到學校的細軟。
枕頭、小毯子、衛生紙、資料夾、便當袋、水壺、牙刷、牙杯……。
除了民生用品之外,我沒額外提醒她該帶什麼。

早上,快到學校,我才問她,「帶了給秀萍老師的卡片嗎?」
媽媽OS:「覺得重要的,自己要記得帶,不需要媽媽提醒。」
她:「有。我要私底下再給老師。」
我誇獎她,你還會用「私底下」這個詞喔!

秀萍老師是班上的助理老師,對孩子很好,孩子們喜歡老師,我也很愛老師。

上學期結束前,安安說:「秀萍老師的生日是2月11,剛好是開學第一天。」

我們把2月11記在心上。

今天開學,安安把書包放在座位上後,拿出生日卡給老師。

我跟秀萍老師分享安安的三點用心:

一、 老師最大

我原訂2月11帶安安出國,她說「2月11是秀萍老師生日,那我不要出國好了。」

為了安安要送卡片給秀萍老師,我將出國日期延後到2月12。
雖然因為疫情,取消了出國行程,安安還是表達了她的心意。

二、專心製作

卡片分成兩部份,一是繪圖,二是文字。

安安上網查圖片,畫皮卡丘,難度高,看著畫,不太像。
她找出之前晉瑄姊姊畫給她的皮卡丘,用描圖紙描邊,超級像。
告別描圖紙,初始還抓得到神韻,久了,愈來愈不像。
後來,她想到一個方法,塗滿黃色,任誰都知道是皮卡丘。
這一點,我覺得滿聰明的。

文字部份讓我很感動,平常在家,老是把媽媽當下人在叫。
為了寫卡片,拿了粉彩紙,靜靜的坐在書桌前,構思。
我猛然想起家裡怎麼這麼安靜,才發現她還在寫卡片。

三、當面感謝

因為疫情,寒假延長,安安無法如願在秀萍老師生日當天傳遞祝福。
她在2月11把卡片line給導師,請導師轉傳給秀萍老師。
昨晚收書包,記得帶上卡片。
在開學第一天,親手給老師。

讓安安和秀萍老師綻放笑容,何止是一張卡片,還有滿滿的心意。

從小學四年級教安安寫卡片,到現在,能有這樣的進步,媽媽覺得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