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呂秋遠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關於捐口罩給中國這件事,與人道精神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自助而後能助人」的議題,有些親中人士,諸如蔡正元、黃智賢,硬是要挑唆中國與台灣的關係,還要中國以後記得報復台灣,實在讓人覺得是在哈囉什麼。這不是「捐贈日本,人民感謝一輩子,捐贈中國,黨與政府打壓你一輩子」的問題而已好嗎?
原文出處 呂秋遠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關於捐口罩給中國這件事,與人道精神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是「自助而後能助人」的議題,有些親中人士,諸如蔡正元、黃智賢,硬是要挑唆中國與台灣的關係,還要中國以後記得報復台灣,實在讓人覺得是在哈囉什麼。這不是「捐贈日本,人民感謝一輩子,捐贈中國,黨與政府打壓你一輩子」的問題而已好嗎?
我們八月去美國的資訊安全研究參訪活動,本來有一站要參觀能源部的阿岡實驗室,可是要進入這個實驗室之前要做資安許可身家調查,即使要走馬看花,也不能夠隨隨便便進去。
林宗男(台大電機系教授)
李忠憲(成大電機系教授)
內政部宣稱結合自然人憑證,健保卡駕照等多卡合一的數位身分識別證(以下簡稱New eID),整合強大資訊解決不便,晶片資料要透過加密保護,要民眾輸入密碼,才能使用,「資安絕對無虞,請民眾放心」。贊成內政部New eID政策的人也因為初看之下行政數位化帶來理解的單純性而對背後所帶來的資安風險視而不見,而以「所有的創新都有代價」,支持這個政策。在政府推行數位國家的過程中,報稅、各種補助、車籍資料、勞健保等,各種業務橫跨財政部、內政部、交通部、衛福部等各個不同的部會。New eID做為登入各個網絡服務的憑證,其所帶來的「方便性」確實讓人心動。
2019-09-09 我極力反對目前內政部晶片身份證的計劃:
原因:
1. 沒有資訊安全和個資法的主管機關
2. 沒有「身分文件法」與「電子身分證法」
3. 招標文件顯示:只有廠商知道如何產生 key pair,無法驗證
聽說(2017)7月14號有一個晶片身分證的公民審議研討會,我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因為台權會的朋友貼文說他們拒絕參加晶片身份證公民審議工作坊,我才發現原來以為已經落幕的晶片身分證議題又重新開始。台權會的朋友認為內政部晶片身分證的政策已經成形,這個工作坊只是要討論細節,並沒有要討論是否應該發放的問題,所以拒絕參加。
原文出處 翁佳音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大選完了,窮寇要不要迫?是否對敗選者政治追殺?不知道。但追罵一下濫用歷史記憶者,應該無妨。有些媒體說此次大選被挑起世代對立,老番卻認為是有人故意在「歷史亂放Anachronism」,煽唆庶民火中取粟,政客獲利。
每每朋友同事聚會,有些會說我在搞政治、問東問西,尤其不管善意或嘲弄,問你什麼時候要到政府裡面去工作?真的覺得有點討厭。